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七 大宝玉:欺人太甚!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学无纸净字数:3102更新时间:25/02/26 01:58:04
                             
                        
                        
                                ……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了,夜幕降临。
    整个考场内静悄悄的,外面有巡逻打更的侍卫,一趟一趟扰的人心烦意乱,还好贾蓉早有准备,把耳朵里塞了棉花,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的睡了。
    次日清晨,天蒙蒙亮。
    负责发放考题的文吏已经举着牌子来了。
    门口的老军士取了考卷与草卷恭敬递上,贾蓉接过道了声谢。
    打开考卷看去。
    第一题:
    禽兽逼人…则近于禽兽。
    题目出自《孟子,滕文公》。
    只有九个字,却是一篇极为偏僻的截搭题。
    属于前言不搭后语。
    题目涉及内容繁多,头绪纷纭,要想做好这样的文章,尤其是在会试考场上,是极为困难的。
    不过这也难不倒贾蓉。
    十几年如一日的苦读做文章,《四书五经》里面每一句话都已经融会贯通,深入心里了。
    贾蓉提笔,在草卷上写道:
    靖物害者,当念人心之害矣。
    夫人非禽兽伍也,逼人已可忧矣,况复自近之耶?
    且人之不得并禽兽也,尤大人之不得并小人也。贱并贵,其像为逼。贵并贱,其机为近。均之于人不利焉。
    二百八十余字的首场首艺在贾手中不足一个时辰便已完成,一切就如同早间八股文的练习。
    下一题。
    贾蓉看了看,是出自《论语》的一篇。
    “赐也,女以于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四书集注》中解释说:“子贡之学,多而能识矣。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问以发之。”
    凡破题者,破意为上,破句次之,破字为下。
    这是大部分情况。
    但也有个别,比如这一篇。
    贾蓉前几天早上练习文章时刚做过一次。
    没想到居然考上了。
    很明显,此篇文章主旨在“一以贯之”四字身上。
    此时,破句方为上。
    有了大体思路之后贾蓉没有急着下笔,而是点燃炉火开始烧水煮饭。
    这是所有考生必会的项目之一,不会就得啃干粮。
    随着阵阵米香飘散,旁边几个考棚里的考生顿时口水直流。
    最上等的御田胭脂米。
    话说回来,这两年随着南洋,倭国,以及台州岛的香米流入中原,大米的价格降了很多,尤其是高等的精米,跟南洋大米相差不大,已经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了。
    ……
    两日时间一晃而过。
    夕阳西下。
    贾蓉细细检查后,将自己的七篇文章依次放好,敲了敲窗户。
    “交卷。”
    门口的老军士笑道:“公子,您大概是第一个交卷的,我看着明伦堂那边还没有人过去。”
    “哦?老哥好眼力。”
    贾蓉一脚踏出住了两日的考棚,终于可以直起身子说话了。
    老军士上前面领着贾蓉,哈哈笑道:“年纪大了,反而看得远了。”
    “公子请。”
    “老哥请。”
    二人一路来到明伦堂前,放下考卷。
    这边立刻有人将贾蓉的试卷,草卷分开弥封,然后传进去,后面还有录卷小吏负责抄录等等一系列繁琐的流程。
    这些都跟贾蓉没有关系了。
    随着首场考试的结束,乾坤基本已定。
    至于后面两场不过是走走过场,大家都已经有了举人功名,只要不犯浑,后面的考试都是轻轻松松。
    一时回到客栈。
    屋里并没有人,只在桌子上有一张字条。
    “家中有事已归,勿念。”
    贾蓉赶紧松了一口气。
    可算走了……
    不多时,谢继文,夜梦书等人陆续归来,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了一下试题,各自默写出文章对比了一番,而后匆匆回去睡下了。
    一来是真的累了。
    二来后面还有两场考试等着,虽然不太重要,但也必须拿出全部的实力来,才能不留遗憾。
    毕竟谁也不想再等三年。
    ……
    且说林如海带着林黛玉在苏州老家过完年后,正月十六正式启程。
    父女二人一路游山玩水,至京都时已经二月中旬。
    “赶来的巧了,蓉哥儿这会子应该还在考试中。”林如海微笑说道。
    林黛玉含笑道:“爹爹,蓉哥儿的文章你也看过,你跟他谁厉害一些?”
