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 珍老爷不好了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学无纸净字数:2295更新时间:25/02/26 01:58:04
                             
                        
                        
                                ……
    子明摇着手里的羽毛扇子,微微一笑,淡淡道:“王爷尽管放心,虽然有些人还在徘徊观望中,但有句话说:滴水能穿石,只要王爷肯下功夫,早晚能收这些勋贵们为己用。”
    “毕竟贾阁老已经志不在此了,尤其是今次贾蓉中解元,应该会更加坚定他弃武从文的心思,从此刻意跟勋贵之家保持距离。”
    北静王深以为的的点了点头,贾敬正在逐步放弃兵权他是知道的。
    忽然,北静王看向子明先生,神色郑重道:“贾阁老跟林总督最近把手伸到了南洋那边,以先生所见,南洋那边可以发展前途?”
    子明先生微笑道:“正所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往南洋那边发展,正是贾阁老的败笔!”
    “自古我大夏就有商人前往吕宋岛,不过是从商之举,那边全都是未开教化的蛮夷,比之漠北鞑子还有所不如,得之何用?”
    “要说唯一的用处嘛,可能就是赚很多西洋人的银子。”
    “王爷说,权重要还是银子重要?”
    北静王大笑起来。
    “哈哈哈。”
    “有权在,钱算什么!”
    “吾得先生,如鱼之得水也!”
    ……
    “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回家的路上,贾蓉认真问道。
    萧萧走在贾蓉身边,抿嘴一笑:“人家自有办法。”
    贾蓉道:“难道是追踪粉?”
    萧萧眨眨眼:“什么?”
    贾蓉:“就是那种给人衣服上下追踪粉,就能闻着气味找到人。”
    萧萧嗔怪道:“才不是,狗才闻气味找人呢,我就是……”
    贾蓉:“怎么?”
    萧萧:“顺着贡院的路上随便转转酒馆茶馆就找到了,反正我知道,爷肯定不会进青楼里面的。”
    “哈哈。”
    “还是你了解我。”
    “不过……咱们精心组建的情报人员如何了?”贾蓉忽然问道。
    萧萧想了想,道:“依照爷的吩咐,都散出去全国各地卖盐,卖蜂窝煤去了,今年除去开销,还赚了不少钱呢。”
    “不错。”贾蓉道:“继续扩大规模,把商事跟情报结合在一处,现在太上皇忙着炼丹,新皇帝忙着收拢人心,锦衣卫暂时又蛰伏下来没用了,正是最好的时机,别忘了趁现在安排几个人进去。”
    “等过段时间,新皇帝得了空,我猜他可能还要启用锦衣卫。”
    当然,这都是贾蓉的猜测。
    “好的,我知道啦。”
    萧萧乖巧的点头。
    现在贾蓉掌控的东西越来越多,几乎遍布大夏海内外,说是富可敌国也差不多了。
    甚至海上还有私兵……
    但萧萧对此并没有什么额外看法,自小跟着贾蓉的她,是真正的一颗心全在贾蓉身上,哪怕现在贾蓉造反了,她都会毫不犹豫的跟着造反。
    当然,贾蓉是不可能造反的。
    他只是想当小阁老而已。
    身为小阁老,首要的是防患于未然。
    不多时,二人回家。
    整条宁荣街上铺满了喜庆的爆竹碎屑,人来人往喜笑颜开。
    宁国府正门大开,门前挂着横幅:恭喜贵府公子贾蓉大爷中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从门口一直到正堂,地上铺着大红的红绸,乍看时还以为有大婚喜事了。
    几个穿新衣裳的小厮在赖二的带领下忙上前磕头行礼。
    “恭喜蓉大爷中解元。”
    “恭迎蓉大爷回府。”
    贾蓉摆手:“好了,快起来吧,我没带红包。”
    赖二站起身,嘿嘿一笑:“我们都占了大爷文曲星下凡的光,已经分得了红包。”
    “呵呵。”
    贾蓉微微一笑,忽然问道:“老爷最近如何了?”
    赖二悄悄道:“老爷最近服用了很多仙丹,只是效用不大,而且还……”
    说到这里,赖二忽然住了口。
    贾蓉心里咯噔了一下。
    “怎么?”
    赖二:“晕倒了两次。”
    贾蓉:“……”
    老爷,您可要挺住啊!
    起码等我中了进士,您再走。
    “明儿我去看看,给老爷报喜。”
    “你今天先去仔细照顾着点,丹药跟老爷大概属性不合,最近就不要再服用了,等明年找到了更好的丹药方子,再用。”
    “好。”
    赖二听贾蓉安排给他如此重要的事情,顿时大喜,忙不迭的带人去玄真观。
    贾蓉回到家里。
    先去了太爷的书房,贾敬今日难得的翘班,并没有去内阁衙门,而是跟贾赦一起吃了点酒,这时候微醺。
    “太爷。”
    贾蓉恭敬的行了一礼。
    贾敬看向大孙子,越看越喜欢。
    “蓉哥儿来了,快坐。”
    “你如今也是有举人功名的人了,还是一省解元,今后不用这么多礼。”
    贾蓉坚持道:“礼数不可废。”
    贾敬闻言更满意了,微笑道:“随你吧,今儿你中了解元,真是给我们国公府长了脸,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只要我有的,都给你了。”
    贾蓉一本正经道:“孙儿没有想要的,只希望太爷能身体安康,长命百岁。”
    反正你的最后都是我的。
    至于珍老爷……
    哎,没福气。
    大概要走在您老的前面了。
    贾敬看着如此谦逊的贾蓉,微微叹气。
    这大孙子,怎么这么懂事,这么听话呢?哪怕把出名的几个古人拖过来,也不能跟他大孙子相提并论。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古人仁之心?
    “太爷,我听说老爷身子欠安,明天我想去玄真观看看老爷。”
    贾敬点了点头。
    “嗯,去吧。”
    “先前怕耽误你读书我就没跟你说,你老爷执迷不悟,吞服丹砂……怕是时日无多了,你要有准备才是!”
    贾蓉:“……”
    贾敬又道:“所以我才要尽快给你定亲事,否则又得拖下三年去。”
    “日子我已经看好了,今年的十二月初六就是个极好的日子,只希望到时候如海能赶回来,哪怕赶不回来也要给你们定了。”
    他估计儿子最多还能坚持几个月,若是调养得好或许半年,所以他找了好几个名医在那边日日守着。
    一个原因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虽然是个不成器的废物,但白发人送黑发人,难免伤感。
    二个原因则是:贾珍若能坚持半年,不影响自己大孙子的会试,殿试。
    届时先选了官,再回家丁忧,三年守孝期满回去就可以直接升一两级。
    又说了一会话,贾蓉见太爷吃了不少酒已经有些犯困,当即站起身,告罪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