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城门前的重逢,万民拥戴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落叶凋谢字数:5831更新时间:25/03/10 14:12:31
                             
                        
                        
                                “崔将来,率轻骑截住反贼撤退之路,不降者,杀无赦!”
    安元贞向玉门军副使下达军令。
    一旦敌人逃往龙勒山,在山中打游击,想抓住会费一番手脚。
    观测庄园与龙勒山的距离,还有一片果园,千亩田地,数座丘陵。
    以轻骑突进,一定可以拦住登山的贼商。
    “遵命!”
    玉门关副将领命后,点五百轻骑,执横刀,挎弓箭,斜侧直冲。
    在冲击过程中,以五十骑为一队散开,试图形成紧密的包围圈,将所有的道路堵截。
    安元贞又令一名骑将,率三百轻骑侧拦叛贼的骑士。
    这些叛乱骑士根本称不上骑兵,充其量是马队,许多马匹都没有到达战马的强度。
    剩下一千二百骑,有七百骑包围战场,五百骑兵协助李瑄击杀那些冥顽不灵者。
    一步踏错,渐入深渊!
    也可能是他们运气不好,遇到李瑄。
    在郡兵、粟特贼商逃跑,奴仆投降的情况下,那些豪强子弟连一刻都没有坚持住,被追上射杀、砍倒。
    他们也不是硬骨头,出现大量死伤以后,亦会放下兵器投降。
    郡兵们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绝了拼死反抗的意志。
    玉门军副使也将粟特贼商包围,杀了一部分,抓了一部分。
    盛玉亮没有勇气持剑求死,被李瑄的亲卫抓住,按倒在地。
    李瑄亲自率神策卫冲进庄园,清理庄园中的余孽。
    凡是庄园内的人,哪怕是奴仆,也会被逮捕。
    正是有这些庄园内的奴仆打掩护,才使玉门军这么长时间未追击到贼商。
    “启禀李帅,在一间密牢中,找到一些汉人妇女,婢女。”
    神策卫搜查庄园后,向李瑄禀告道。
    “带我过去!”
    李瑄听后下马,让亲卫带他过去。
    这一批贼商在劫卖妇女后,未能逃出阳关,只能将妇女和高价购买的婢女藏在这庄园内。
    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李瑄来到暗无天日的密牢时,一部分妇女和女婢已经被释放出来。
    她们身上凌乱不堪,有的没有血色,有的没有生气。
    也有不少心情激动,被关押半年多,受尽折磨,她们一直渴望逃离那些人的魔爪。
    今终于出来,可以回家看望亲人。
    看天空中的蓝天白云,有的妇女有些不敢相信。
    也有人埋怨官兵来得太晚,让她们遭受苦难。
    这半年来,这里已经死了十几个人。
    李瑄能理解她们的心情,正是边军和地方官吏的沆瀣一气,才导致这场悲剧。
    如果边军和地方官吏能秉公执法,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盛世光鲜华丽的外表下,底层亦有许多苦难。
    而苦难又孕育着新生命。
    “小娘子是哪里人?”
    李瑄在这些妇女面前走一圈后,向一名柔弱清秀的少女询问。
    “我是……敦煌城的……”
    少女也十分害怕李瑄,怯生生地说道。
    因为妇女们感觉李瑄和这些官兵有些不同。
    虽然看起来举止友好,但神策卫戴着护面,显得狰狞无比。
    起初神策卫打开牢笼的时候,她们蜷缩在墙角,在相劝下,才得知自己得救了。
    “放宽心吧!将你们掳走的胡商,皆会被处死,为你们报仇。官府也会补偿你们。”
    李瑄向少女安慰一句。
    “多谢将军!”
