第一卷 第12章 解救宣城百姓
                            
                                类别:
女生频道
                                作者:
彩虹豆豆字数:2824更新时间:25/03/12 15:06:40
                             
                        
                        
                                张廉政官袍下的双腿止不住打战,冷汗浸透里衣。
    案几上摊开的灾情奏报被漏进的穿堂风掀起一角,露出“饿殍三千”的朱批。
    “王……王爷,目前只能等朝廷的赈济粮了。”
    “若赈粮未至……”萧景琰指尖叩击青玉镇纸,案面裂纹随敲击声蔓延,“张大人准备让百姓饿死街头?”
    张廉政低着头,目光躲闪。
    “卑职已得户部文书,皇上拨给宣城的粮就在运来的路上了。”
    萧景琰眸光骤冷,薄唇微启。
    “要你这样不作为的父母官有何用?”
    张廉政惊恐地立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王爷息怒!”
    萧景琰斜睨着地上的张廉政,沉声道:
    “即刻召集全城富贾、医者、壮丁!”
    张廉政连连点头,领命后便一溜烟跑了出去。
    “江寒,寒江盟七十二舵的存粮,限你三日运抵宣城。”
    “江易,查看全城需要维护整修堤口和设施。”
    江寒和江易领命后便纷纷出去了。
    不一会儿,张廉政将全城的富贾、医者、壮丁聚集到府衙门口。
    一群人都好奇地探着脑袋向里瞅。
    萧景琰神情威严地从后面的门出来。
    站着的人们看着气质不凡、衣着华丽的萧景琰,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这不就是昨天给百姓施粥的善人吗?
    “本王是靖北王——萧景琰。”
    当人们听到他是靖北王的时候,站着的人们全都跪下行礼。
    萧景琰停顿片刻之后声音庄重威严。
    “皇上念宣城百姓之苦,特命本王前来救助,朝廷的粮草随后就到。”
    人群齐声喊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此时沈绍南目光打量着人群中的富贾商贾,她锁定了两人便朝着他们去了。
    片刻之后回到萧景琰的身边,那两名商贾也悄悄地回到了人群。
    萧景琰侧身凑近沈绍南的耳边,耳语了几句。
    沈绍南来到人群前面:“还请诸位商贾跟随在下前往二堂议事。”
    人群中衣着稍好的商贾面面相觑,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刚刚离开人群的那两名商贾,其中一人带头喊道:“为了全城的百姓,我们要齐心协力啊!”
    另一名商贾也喊道:“对,齐心协力!”
    于是在场的所有的人们都喊着,商贾们在这喊叫声中不情愿地跟着沈绍南来到了府衙的二堂。
    待商贾进入二堂,沈绍南立即将房门关上,商贾们齐齐转身看着房门口的沈绍南。
    “在下奉王爷之命邀请各位来为此次水患捐粮。”
    当听到捐粮的字眼,商贾们立即像是水掉进油锅,炸开了,有的商贾想要立即离开。
    沈绍南双手环胸拿剑守在门口,要出去的商贾见沈绍南一副杀人的样子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王爷不喜废话,一万石粮换御赐义商匾……”
    沈绍南目光镇定,声音如冰,她抬眸看向那两位商贾,那两人便眼神交换。
    “我愿意捐,我捐一万石!”
    另一位商贾也附和道:“我也愿意,王爷亲笔的匾额可是无价之宝啊!”
    “我捐!”
    “我也……捐!”
    其他人随着两位商贾的带头,又看了看门口守着的沈绍南,只能不情愿地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沈绍南拿笔统计商贾的名字,统计完的都逐一放了出去,只剩下最后几个。
    沈绍南走到他们的面前,她语气强势,略带威胁。
