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章 姑姑们谈蓉哥儿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学无纸净字数:2461更新时间:25/02/26 01:58:04
                             
                        
                        
                                ……
    另外一间房子里。
    迎春跟探春惜春三姊妹围一起说话。
    “真没想到,蓉哥儿今天会跳下水去救紫鹃。”迎春一手撑着下巴,悠悠的说道。
    探春笑道:“可能是因为林丫头的缘故。”
    “蓉哥儿这么好的人,为什么是我侄子呢?若是别人我就嫁给他。”惜春忽然说了一句。
    “嗳呦,四妹妹不害臊了。”
    探春笑着搂住惜春,惜春顺势滚进了探春怀里去撒娇:“人家说着玩的。”
    迎春抿着嘴,嗤嗤笑道:“四妹妹这是长大了,想嫁人了。”
    惜春笑问道:“二姐姐今年十六啦,想嫁什么样的人呢?”
    迎春红了脸,沉默不语。
    惜春又问:“三姐姐呢?”
    探春想了想,望着屋顶道:“我想嫁武能马上安天下,文能庙堂治天下的盖世英豪!”
    “哎呦,三姐姐好厉害,这得什么样的人呢?感觉蓉哥儿都不行。”
    “是啊,蓉哥儿文的确实是无可挑剔,有探花之才,武艺就不太行了,瘦瘦弱弱的……”
    “没有瘦弱吧?我听说蓉哥儿天天跟着萧萧那丫头习武,说不准今后要马上安天下了。”惜春一本正经的说道。
    “哎,咱们当姑姑的,能不能不说侄子了?”
    “那说什么?”
    “说……林丫头吧,她刚悄悄地过去蓉哥儿那里了。”
    “嘿嘿,咱们也悄悄地去看看?”惜春眼睛亮晶晶的,嘴角露出了些许微笑。
    “这……还是别去了。”迎春忙劝阻道。
    “二姐姐不去……三姐姐,咱们悄悄地去瞧瞧。”惜春不由分说拉着探春往外走。
    探春:“……”
    ……
    法事要一连做七天,贾蓉自然不能一直在这边,第二日便带着姑姑们低调的回家去了,至于道场上的事情自然有方丈大师主持。
    “林姐姐在园子里住几天吧,我们好久都没开诗会了。”惜春拉着林黛玉的手,撒着娇说道。
    林黛玉道:“开诗会,你也不做诗。”
    惜春笑道:“我可以看着你们作诗。”
    探春也挽留道:“林姐姐住下吧,云姐姐明儿要来哦,咱们姊妹除了大姐姐算是齐了。”
    “大姐姐在南安王府如何?有没有回门过?”
    “回来了两次,看着还不错。”
    “哦,那就好。”
    南安王府。
    元春伺候完南安太妃早膳,又伺候了婆婆,最后才回来到自己的院子里吃饭。
    “姑娘,这是厨房里的张大娘做的端午粽,特意给您送来的。”抱琴端着一个玛瑙盘给元春递上。
    “嗯,知道了。”
    元春轻轻点头,抿了口茶。
    虽然南安太妃依旧有些防着她,不过近来却是好了很多,甚至为了安她的心略微放权,让她管理二房的一些家事。
    但这可满足不了元春。
    区区一个二房,哪怕全都听她的又如何呢?
    她要的是掌控整个南安王府!
    只是这需要很长时间才行,先一步一步笼络住下面那些人再说。
    元春笼络下人的方式也很简单,就一个字,钱。
    或许世间有能不为金钱所动的那种人,只是太少了。
    如凤毛麟角般。
    “厨房里的另外几个嬷嬷也要打点好,咱们初来乍到,别的地方也就罢了,先把厨房关系打点好最为重要。”
    抱琴笑道:“姑娘放心,我晓得。厨房里的几个嬷嬷我都挨个试探了,里面并没有老太妃,太太们的亲信。”
    “真要是老太妃,太太们的亲信,也不可能去了厨房是不?只要咱们稍微出点银子,她们就颠颠的效忠姑娘。”
    “那就好,不过依旧不可大意了。”
    “姑娘放心,我知道的。”
    二人正说着话,忽然有小丫头跑来:“老祖宗请奶奶过去。”
    “知道了。”
    元春不敢怠慢,丢下尚未吃完的饭,赶紧跟着小丫头过去了。
    原来是南疆的南安郡王来了一封信,信中说长子在外征战时受了点轻伤,已经向朝廷请了旨意,准备回家调养一段时间。
    南安太妃又是心疼,又是高兴。
    心疼的当然是自己的大孙子受伤,高兴是因为自己终于能见到在外征战多年的大孙子了。
    “我这个孙子啊,是小辈里最得意的一个,年纪轻轻就得了武状元,比你娘家的那个蓉哥儿丝毫不差。”南安太妃脸上露出了一副很骄傲的神色。
    元春含笑点头,心里冷笑。
    “武状元算个屁,能跟探花比么?”
    不过面上元春还是保持着微笑,说道:“他们都是国之栋梁。”
    “不错,都是国之栋梁。”
    南安太妃对元春的回话很是满意。
    “你们也都下去准备吧,记得弄得热闹一点,我大孙子喜欢乐闹。”
    “是。”
    众人答应了一声。
    元春回来之后就冷笑起来。
    大房长孙回来养伤么?
    呵呵。
    匆匆写了一张字条,元春在抱琴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最后道:“你听明白了么?这封信必须亲手交到敬大伯手中。”
    “若大伯不在家,也可以交给蓉哥儿,但不能交给其余人。”贾敬很可能在内阁衙门,所以元春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抱琴郑重的点了点头:“姑娘放心,我明白的!”
    有金钱的支持,抱琴在南安王府已经有了许多熟悉的姊妹朋友,甚至西角门的看门小厮见了她都得甜甜的喊一句:抱琴姐姐……
    “抱琴姐姐,这是要出去买东西吗?”几个小厮见抱琴挎了个篮子出门,忙笑嘻嘻的问道。
    “你们呀,别管。”
    抱琴横了几人一眼,高傲的扬了扬下巴,像个千金小姐。
    几个守门的小厮看的眼睛都直愣了,忙陪笑:“抱琴姐姐说的是,您请……”
    “哼……”
    抱琴挎着篮子到了外面。
    几个小厮这才嘿嘿笑了起来。
    “抱琴好漂亮,要是能给我做媳妇就好了。”
    “哈哈,你去问新奶奶要啊,有贼心没贼胆的货。”
    “还说我呢,你们不也是只看着干瞪眼?”
    ……
    晴雯:“爷,抱琴姑娘来找。”
    贾蓉:“宝琴还是抱琴?”
    晴雯:“抱!”
    一面说,还双手做了个手势。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晴雯多少认识了几个字,直到‘抱’跟‘宝’是不同的两个字。
    “抱琴么?快请进来!”
    抱琴亲自找上门,必定有很重要的事情。
    “蓉大爷。”
    见面,抱琴先给贾蓉行礼。
    “不必多礼。”贾蓉微笑道:“是有什么事情吗?”
    抱琴赶紧从篮子里拿出字条:“这是姑娘写的,还请蓉大爷过目。”
    贾蓉郑重的接过字条,仔细看了看:“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跟太爷商量,抱琴妹子放心。”
    “嗯!”
    抱琴点了点头:“我出来了好长时间,这就回去了。”
    “好。”
    贾蓉没有过多的挽留,主仆二人在婆家不易,他虽帮不上太多忙,但也不能添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