    少女拜谢。将那些白色的大胡子杀死,是她们日日夜夜的心愿。
    李瑄又安抚其他妇女,包括女奴,李瑄承诺去除女奴的贱籍,重登良籍,给予桑田,让她们将来有所依。
    这使得女奴们由衷地感激李瑄。
    其他的良家妇女,也对英武威严的李瑄另眼相看。
    觉得这人和以往的官兵不太一样,不仅有礼,声音低沉还富有磁性,问候妇女的时候,没有一丝的瞧不起和嫌弃,充满感染力。
    像是一阵微风轻抚受伤的心灵。
    她们并不知道,眼前李瑄的是河陇的主帅。
    “让那些庄园的奴仆烧水,为这些娘子沐浴,换上新衣,干干净净地回家。”
    李瑄又向神策卫吩咐。去驱使助纣为虐的奴仆。
    寻常将领,或许救下这些良家后,大手一挥随意安排,他们更看重军功。
    李瑄则不然,哪怕是奴婢,也为她们考虑到后路。
    李瑄不是一个欲望者,也不是一个利己者。
    他所希望的,是秉承自己的信念,无愧于心。
    李瑄看葡萄园里的葡萄成熟了。
    果园里的李子,也长得通红明亮。
    甜瓜也有不少可食。
    菜地内的青菜、韭菜正嫩。
    今日不归,杀鸡宰羊犒劳军中,也庆宴这些虎口脱险的妇女。
    随后,李瑄令安元贞将盛玉亮带来。
    “我只是遗憾晚了一步,那些汉家的女儿,已经远走大唐,或许到了西域,或许已至大食。人世间的悲苦,何时能够停止!”
    在盛玉亮将到来的时候,李瑄和颜真卿一起坐在石桌前。
    他又在对颜真卿灌输理念。
    “熟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李帅的公正和胸襟,古人都难以企及。但人力有穷尽,李帅已倾尽全力。”
    颜真卿知道,天下全部公平,没有欺压,只是理想的世界罢了,尧舜时代也不可能做到。
    但如果国家的宰相能公平,做到诸葛亮治蜀那样,那么下方的风气也会被有一定遏制。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如果上面的人浮夸,都想通过赠送宝物,得以成功加官进爵,那这种不良风气,就会迅速蔓延。
    但往往每个地方的官吏,都以“郡中物美,良优且多”为由,赠予李隆基和杨玉环。
    天下都是皇帝的,送给皇帝,还算贪污吗?
    那些人被晋升,也是使然!
    “《尚书》上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的意愿和视听,才是至高无上的。我是士族,是宗室,我捍卫家族荣誉的方式是为百姓谋福,为国家谋事,而非想方设法壮大家族。如果一条道走偏,就会出现春秋时‘士为家而劳,卿为族而禄’的事情。颜判官是君子,你评价我的话,也是我对你的评价,将来我们要携手共患难了。”
    李瑄抓住颜真卿的手,动情地说道。
    “李帅您一直说自己的字,不如我十分之一。但字是心迹的体现,纵笔法不如我娴熟,但神韵气象独一无二。您是干将、莫邪,谁与争锋!您让我理解更高伟业,大于家族,大于己身。长富贵,也不再是我追求的了。名利,横竖的一笔罢了。我仰慕王羲之的书法,以前想超越他,现在则不必了。认识李帅短短一年,我的书法神韵也变了。一生都在此了,您若不退,我誓死追随。”
    颜真卿反握着李瑄的手,再次流下眼泪。
    遇见李瑄之前,他感觉自己以前的三十多年光阴算白活了。
    即便李瑄拜相,与天下为敌,他也会全心全力去帮助,缔造太平盛世。
    如此,死而无憾!
    “关于对豪强子弟、粟特贼商的审讯,就交给颜判官了,证据确凿,加酷刑也是应当,看看还有什么线索。”
    李瑄与颜真卿表达情感后,话锋一转,分配给颜真卿一個任务。
    在敦煌城中,玉门军步兵在另一名副使和李瑄佐吏的带领下,将诸大姓豪强的大门堵住。
    等李瑄这边确认活捉的豪强子弟的身份,再进行城中捉拿。
    “属下会尽心完成李帅的嘱托。”
    颜真卿拱手。
    虽然他是文化人,但像粟特贼商这样人性泯灭的畜牲,他不介意下狠手。
    说话间,盛玉亮被五花大绑,押送到李瑄面前。
    “跪下!”
    神策卫踢了盛玉亮的小腿,盛玉亮腿一软,跪在地上。
    “我还以为你会畏罪自杀,活着是等我杀你吗?还是想再受侮辱?”
    李瑄看着盛玉亮的模样,冷嘲热讽一番。
    必死无疑的盛玉亮,没有立刻自刎,说明他胆小,不想死。
    “我是大唐的忠臣,是你逼迫我造反,我不服。我要到圣人面前告伱!”
