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老家来电话了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暮云年华字数:2289更新时间:25/02/27 02:15:22
                             
                         
                        
                        
                                这要是跟前面那几户人家学一学,隔个门面,就能做生意了。”
    “别了,我看你人是钻到钱眼里去了,现在脑子里全都是赚钱的主意。
    都赚多少钱了,还不够啊,要赚多少钱,才能满足你的雄心勃勃。
    适可而止……”
    “这我当然懂,这钱是赚不完的,但是有钱不赚,不就是大傻子嘛。
    趁着年轻多赚一点,以后我就可以躺平,不用努力了。
    再过一年,咱也就毕业了,我不得未雨绸缪,多攒钱啊。
    南方的形式可越来越好了,我还打算下海捞一笔呢。”
    “你可悠着点吧,别学孙猴子,来一出‘海底捞月’,回头捞月不成,还把自己折在了海里头。
    呛一肺部的水,可没人救的了你,我们谁也没有那本事。”
    “这你就不懂了,我跟你说,现在是下海黄金期间,不仅不会被浪打翻,还会顺风顺水,扬帆远航。
    风浪不大,谁都能腰缠万贯,风浪不大,人人都可以渔利双收。”
    孙妮妮平静的听着,并没有发表意见,撑着手肘看着沈建设。
    “我说的是这样的,现在上头放开,提倡下海盘活国内经济。
    但所有人都害怕,望而止步,站在岸上看热闹。
    迟迟不敢下手,咱们要敢当吃螃蟹的第一人。
    这大海里还怕捞不着钱?在人不多的时候,大海波涛宽广,任由你发挥。
    海上的人一多,那时候能分到的东西就少了。”
    “你在我面前说这些,不仅仅是为了给我灌输某些思想吧,你这样是想拉我下水?”
    “聪明。”
    “没门,我不是水鸭子,手里面有没有船,一下海那不直接就对海浪给拍死了啊。
    你自己有大船,自己下海折腾,我觉得我这小日子挺不错的。”
    “那你以后孩子咋办?你有想过吗?除非你不生孩子,我自然不说这话。
    当下是发展的红利期,只要你愿意赚,就不会亏。
    错过了这次机会,那不知道得等几百年。
    别人手里握有钱,孩子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富贵人家可是旺好几代的,只要不出败家子,你就算是干个十八代,也干不过人家。
    到时候你手里没钱,孩子一出生,就是给人家打工的。”
    “你想想这家庭联产承包制都已经推行了,接下去的时局还会像爸妈那时候一样?
    在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农业的大改革。
    原本的集体劳动者,现在变成了包产到户,这事大势所趋。
    干爹的大队长还能做多久呢,发展下去,不过就是应该村官。
    再进一步说一说,大家要是都知道下海能赚到钱,他们还会老老实实的在地里刨食?
    到时候种地,只不过是有钱人家打发时间的一种形式。”
    “现在南方很多国营工厂内部,已经有停薪留职的形式出现了。
    大多数的人办理了停薪留职,下海去闯荡。
    这种行为一旦形成规模,你自己也能想到,后面会怎样……”
    “咚咚咚、咚咚咚。”
    “孙家闺女在吗?”
    “你等会儿,我先出去看看,是谁来了。”
    “庞奶奶?有事吗。”
    “妮妮啊,你在家呐,这是我给你准备的暖房礼。
    不好意思啊,老家给我来电话了,我得回去一趟,有点急事。
    过几日的暖房日可能来不及参加了,所以我就提前送过来。”
    “这么突然。”孙妮妮还有些惊讶。
    “庞奶奶,你是有啥急事啊?怎么突然就要回老家去呢。
    我记着,前一阵你不是刚从老家回来吗。
    你老家好像并不近,这一来一返,挺折腾人的。”
    “没法子嘞。东西你拿着,等我回来再过来找你坐坐。
    你爹娘探亲还没回来?”
    “还没回来,这半个月前来过电话,说是还得些时日。
    我想着应该是这外面的花花世界挺好玩的,以至于让他们舍不得回来了。”
    “哈哈哈,行,那等他们回来,让他们多住一些时日。
    等我回来,我还想跟他们坐着喝茶谈天。”
    “我一定转告他们,庞奶奶回来记得过来找我。”
    ……
    沈建设看了一眼,“这人是谁啊?还挺客气的,煮了一篮子的红蛋给你。”
    只有有喜事的时候,才会煮红蛋,是京都的习俗。
    现在的鸡蛋并不便宜,一出手就是几十个,更是少数。
    “住在隔壁的一个奶奶。”
    “那你怎么不请人家进来坐呢?人家啊对你可真够好的,这一筐子鸡蛋,值老多钱了。
    我娘估摸着都舍不得……”沈建设伸手拿了个蛋,在门框上敲了敲。
    “收了人家这么重的礼,难道我不知道要请人家进来坐一坐啊。
    庞奶奶说,她老家来电话,要回去一趟。”
    “刚才那个老太太难道不是京都当地人?”
    “不是,她是从外地搬到这里来的,好像是因为年轻时,她嫁的男人想来京都定居,她就来了。
    那男人从军了,和庞奶奶约定,等凯旋归来之时,他们就在京都定居。
    庞奶奶一等就是几十年……”
    “还有这样的故事呢,听着还挺凄美感人的。
    不过,这老太太是不是脑袋有些问题,男人这么些年没回来,多半就是嘎了。
    还傻傻的,一等就是几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
    “虽然庞奶奶确实是有一些傻,但我觉得她对丈夫的这份感情,还真挺让人羡慕的。
    一生一世一双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你啥时候变得这么文邹邹的了,还真让我有一些的不习惯。”
    “不跟你学的吗,当初插队的时候,你也没少卖弄你的文笔啊。”
    沈建设撇了撇嘴,“对了,你跟卓君衡说了没。”
    “说啥?”
    “买房的事情啊,先下手为强,他家有钱,我跟你说,不要让他拿钱给你当聘礼。
    咱们讲实在的,买的房子当聘礼,或者黄金也成……
    别买什么钻石啥的,不值钱。”
    “还早着呢。”
    “早啥早,你们都订婚了,这聘礼也得落实到位。
    他爹妈归他爹妈,他归他,他这学期没少赚钱……”
    “你这么坑队友,他知道吗?”
    “我这是帮你,帮你啊,你居然说我坑?那我以后都不告诉你了。
    你就等着他藏私房钱,干着急吧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