    剑出鞘的声音,让剩下的几位商贾顿时有些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早捐。
    “怎么,大人还是不愿意捐吗?”
    那几位商贾看着房间中只剩下他们几人,额间的冷汗顺着眉毛流下。
    “我捐……捐!”
    于是他颤抖着在那账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要捐的粮食。
    沈绍南眸子一沉,压着那商贾白胖的手。
    “不够!”
    “那……那再加一千石!”
    沈绍南立即将剑放在那商贾的脖子上。
    那身体浑圆的商贾立即带着哭腔:
    “加……加!”
    后面的几位商贾没有啰嗦,直接跟着前一位商贾写下名字。
    沈绍南满意地看着账本上,冷着的脸也缓和了些。
    屋外,萧景琰宣布以工代赈,既能够恢复全城的秩序,又可以让那些百姓获得酬劳。
    郎中负责医治全城受伤的百姓。壮丁跟随江易负责修筑堤口和城里毁坏的设施。
    沈绍南将那份捐粮的名单递到了萧景琰的手里。
    萧景琰看着那加起来足足有十万石的粮食数额,足够宣城的重建以及百姓的基本生活用度。
    忙完这些,萧景琰和沈绍南又来到粥棚施粥。
    沈绍南一边盛粥,一边问道:
    “王爷,不怕自己还活着的消息传回皇城吗?”
    萧景琰神色淡然,漫不经心:“本王自然不怕!”
    只是不知道等皇后知道了萧景琰还活着,并且还在宣城治理水患,不知她作何感想,会不会当场气死。
    当日沈绍南拿着名单,一一核对商贾捐赠的粮食,核对完数目已经是晚上了。
    两日后,江寒从周边调来的粮食和药草也运到了宣城。
    宣城逐渐恢复了生机,不再死气沉沉,百姓脸上露出了笑容。
    只是本应五天就到的朝廷赈济粮,已经过去十日了,迟迟没有到达。
    虽然宣城有商贾的捐赠,江寒从外面调来的粮食也足够宣城的百姓。
    但是朝廷的粮食迟迟不到,让萧景琰很是意外。
    房间里,萧景琰几人都在。
    沈绍南算着这几日的粮食支出,还绰绰有余。
    “江易,你立即起程去调查朝廷的粮到了什么地方。”
    这几日萧景琰没有再喝那雪山雾凇茶,身体似乎也没有什么异样,他抬眸看了看在一旁记账的沈绍南,沉声道:
    “该歇息了!”
    ……
    这日一早,永庆帝上完朝直接来到了皇后的寝宫。
    皇后微微屈膝。
    “皇上万福金安!”
    “皇后这几日心情似乎很好?”
    皇后眼含秋波,娇嗔着。
    “看到皇上龙体安康,臣妾当然开心了!”
    永庆帝目光柔和地拉过皇后的手,眼神中似有伤感飘过。
    “皇上,琰儿也是没福气的,刚刚赐下一门婚事就……”随即掩面开始抽泣。
    “皇后莫要伤心,朕一定找到那杀害琰儿的歹人,将他千刀万剐。”
    皇后掩面之下,眼中掠过几分不安。
    “皇上,您切莫伤心,要注意龙体啊!”
    皇后起身将一杯热气腾腾的燕窝端过来,见永庆神情和悦,便说道:
    “臣妾听说北庭军看到那靖北王的头颅后,军中大乱!”
    见永庆帝没有阻断,她继续说道:
    “皇上,别怪臣妾多嘴,这北庭军把靖北王当成了战神,如今靖北王就这样没了,皇上该尽早做出决断,以防动乱呢!”
    永庆帝眉头紧皱,他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只是这人选是一个问题。
    “皇上,臣妾觉得哥哥家的嫡长子崔子仪接替靖北王的职位再合适不过了,不知……皇上觉得如何?”
    崔子仪是首辅大臣崔崇的嫡长子,也是皇后的亲外甥。
    若是崔子仪掌握了北庭军军权,那么对日后萧景瑄当选太子是一大助力。
    永庆帝脸上的神色平静,看不出任何的端倪,只是迟迟不语。
    皇后娇嗔道:“皇上,您想什么呢?臣妾作为皇后也是为了给您分忧,还望皇上不要怪罪!”
    永庆帝轻咳了两声,迟暮的脸上威严不减。
    永庆帝思虑片刻,确实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况且崔子仪在北庭军中也多年,对北庭军也熟悉,尚且还算合适。
    “皇后,后宫不得干政。”
    皇后立即惶恐起身:“皇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