    盛玉亮向李瑄大吼道。
    之前他因为担惊受怕,失去理智。现在想来,李瑄一直在推着他造反。
    只怕李瑄的目的不只是粟特贼商,还有敦煌城的豪强。
    “飞鸟栖息于树林,还唯恐树木不够高,要筑巢于树木的顶端;鱼藏于水中,还唯恐水不够深,穴居于水底洞穴之中。然而它们仍然被人们所捕获,就是因为它们贪图诱饵、抵不住诱惑的缘故。身为朝廷命官,一郡父母官,居高官、享厚禄,应当忠诚正直,清廉无私,将百姓视为子女,这样才没有灾祸,长守富贵!古人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古往今来,那些以身试法的人,都是因为贪图财利,这些人与那些鱼和鸟又有什么不同?”
    “盛玉亮,不是本帅逼你,是你的欲望驱使你造反!你想告我?要告我什么?”
    李瑄对盛玉亮的话不屑一顾,笑他天真。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诱饵,就让盛玉亮上当咬上去。
    这明显是被欲望蒙蔽双眼。
    只要李隆基的诏书到达,李瑄必然将盛玉亮砍死在这河西走廊。
    “李瑄,别得意,你杀死这么多豪强。你迟早会死在这上面。”
    他知道李瑄的话有理,但他不愿意承认,咬牙说道。
    盛玉亮想到这些,心中才有一丝慰籍。
    即便他看不到了,他也可以幻想李瑄会死亡在他身后,黄泉之中,大家同为新鬼拼搏,他不会再输李瑄。
    “那就不劳你操心。”
    李瑄心中早已有规划,去对付豪强的办法。
    “若论罪,你罪当诛。是你自己招供,还是我们帮你招供。”
    李瑄又向盛玉亮说道,目光凌厉地看着他。
    “我要见圣人,否则我什么都不会说。”
    盛玉亮脖子一扬。
    “圣人你是见不到了,大唐的刑法加在你的身上,看你是否还嘴硬。颜判官,他也交给你了!”
    李瑄指着盛玉亮,向颜真卿说道。
    盛玉亮胆小怕死,李瑄不信他能遭受到刑法。
    别看他现在这么硬,与刑具碰面,一定会变软。
    在这山高皇帝远的边疆,随便对他施以酷刑。
    “遵命!属下一定让他一五一十地将交所有罪过交待。”
    颜真卿领命。
    李瑄一挥手,盛玉亮被带下去。
    他的腿都软了,还是被神策卫拖着离开。
    当天夜晚,这昔日权贵的庄园中,举办一次盛宴。
    军士可以尽情地享用肉食、蔬菜、瓜果……
    那些妇女们,终于知道营救她们的,是河陇的元帅,整个河陇最有权势的人。
    也是大唐少有的开国公。
    有许多妇女被掳走之前,就听过李瑄的英雄事迹。
    她们也完全放开戒备,对李瑄感激不尽。
    很多事情,都是以小见大。
    李瑄以元帅之身,营救被掳走妇女的事传出后,一定会在民间赢得极大的赞誉。
    甚至还会形成故事,广为流传。
    在宴会结束后,颜真卿连夜审讯豪强子弟的身份。
    确定是哪些家族参与后,立刻将消息传回去,让玉门军去抓人。
    翌日,李瑄将河西推官留下,让他处理庄园后事。
    哪些耕地不能荒废,暂时交给周围乡里的百姓耕种,果园也交给他们打理。
    和范昌海夺剑不同,这次敦煌的太守、别驾、长史、主簿、敦煌县令、县尉、县丞,都被逮捕。
    敦煌郡的框架倒塌,需要重新搭建。
    好在李瑄让军队接管敦煌城,使敦煌没有动乱发生。
    李瑄率领亲卫,让妇女坐在马上,押送俘虏,原路返回。
    回去的时候慢,隔了一夜,才回到敦煌城。
    此时已经是正午!
    “从东门入城!”
    明明是从南门入城更近,李瑄却下令绕到东门。
    亲卫不问缘由,前行者绕行正东。
    李瑄想着,如果东门的老者还在,让他看看自己的孙女在不在。
    如果不在,就只能节哀了!
