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战利品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451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这座偌大的北胡王城,究竟有多少宝物。
    兴许连老大汗自己,也并不清楚。
    毕竟这座城池内,有着太多的胡人贵族。
    这些胡人贵族的私产,老大汗是不方便过问的。
    但辽人控制住这座城之后,基本等于将这里所有的财货,全部聚集到了一处。
    这点。
    应该很难瞒得过锦衣卫的暗卫。
    而且也没有必要去隐瞒。
    “你带辽兵拿下的这座城,除了北胡人带来的典籍、文书之外,朕不需要这胡人的任何金银财货。”
    “不过牛羊以及皮草之类,朕还是要一些的,先赏赐给将士们。”
    对于北胡人的东西。
    庆皇根本瞧不上。
    觉得没啥好东西,他看中的是北胡王庭内,收藏关于大胡皇朝时期的众多文书!
    据一些暗卫说,北胡草原因为太冷了,有些珍贵的文书都被当做了引火物,给烧掉了。
    这未免有些太暴殄天物。
    这些东西,庆皇必须带回去,控制起来。
    书籍都是中原文化的瑰宝,绝不能流落到西方。
    强大的皇朝,都拥有着极强的控制欲,一些真正的好东西,就会严格把控住。
    就如同千年前的陌刀,就被朝廷重点管制。
    那能连人带马砍碎的刀具,到现在连个实物都没有,等同于失传。
    这种严格保密状态下。
    大一统皇朝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不知道失传了究竟多少好东西。
    可即便明知如此。
    庆皇仍旧愿意这么做,禁止中原的典籍,流落落到西方,最终让西洋人拿着中原的东西,给中原造成危害。
    就比如现在西洋人的火器。
    其实就是南朝时火器的翻版。
    只不过南朝火器官府管控的过于严格,后期随着工匠都被胡人掠走,最终造成了火器的断代。
    胡人不在意平民百姓,但对工匠的把控极度严格。
    也导致庆皇即便登基之后,国家仍旧处于相当贫穷的状态。
    只不过穷着穷着,也就过来了。
    如今大庆也算是逐渐富裕起来。
    庆皇坚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对于王庭内的财货之类的,庆皇也并不太在意,毕竟很多东西都是胡人的审美,很难带回去。
    而且锦衣卫曾说过。
    为了获得帖木儿帝国、以及金帐汗国的派兵支持。
    北胡王庭花费了无比高昂的代价。
    现在的北胡王庭,可能没有什么好东西了。
    既如此,那不如大方一些,全给老六。
    自己只要那些文书,典籍,一些对朝廷统治有意义的东西。
    以及一些牛羊,皮毛之类。
    牛羊为了犒劳将士们。
    大庆的将士们,除了御林军之外,往往一年也吃不到几口肉。
    如今到了北胡地,牛羊众多。
    庆皇准备让将士们,敞开了肚皮去吃!
    让大庆的将士们吃个够!
    秦风听此,不由笑了两声。
    “父皇大气,那儿臣就不客气了,就带父皇去北胡王庭内的藏书地看看。”
    北胡王庭,这可是雄踞东方的唯二霸主。
    不得不说。
    大胡皇朝的百年累积,即便现在不行了,浪费掉很多。
    但仍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宝物依旧众多。
    只不过北胡人的许多家具,制作的虽然很精美,镶嵌金银什么的,属于南朝家具胡化的产物。
    但这终究不符合辽人的审美。
    秦风打算有机会,弄个胡人文化博物馆之类的,这也算是值得纪念的一件事儿。
    可能未来想见到正宗的胡人文化,得去广宁城。
    让天下人知晓北胡人究竟有多么强大。
    才知晓辽人有多么的恐怖。
    这跟父皇想在北胡王庭,召见附属国使臣,在这里过六十大寿。
    基本一个意思。
    都是在诉说自己的强盛。
    只不过表述的方式不太相同。
    至于王庭内,藏的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
    秦风觉得那也不算什么。
    就黄金这种东西,也就五十多万斤。
    回头得多调来点蒸汽卡车,将这些黄金啥的,都运回去。
    按照辽人的运力,秦风估摸着,怎么也得搬个小半年。
    灭倭时,倭国的财富也算还行。
    但倭国的财富,多为银矿山,得需要开采。
    还有就是漆器之类的不值钱的东西,物资相当贫瘠。
    可这北胡王庭,可就完全不同了。
    这可真的是祖上阔过的,许多东西,都是从西洋来的玩意儿,都没有。
    “北胡王庭这里,除了一些财货之外,也就那些色目人工匠还凑合。”
    秦风跟庆皇一边前往藏书地,一边说着。
    胡人重视工匠,故此王庭这里,有许多匠人。
    毕竟当年北胡人席卷西方,唯有工匠能存活下来,为北胡人继续干活。
    而且北胡人融合了东西方的技艺,创造出许多独特的东西。
    若这些玩意儿流传到西方。
    怕是会促使一场文艺复兴。
    “儿臣不打算将这群色目工匠放了。”
    庆皇听此,劝慰道。
    “若没忤逆,也不好全杀了,杀戮太过也不好。”
    “父皇怎会如此想儿臣,儿臣没打算杀了,就是让他们去修铁路。”
    庆皇听此,略有尴尬。
    毕竟倭人覆灭,至今还有一些儒者还会拿出来说事儿,觉得杀戮太过。
    虽说……
    后来庆皇派锦衣卫上门,给警告了一下。
    “修铁路……这是挺好,不错。”
    庆皇打了个哈哈。
    不久后,庆皇与秦风,便到了一排蒙古包前,远处有几个老头,穿着一身儒袍,遥遥见到两人后,便直接跪在了地上。
    “前朝罪臣,叩见大庆皇帝陛下。”
    庆皇盯着这十多个老头。
    “中原的儒生?”
    “回陛下,罪臣等在朝廷……大胡朝廷翰林院做官,负责掌管文集图书,后随着……胡人流亡至漠北,一直负责看护这些典籍的活儿。”
    庆皇听此,不免点头。
    “大胡皇朝时期的典籍,可保留完整?”
    几名老儒彼此看了几眼,最终最老的跪在地上。
    “大多完整,只是有些被胡人抢走了,用于生火,罪臣等看护典籍不利,望陛下责罚!”
    几名老儒看似浑身颤抖。
    实则全是期待。
    能将如此众多的典籍,留存至今交给大庆皇帝,也算得上功劳一件。
    只是……
    秦风却突然冷哼一声。
    “此处典籍,怕是早就十不存一了吧。”
    “这……”
    几名老儒浑身颤抖的更加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