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四十七章 小店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二子从周字数:2228更新时间:25/10/29 05:12:29
“只要将石门关一关,中原和边疆两面就隔绝了。在唐朝南诏叛乱时,就曾将石门关关闭了四十年之久,保住了巴蜀地区不受侵犯。”
“再到后来,昭通和西昌之间也开辟出了通道,两条道路就不用再等到大理,而是在这里便提前会师了,也正因为如此,将这里的交通要道地位彰显了出来。”
“南北两条道路,南线比北线难走得多,五尺道不仅道路艰险,而且十分狭窄,人们行路往往只能把担子放在左肩,在很长一段道路上根本无法换肩,否则就有可能坠崖而亡,因而又被人们称之为‘左担道’。”
“即便是如此,工程量在当时也堪称惊人,《水经注》记录‘乃凿山开阁,以通南中,迄于建宁,二千余里,山道广丈余,深三四丈。其錾凿之迹犹存’,郦道元在考察古道时发现不少地方是在山间楞开出十多米深的山峡才得以贯通,其艰险可想而知。”
“好在道路开辟出来以后,历朝历代都不断加以拓宽和扩建,现在不管南路还是北路都修成了国道,两条古道现在都成了通往滇省的重要道路。”
“那当时为什么如此执着一定要修通这两条道路呢?”麦小苗还是有些想不明白:“按道理说少数民族地区更加需要中原地区的物资,那就应该是少数民族地区更有修通道路的欲望才是,为啥偏偏是中原王朝这么急迫呢?”
“小苗你这是把在联合镇看到的经验放进了思考当中,以今推古了对吧?”
“嗯,土叔那么着急想要修通联接瓦祖车站的公路,感觉就和汉武帝一样。”
“哈哈哈……土叔要是听到你拿汉武帝跟他比,不知道该多高兴。”周至笑道:“不过两者的思路是不同的,土叔想的是道路打通之后,东西可以尽快地运出去,而中原王朝统治者着急想要打通这两条道路,其实目的很简单——资源。”
“啊,我知道了,矿藏对吧?”
“其实最早还不是矿藏。”周至说道:“在战国时期,最吸引巴蜀人到西南夷地区的一项重要贸易是‘僰僮’,在古代,僰族人因身材高大、力气强壮而闻名,常被用作奴隶贩卖。他们可以被训练成十分勇武的战士,在历史上,这个民族的记录一直与战争相关。”
“最早记录是在周朝,僰人首领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册封为‘僰侯’,三国时曾在南溪迎接诸葛亮大军,被诸葛亮编入军队,成为讨伐孟获的生力军,到了宋代、明代,都曾经反叛自力,最后被王朝征服剿灭。”
“因此在战国时期,古道就成了蜀贾出入贩买‘僰僮’的通商要道。”
“而到了汉代,西南地区以台登的铁矿、盐源的盐矿、邛都南山的铜矿资源而出名,这些在古代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商道上往来贸易不绝,这些资源被商贾们以丝绸瓷器换取,再流向中原地区。”
“到了清代这一带的地表资源开始枯竭,然而滇铜的产量却一度占到了清王朝一年铜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这里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了。”
“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还在迁都渝州以后,将此地定为渝州沦陷后的下一个首都。”
“就是因为战略地位太重要,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个城楼建了又毁,毁了又建,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还是现在这样更好。”麦小苗说道:“大家安安心心地享受着和平的生活是最好的。”
“嗯,要是啥时候能够把古城恢复出来,那就更好了。”周至说道。
两人边走边聊,慢慢悠悠就到了中午,周至见到一家店生意很好,于是便和麦小苗走了进去。
店里卖的都是速食,食客基本都不用等,坐下点的食物就能上桌,老板只挑这几样做,倒是挺聪明的。
这里卖的是小吃,周至上一世就很喜欢,每次进城来都要到这里来坐一坐,店里主打就三样吃食,一凉一温一热,分别是凉粉,卷粉,油茶。
凉粉分了好几种,分别是绿豆凉粉,豌豆凉粉,米凉粉。
吃法也有好几种,分别是旋子凉粉,细切凉粉,宽凉粉。
旋子凉粉就是用一种类似刮丝器一样的工具在一大块凉粉表面一旋,就能得到一把类似粉丝的凉粉;细切凉粉则是先将凉粉切片,再切条;而宽凉粉则是将凉粉用刮子刮下一片片又薄又宽的宽片来。
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口感,调料也相当复杂盐、味精、鸡精、姜水、蒜水、生抽、老抽、香醋、花椒油、芝麻油、芝麻酱、小米辣、辣椒油、白糖等等,拌匀后上桌。
哪怕是已经初冬,每个食客的桌上几乎都有一碗甚至几碗凉粉,食客们在大快朵颐中,额头、鼻尖冒出了星星点点的汗珠,潮红脸颊,浸湿发梢,面对凉粉的诱惑,在“嘘啊!嘘啊!”声中欲罢而不能。
可见这家老字号的凉粉是多么的受欢迎。
隔壁还有一家是打锅盔的,那家的牛肉锅盔配上这家的凉粉,也是很多食客的午餐搭配。
西昌卷粉很出名,有点类似粤菜里边的肠粉做法,不过米皮更厚更筋道。
将浸泡过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米浆,然后用勺把米浆均匀地倒在已经烧开锅的蒸格上,盖上笼盖,等看到冒出蒸汽时就可以把蒸格拿下,放到一边备用就行。
调料除了凉粉用到的那些外,还多了豆面、花生碎、榨菜、腌菜、酥黄豆、海带丝、油面丝、折耳根、甜面酱,木耳,肉臊子,将它们均匀地洒在米皮上,再用一条细细的竹子一卷,切成数段,就做好了。
相比粤州的热肠粉来,西昌卷粉又别有一种“川辣”风味。
而一般和米粉卷粉待在一起的油茶,和凉山人当奶茶喝的酥油茶完全是两种东西,与北方的油茶也大相径庭。
说起来这玩意儿的主要成分周至却是拿手得很,裱糊字画必须要用到的东西——米浆糊。
这种油茶使用软糯粘稠的米糊打底,然后加盐、油酥花生、花椒油、芝麻油在中间,最后洒上松散香脆的馓子堆成尖。
这里的馓子细如牙签,两头带尖,通体金黄,和外地一般用面条炸成的馓子相比,更加酥脆香甜,口感和口味都大不一样,这也是这家店的绝活之一。
等到周至去隔壁店端了两份锅盔回来,麦小苗已经窸窸窣窣地吃上了,鼻尖也冒出了细细的汗珠,见到周至过来,才用纸巾擦了擦嘴角:“这家的辣椒油好香啊!”
“西昌板儿,打凉粉儿,盐巴辣子多放点儿……”周至笑道:“这也是西昌的老儿歌了,凉粉店的牌面,就好红油辣子撑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