    一行骑兵,押送着上百名粟特贼商、五百名奴仆、上百名豪强子弟、三百名郡兵俘虏,还有三十三名骑在马上的妇女,五十余名婢女。
    队伍不可谓不大。
    一路上,还有人尝试在夜间逃跑。
    但被抓回来后,直接斩首,震慑其他。
    而敦煌城这两天也十分紧张。
    随处可见的军士,搜查更为严格。
    百姓们发现,平时那些官老爷们不见了,连作威作福的大族,都被官兵押送着离开。
    高门大第,一夜破落。
    百姓们虽心里觉得畅快,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皆不敢妄言。
    “铛铛铛……”
    就在这时,二十几名骑兵进城。
    “乡亲们,为祸的外国贼商,皆已伏法,李帅解救有三十三名敦煌郡的良家妇女。半年内家中丢失妻子、女儿的乡亲,到城东门确认!”
    这些骑兵拿着锣,在坊间敲奏。
    铛铛的锣声,很快就吸引全城百名。
    他们听到了什么?
    贼商已伏法?
    这个惊天喜讯,让一些丢失女儿的百姓热泪盈眶,连家门都忘关,向东城飞奔。
    没有丢失妻女的人,也纷纷出城观看。
    因为贼商,让城中的妇女不敢出城,哪怕是去城外的河边洗衣服,也提心吊胆,生怕被“神出鬼没”的贼商掳走。
    一提起贼商,敦煌百姓们咬牙切齿。
    连城中的胡商听到这个消息也坐不住。
    因为他们知道大唐要抓的贼商,就是经常倚仗人多,在罗布泊荒原杀人越货的恶霸。
    玉门关、阳关外沙漠上的皑皑白骨,大部分都是这些人制造。
    商人的世界是残酷的,一支十几人的商队和一支上百人的商队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相遇。
    只要有一点歹心,沙漠中就会埋下十几具白骨,神不知鬼不觉。
    在没有法律的约束下,道德不堪一击。
    于是,许多商队组成的商盟出现。
    人少的商队,往往不会独自出阳关、玉门关,积累同族、或者熟识的商队,相约一起,通过荒原沙漠。
    只要有数百人,邪恶商队哪怕有同样的人数,也不敢硬拼,得不偿失。
    一时间,敦煌城万人空巷,汇聚在东门前。
    一刻钟后,李瑄率领大军出现在东门。
    之前等待孙女的老者看到这么大的阵仗,立刻拄着拐杖站起来。
    他左张右望,又缓缓靠近。
    而神策卫、玉门军骑兵也在李瑄的示意中停下,在护城河外的广阔地摆开。
    那些家在敦煌城的良家妇女,下马靠前。
    眼看是自己的家,但想到自己所受的侮辱,有些近乡情怯。
    好在唐代不像后来一样。
    当这些妇女上前的时候,东门老人一眼看到他日日夜夜思念的孙女。
    儿死于兵,儿媳亡于病,他和孙女相依为命。
    他还想着将来看到孙女出嫁,就能瞑目。
    但孙女在一次东门外出后,再也不归。他痛心疾首,本来还算可以的身子,需要拐杖相靠,田地也荒芜了。
    再次看到孙女后,他确定不是梦。
    颤颤巍巍地走过去,老泪纵横。
    “阿翁……”
    李瑄最先问话的清秀少女也轻喊一声扑过去……
    还有二十来名丈夫、父亲,看到自己妻子和女儿。
    生离死别,感情流露。
    其他一些非敦煌城的妇女,她们会被送回家乡。
    难免也会让一些人悲痛。
    贼商被捉了,而他们的妻女未归,代表以后不可能归来了。
    “传闻李将军是爱民如子的英雄,以前我还不信,现在是我无知了。以尊贵之躯,行这样的事情,也只有他了。”
    “官府年年抓贼,却不如李将军来敦煌几日。”
    “这是真正的大英雄!”
    “如果我儿子长大了,就让他到李将军的帐下从军,即便战死,又有何恨?”
    “看来城中的豪强,也是李将军所抓,以后我们敦煌百姓有好日子了。”
    “李将军雪满弓刀,生撕虎豹,力托城门,斩将搴旗,一定是神仙转世,他是为民除害而来……”
    周围的百姓,议论纷纷。
    他们无不敬服李瑄,甚至还将李瑄比作神仙转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