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立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码字还债字数:2543更新时间:25/06/21 17:50:46
    秦风目光严肃。

    “不止是盗贼。”

    “但凡违背大庆律法者,尽数流放,只不过流放的地方不同。”

    秦风对此早有决断。

    单靠治理百姓,是无法快速将大庆上下的风气肃清的。

    就比如贪腐的问题。

    庆皇已经连续杀了两大波,但仍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今大庆内部,仍旧有贪腐存在,只不过相对隐秘一些。

    至少。

    朝堂上下执行能力还是极强的,表面上也是听话的。

    许达微微皱眉。

    “说起流放之事儿,其实近些日子京都官员们的风气,是有所变化的。”

    “陛下执政时,所有臣子们做事儿,都谨慎小心,生怕出了错漏,引得全族覆灭。”

    “可如今王爷监国后,朝廷臣子们不乏出现歌颂者,都在欢庆,宴饮极多,甚至来我府上道喜。”

    “说白了,就是京都臣子们,觉得就算是犯了错,王爷也不会杀他们,最多也只是流放,家人们也能安稳。”

    许达说的无比严肃。

    庆皇时时刻刻夹在百官头顶上的那把刀子。

    随着秦风监国。

    如今已经被悄然移开了。

    但这基本上,也是必然之事儿。

    哪怕是大哥还在,最终继承了皇位,也不可能像庆皇那般,用刀子强行逼迫这些臣子们。

    不是不能这么干。

    而是今后的皇帝,未必能有庆皇这般的魄力以及手腕。

    甚至可能斗不过那些臣子!

    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皇帝莫名其妙的早逝,然后扶持出新的君王。

    反正秦家人的数量,已经逐渐多了起来。

    谁当皇帝不是当?

    “许阁老的意思是,让本王立威杀人?”

    秦风不免问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该杀就杀,否则立不下规矩。”

    许达无比严肃。

    “每次大将出征之前,也都会杀人祭旗,如此才能号令如一。”

    对于治理天下的办法。

    许达简直太清楚了。

    秦风也明白传统执政手段里,这相当的重要。

    一味的仁慈,对于那群豺狼般难以约束的臣子们来说。

    换不来好结果。

    “本王亲斩蓝田,这算不上祭旗?”

    “算,也不算。”

    许达的回复很模棱两可。

    “辽王斩杀蓝田此事儿,京都上下官员并不明晰,固然有了威,但立威立的还不够彻底。”

    许达相当严肃。

    认为此时的秦风,就当找个事儿,立下威望!

    秦风则在思索。

    立威之事儿,可以对内,可以对外。

    对内就是杀一批,打一批官员。

    对外。

    则是灭掉一些国家。

    这都算是立威。

    只不过对外怕是难了,周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国家能灭了。

    对内……

    倒是还真有一批官员能杀。

    “此事儿本王记下了,等内阁彻底组建完毕,再来执行。”

    论执掌大国的经验,秦风终究还是没有那么丰富的。

    秦风能将广宁城建设的很好。

    能将辽地发展的很好。

    可固然地盘极大,但人口却并不多。

    基本上都已贫苦磨难中一同走过来,故此现在的辽人无比的团结,对秦风也无比信任。

    可大庆南北十五省,人太多了,各地方的诉求都不一样,有许多地方都是彻底矛盾的。

    就很难做到号令如一。

    以往庆皇达成的办法相对简单粗暴了一些。

    杀!

    不听话的杀个干净,一了百了。

    剩下的,自然就都是听话的了。

    而秦风的办法。

    其实相对缓和了许多。

    流放!

    将不听话的全都流放了,剩下的自然都是听话的了!

    这的确是个相当好的办法。

    既能解决掉大庆南北人口众多的问题。

    也能达到惩治的目的。

    就比如流放到袋鼠地,那地方什么都没有,相当的原始!

    那些盗匪过去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靠。

    毫无疑问的如同荒野求生一般!

    那种惊恐下,他们反而会越发思念大庆,但凡脑袋正常点的,都会为此深刻反应。

    最为关键的。

    是那地方恐怕全都是罪犯,过去了之后没有了规则秩序,恐怕彼此之间都得相互提防着。

    这很难!

    至于贪腐之人。

    秦风流放地就简单了许多,直接流放到倭国挖银矿!

    让他们天天看着堆积如山的银子,却毫无半点用处。

    这对于贪婪的人来说,才是最顶级的折磨。

    许达听秦风如此说来,不免行礼。

    “想来这事儿王爷自有计较,臣多嘴了。”

    若是没人在,许达自然不必多礼。

    可如今。

    秦王、宁王、秦博、秦雄英都在这里。

    虽说都是一家人。

    但毕竟这是在处理政务。

    面子该给还得给。

    秦风点了点头,理解了许达的用心,同时不免指了指空着的两处座椅。

    “还有两个位置,有何人推荐吗?”

    如今招募的三人充当内阁成员,只会是开始。

    未来必然会规模扩大。

    许达却再度站起躬身。

    “臣觉得,内阁重任当用能臣,而大庆南北能臣,陛下最知。”

    “此时,王爷最该问问陛下。”

    秦风听此,觉得大有道理。

    “本王知晓,正常处理奏疏吧。”

    多了一个人,速度确实快上不少。

    如今秦风批阅奏疏数量也多了,好在大概三个小时左右,基本就能处理完毕。

    毕竟还有三位兄长以及大侄子帮忙分担。

    只不过一些重要的决策,都落在了秦风这里。

    也让秦风批奏之时,不得不谨慎。

    一些犹豫不决的,干脆搁置。

    反正庆皇还在宫里呢,该问就问,为了天下百姓,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秦风忍不住招来了毛鸿。

    “父皇在宫中吗?”

    毛鸿急忙拱手。

    “回王爷,陛下带着娘娘去了秦淮河游船去了。”

    秦风听得嘴角略微抽了抽。

    自从庆皇将监国重任交给自己后,竟然这般的放心。

    整天都陪在马后身边。

    甚至经常在京都城内转悠!

    好在。

    这京都城是庆皇经营了大半辈子的老巢。

    许多上了岁数的百姓,甚至跟庆皇都认识。

    更不用说有锦衣卫保护,倒也不至于出现什么意外。

    秦风索性继续批阅奏疏。

    不过这人一有念响,往往就有可能来什么。

    到了下午时,王府前面就突然传来了一阵骚动。

    然后没多久,秦风就瞧见秦清月带着庆皇马后,大摇大摆的过来了。

    “父王,我带皇爷爷皇奶奶来看父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