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 放权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码字还债字数:2393更新时间:25/10/01 10:10:35
    秦标被追封为皇帝,自然没有人有异议。

    秦雄英登基,秦标追封为皇帝,这才真正的名正言顺。

    更不用说故太子是昔日正儿八经的皇储,若没出意外的话……

    才是真正大庆的二代皇帝。

    秦风也有些恍惚,脑海中不免想起了大哥的样子。

    大哥的尊号,其实是自己定下来。

    而大哥。

    也本就该是这大庆的皇帝。

    如今这道诏书下了,兴许能略微弥补昔日留下来的遗憾吧。

    可惜大哥终究不在了,此刻若大哥能坐在那个皇位上,才是最好的结果。

    秦风坐在殿内,丝毫不在意众多臣子偷偷望来的目光。

    追尊完秦标之后,开始宣布新的年号。

    属于秦雄英的新年号,名为永熙。

    代表着大庆朝永远平安繁荣。

    这个年号。

    自然也是秦风给定下的。

    两件大事儿已定,剩下的反倒是没有什么大事儿了,按照以往的标准,走了一遍流程。

    登基大典自然就持续了一上午。

    因全程秦风坐镇,倒也没出现什么乱子。

    只是百官们归去之后,惶恐不安。

    “如今新皇继位,年轻气盛,对王爷究竟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若新皇与王爷意见不一,我们未来究竟是听新皇的,还是王爷的?”

    “还叫什么新皇?该叫陛下了。”

    类似的事儿,朝堂上下许多部门都在交谈,谁也不知道朝廷未来究竟是什么走向。

    以往陛下上了岁数,放权是能理解的。

    可现在新皇年轻气盛,还愿意将监国大权,继续放在辽王殿下的手里吗?

    而且。

    辽王殿下手里似乎并不只有监国大权吧!

    大庆的兵权,也在辽王殿下手里。

    这么一想,许多人觉得辽王殿下的地位仍旧稳固。

    至于接下来的日子。

    所有庆人以及百官们都慢慢发现……

    大庆的朝廷上,似乎并没有因为新皇登基,而有发生什么变化。

    百官们该做什么,仍旧继续做什么。

    以往该如何做,仍旧照样如何做。

    大庆虽然换了一位新的皇帝。

    可摄政的,仍旧是辽王!

    这也让人放心了不少。

    内阁的制度,也并没有因此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

    除了秦雄英成为了大庆最年轻的皇帝外,一切仍旧如常!

    这也让百姓们松了口气。

    只要王爷仍旧执掌着朝廷这驾马车,那么大庆兴盛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下来!

    百姓们心安之后,该进行的政策,仍旧照常执行着。

    直到秦风执政的第三个五年结束,大庆上下已经兴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不知不觉,也来到了第四个五年。

    秦风站在谨身殿外,望着这座皇宫。

    “身为皇帝,权利却并未在握,你的志向得不到施展,甘心吗?”

    早已是皇帝的秦雄英,仍旧以侄儿的身份向秦风行礼。

    “这天下全仗着六叔才有今日,侄儿清楚侄儿威望不足服众。”

    秦风叹息一声,为秦雄英整理了下领口。

    “你快三十岁了,也过了会带领天下去犯蠢的年纪了。”

    “我摄政了这么多年,也累了。”

    秦风难掩内心的疲惫。

    秦雄英明显慌了。

    六叔与他素来坦诚,也没心思与他相互试探之类的。

    六叔既然说了这话,那就只能说明六叔真的累了!

    六叔想退了!

    秦风当年是不得已,才来摄政稳定大庆朝堂,大权独揽这么长的时间。

    可如今,天下已经有了新皇,秦雄英的岁数也够了。

    秦风想卸下担子了。

    若再留恋权利逗留下去,叔侄二人将以何等面目相对,就很难说了。

    秦雄英躬身长拜。

    “六叔!侄儿的威望还不足压住那些老狐狸们。”

    这些年来,秦雄英早就明白朝堂上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精。

    别看他是正儿八经的皇帝。

    可古往今来,浩瀚史书中,以下其上的臣子还少了?

    六叔虽然摄政,权势在他这个新皇之上,可毕竟是从小将他带到大的,而且也是正儿八经的长辈,他自幼就崇拜的对象。

    他不信任六叔,还是信任谁?

    秦风拍了拍秦雄英的肩膀。

    “你早晚都是要亲政的。”

    前后执政十五年,秦风已经相当疲惫。

    如今秦雄英登基已有两年,大权仍旧被秦风把持着。

    这样短时间内,不至于出现什么问题。

    久而久之下去的话,怕是必然不行的。

    秦风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

    将权利,早点交到秦雄鹰的手里。

    这样的话,秦风便也能松懈下来。

    秦雄英也明显感受到秦风的意思,只是仍旧很慌。

    “侄儿一直在皇爷爷跟六叔的庇护之下……”

    “这些年来你做的一直都不错。”

    秦风坚定秦雄英的信心。

    在内阁锻炼了这么多年,秦雄英早就成熟了。

    只不过他习惯了秦风主导,自己辅助。

    这大庆的政务实在太多太多太多。

    哪怕作为辅助,秦雄英手中依旧握着无比巨大的权力,忙到不可开交。

    若是今后全自己做了。

    那会多累?

    秦雄英无法想象。

    秦风倒是笑着望着远方,拍着秦雄英的肩膀。

    “制度早已定了下来,下一个五年要做什么,基本也都敲定了,你按部就班去做就行,不至于出现什么差错。”

    接下来的五年。

    大庆最为重要的事儿。

    其实就是迁都了。

    这其实也是早就定好的事儿,至今因为各种意外,拖延了十多年的时间。

    而这些年中,京都已经越发的臃肿,人口越发的多了,城内拥挤不堪。

    有些时候就连朝廷做事儿,都已经开始不方便。

    这里的局限性,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庆未来的发展。

    迁都京师。

    也是必然的事儿。

    正好也是下一个五年最为重要的大事儿,一切基础都已夯实完毕,迁移过去后,大庆也将迈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只是秦雄英抿着嘴唇。

    “没六叔在朝,侄儿还是怕,要不接下来的五年,侄儿来做,六叔帮侄儿看着,省着侄儿出错。”

    “若侄儿五年内没出现任何差池,没辜负天下人对我秦家的期盼,六叔再放手也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