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威震南洋一甲子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526更新时间:25/03/03 22:12:50
                             
                         
                        
                        
                                缅地混乱不堪,征伐不断。
    其根本原因。
    就在于缅王莽应龙,一生征战不断。
    他的确从形式上,统一了缅族,征战了四方,就连强大的暹罗国,都不是敌手。
    但毫无疑问的是。
    缅地内部,也是混乱不堪的。
    特别在缅地的北部。
    “北方土司孟家降而复叛,故此我父带兵前去征讨,不曾与大庆的天兵接触。”
    莽应里叩拜在地,回答道。
    秦风眉头轻轻皱起。
    没想到。
    竟还有如此漏网之鱼。
    “孟家土司,当属我大庆之地,何时是你缅人的臣属了?”
    秦风目光幽冷。
    大庆在南洋之地。
    所控的版图极大。
    只不过大多都是以宣抚司,宣慰司的名义。
    但在名义上。
    也是属于大庆的地盘。
    大庆南部的诸多土司,便是如此,大多都是由庆皇册封的,地方上由当地土司自行治理。
    至于最高的,则是宣慰司的官员们。
    也是用这种方式,一直治理着与这些小国接壤之地。
    然而……
    从这莽应里的口中。
    那些本该臣属于大庆的土司们。
    竟然臣服于了缅王莽应龙?还降而复叛,这是何等的可笑?
    此时。
    别说秦风了。
    就连庆皇都坐不住了。
    南洋之地的事儿,庆皇本不想多管,觉得交给老六即可,未来老大跟老六一起治理就行了。
    可如今,这些南洋附属之国,竟然在侵占大庆之土。
    最可怕的。
    是他这位大庆皇帝,竟然还不知晓?
    百官都是死的吗?
    干什么吃的?
    “澜沧王呢?”
    庆皇没忍住,终于开口。
    在缅地与暹罗之间,有一澜沧国,为大庆朝廷亲自册封,临近大庆边境,待大庆如父,素来恭敬。
    庆皇对那个澜沧王,还是有些印象的。
    当年开朝之时,澜沧王率先派遣使者朝贡,十分恭敬,让庆皇印象还是蛮深的。
    只是庆皇开口后,四下却是一片安静。
    无人敢出声?
    庆皇眉头轻皱。
    “澜沧王呢?”
    庆皇的声音忍不住加重了几分。
    这时,暹罗国王忍不住叩拜在地。
    “回陛下,澜沧国已被莽应龙所灭,如今陛下册封给澜沧王的印绶,应当也在莽应龙的手中。”
    庆皇声音赫然变冷。
    “何时灭的?”
    “四年前。”
    庆皇向侧面看去,立即有大学士冒汗走出。
    “回陛下,这些年澜沧国朝贡一切如常,朝廷的注意力都在北方,不知南洋之事,也属于正常。”
    庆皇冷哼一声。
    唯有庆皇最为清楚。
    以往南洋番邦等诸多朝贡事务。
    都是李相李山长在处理。
    在庆皇对朝廷上下官员进行清理之后。
    大庆上下治理的更加顺畅了。
    可对这些番邦的掌控力,毫无疑问的变弱了。
    也就如今,趁着这次大寿,万国来朝的机会,庆皇准备重新巩固大庆在附属国的统治地位。
    也得亏老六的兵,将南洋诸王都抓了过来,才让庆皇知晓了如此多的南洋内幕。
    “澜沧王为朕亲自册封,那莽应龙却敢不尊朕的号令,私动干戈,这是将朕完全不放眼里吗?”
    固然北胡已灭。
    可隔着南洋终究太远。
    南洋诸国内,无论怎么打,庆皇都不在意。
    但让庆皇愤怒的是。
    大庆南面,册封的诸多土司,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大庆疆域,以免出乱。
    却不曾想。
    就连他亲自册封的土司,都被迫降了缅王莽应龙,成为了两面三刀之臣。
    北方那些,一面交好大庆,一面交好北胡的人,庆皇还是能理解的。
    大庆得罪不起,北胡也得罪不起,在夹缝中生存,如此之臣,倒也能网开一面,放过了。
    可南方那群土司。
    竟去降了区区一缅王。
    还自称为白象王!
    以此蒙蔽朝廷,这是欺君大罪!
    庆皇相当愤怒。
    他不怕南方出战事,就怕如同瞎子聋子一样,最南面出了什么事儿,他都不知道!
    那与被臣子给架空了,又有什么区别?
    “辽王。”
    “儿臣在。”
    “朕要那个莽应龙亲自来京请罪,给朕一个交代。”
    庆皇懒得搭理下方的南洋诸王,直接对秦风下令。
    也代表着。
    面对南洋诸国的诸多事务。
    皆由秦风暂理!
    只因为辽人的海军,可以轻易抵达南洋诸国的近海,骑兵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南洋诸国内横扫。
    而大庆南方的兵马,面对那些多山林之地地方,并不好打仗。
    当年始皇帝南征百越,百越靠着山林,都让一统六国的秦军吃了大亏!
    南洋诸国内,最为难征。
    好在。
    秦风的战无不胜,给了庆皇足够的信心。
    唯有靠着秦风,才能完全震慑住这群南洋诸国的蛮夷!
    而且。
    秦风足够的年轻,身体很好,比秦标好了很多很多,京都的医者们都说辽王有长寿之相!
    只要秦风还在。
    至少可以震慑南洋诸国一甲子!
    若老六能活得更久,那么整个南洋,怕都会彻底化为大庆的州府,纳入到大庆的统治之下!
    如此。
    倒也算是另外一种开疆拓土,远比招抚强。
    最为关键的。
    是秦风不惜名,可以保证在占领那片土地的同时,解决掉多余的那些土著。
    以确保那些地方,都会成为庆人可以耕种生存的土地。
    即便未来那些地方再度叛逃、割据。
    上面生活的人,也将都是庆人!
    这。
    反而是庆皇最为看重的地方。
    反观若是朝廷臣子去治理,欺瞒不欺瞒不说,那些臣子总会惜名,不会将事情做得太过。
    既如此。
    还不如让秦风,放开手脚,彻彻底底的治理个几十年。
    也将南洋诸国的一些臭毛病,全都给改掉!
    “儿臣遵旨。”
    秦风自知晓庆皇的意思。
    也没想到。
    南洋,那片属于大庆后花园,往往从南洋吸收无数粮食的地方。
    庆皇竟然会用自己,去进行震慑与威慑,并且用最高的统治权力。
    但毫无疑问的是。
    南洋人口众多,辽地所需矿产,都能从南洋获得。
    就比如暹罗国内,就存在着大量的锡矿,相当有用。
    “儿臣定当将那莽应龙,请到京都来,给父皇当面请罪。”
    秦风瞥了莽应里一眼。
    “就是死的活的,儿臣难以保证。”
    庆皇笑了一声,淡淡吐出两字。
    “无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