    “当然是……”林如海顿了顿,道:“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个不好说。”
    贾蓉的文章经过这几年磨砺下来确实已经到了极高的层次,尤其是古文体的写作手法,有时候他都不得不感叹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
    “那就是……不相伯仲喽?”林黛玉睁着大眼睛问道。
    林如海感觉自己在女儿心里的地位即将被某人比下去,因此硬着头皮道:“为父应该比蓉哥儿稍好一些……毕竟姜还是老的辣么。”“爹爹真厉害!”
    “那是自然!”
    林如海拂须微笑。
    “对了,这次为父来京大概要常住了,官宅肯定是有的,不过也要买一套私宅,住起来更方便一些。”
    “你是要在家住,还是住你外祖母家里?”
    林黛玉低着头,道:“爹爹说。”
    林如海想了想,道:“你的两个姨娘要过几个月安顿下来才能进京,而我肯定是要常住衙门的,要不你就先住在你外祖母家里,跟你的几个姊妹一处,如何?”
    林黛玉心里大喜,面上还是勉强维持着矜持:“女儿全凭爹爹做主。”
    一时,官船停靠京都码头,父女二人各自坐轿至荣国府这边,林如海因要进内阁挂缺,因此没有多逗留。
    林黛玉跟众姊妹久别重逢,自然是有千言万语了。
    “咯咯,林丫头回来了!”
    “快叫姑姑,这下可名正言顺了。”
    几人拉着林黛玉,逼着她叫姑姑。
    林黛玉无奈。
    “二姑姑。”
    “三姑姑。”
    “小姑姑。”
    “给你们行礼,行吧?”
    “嘻嘻,好!”
    “林大侄女!”
    “错了,是侄媳妇!”
    “侄媳妇你好。”
    几人拉着林黛玉叽叽喳喳。
    迎春忽然道:“林妹妹你还不知道吧,我们大姐姐回家了。”
    林黛玉一愣:“元春姐姐……姑姑么?”
    探春笑道:“是呢,前阵子刚回来,还问起你了,只是你那时候在苏州。”
    “走,带你见大姐姐去。”
    “嗯……”
    林黛玉含羞答应着。
    众人一起到了元春的住处。
    此时,元春已经归家多日,暂时跟贾母住在一起。
    回到家之后,元春才发现最让她犯愁的不是母亲,而是自己的弟弟贾宝玉。
    多年不见,自己的弟弟已经完全成长成了一个膏梁纨袴。
    四书五经一窍不通,每日就知道跑出去跟狐朋狗友鬼混,没有一点上进心。
    “宝玉,你已经大了,要好好读书,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知道了,我出去了。”
    贾宝玉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自己的这个姐姐也真是的,回到家不干别的,每日盯着自己读四书五经。
    读个劳什子!
    我是不会当禄蠹的。
    死也不会。
    至于在家里会被周姐姐等人欺负……
    他已经认命了。
    刚走出院子,忽然看到了迎春,探春,惜春,以及许久未见的林黛玉。
    贾宝玉一时间有些痴呆了。
    “林妹妹……”
    “宝哥哥!”
    惜春走上前,微笑道:“你是要去学堂读书去么?”
    “我!”
    贾宝玉看着面前挡着的小惜春,满肚子火气没地方使,咬牙道:“我怎么,不用你管!”
    惜春笑道:“我当然不管,不过,我听老爷说过几天要把家族里的后辈叫在一处,举行家族考试!”
    “考得好的有赏。”
    “考的不好的就挨打。”
    “宝哥哥你可千万要努力呀,别挨上棍子。”
    贾宝玉:“……”
    我靠!
    还家族考试?
    这是谁出的馊主意!
    我不参加还不行么!
    “对了,老爷还说谁不参加家族考试,就直接家法伺候。”惜春补充了一句。
    贾宝玉:“……”
    欺人太甚!
    这日子没法过了!
    老子要做和尚去!
    “哎,宝二哥哥别跑啊,咱们好好说说话……”
    “好啦,不要欺负宝玉了,咱们进去了。”探春拉着惜春就往里走。
    惜春认真的道:“我怎么是欺负他呢?我只是提醒宝哥哥要好好读书罢了,都是为了他好。”
    “嗯嗯,我们知道!”
    众人都笑了起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