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宁古塔没有塔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416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辽地今年的冬季,并没有那么冷。
    妥妥的暖冬。
    冷不冷,看白露。
    这是大庆流传了无数年岁的俗语。
    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白露这个节气。
    白露当天雨绵绵,数九寒天雪封山。
    今年辽地在白露当天,阳光明媚,冬天相应的就没那么冷,妥妥的暖冬。
    这句俗话,在绝大部分年岁,都是准确的。
    这都是延续了几百数千年的经验总结。
    广宁城在大雪之下,归于宁静。
    唯独一座座占地极大的工厂,依旧滚滚不断的冒着黑烟,让这里的空气充斥着一股独特的味道。
    姜平率兵从宁古塔地而归,吸着广宁城城内独特的气味,不免露出轻松的笑容。
    满脸的风霜,在到了这座城后,便随之卸下。
    无需紧张。
    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哪怕在广阔的大道上睡着,也不必担心会被冻死在寒天雪地中,总会有人发现你,将你带到温暖的地方。
    “这股子煤烟的味道,吸多久都吸不够。”
    “到了城内,觉得也比野外暖和了太多,风也小了,有些热。”
    一群辽骑满脸轻松,快速归了营地。
    姜平则带领三五骑,直奔辽王府。
    他前往宁古塔地,负责安置从北胡带回来的百姓,如今已然安置完毕,得向王爷复命。
    好不容易王爷亲政了。
    他们这群下属,自然当更加的好好表现表现。
    一路顺畅,又出示了入府令牌,验证无误后,便在辽王府亲卫的引领下,来到了王府大殿最前面的南书房。
    姜平忍不住望向那名年轻的辽王府亲卫。
    模样相当的稚嫩。
    这不免让姜平心底满是感慨,他是王爷第一批的辽王府亲卫,如今已外放到地方上。
    如今辽王府的亲卫。
    已经换了三批。
    “以前没在王府见过你,新来的?”
    “夏天考进来的。”
    “大学毕业了?”
    “我学习不好,学校提前将我们扔到王爷身边,今后从军。”
    姜平点头。
    “想要让辽地更好,光会打打杀杀的确不行,得学会王爷那治理的本事,到了王府当差,可万万懈怠不得。”
    姜平很严厉的嘱咐这名后辈。
    生怕他们年轻大意,让王爷出现什么闪失。
    这些年轻的辽人,智慧远比他们高许多,体魄也更强。
    唯独有个很大的缺点。
    就是他们恐怕会遗忘艰难之时,如今容易骄傲大意,瞧不起别人。
    甚至。
    容易因为自己是个辽人,生在广宁城,就用鼻孔看人。
    在许多年轻辽人看来。
    生在广宁城,长在广宁城,就有种无与伦比的优越感。
    除了京都人之外,没有人比他们更加优越。
    实际上。
    京都人也是如此,身上有股傲气,觉得除了京都之外,哪里都是乡下来的土包子。
    反倒姜平等人还好。
    从苦难中过来的,懂得戒骄戒躁。
    面对姜平的点头,年轻的亲卫身体站的笔直。
    “是!”
    姜平点了点头。
    觉得这一代还好点。
    辽地那群刚从小学毕业的小崽子们,才是真的难搞。
    别看人不大,一个个心眼子贼多,鬼精鬼精的。
    而这些小孩子。
    还会上更久的学,学习更多的东西。
    真不知道学到后面,会不会学出一群妖怪出来。
    再回到辽王府的大殿,如今已经多了许多变化。
    最显著的,就是围绕着大殿四周,用四排房子将大殿拱卫了起来。
    其中东面房子内,全是跟王爷相关的,有存放衣物、存放兵器、存放藏品、书籍之类的房屋。
    西面的房子内,则有侍卫们值守,休息的地方。
    南面这一排。
    则多为辽地官员,被王爷征召后,在此休息等候的地方。
    当然偶尔也会在此办公。
    南书房,则是最为关键的地方。
    里面放了不少辽地机密文件。
    能在这里休息的,无一不是辽地的核心人物,可以查阅这些文件,以及等待王爷的召见。
    姜平进了屋子,里面还有几个熟人,相继打了招呼。
    “屋子里真热。”
    姜平有点怀念有暖气的时候,进屋子后,可以将手放在暖气片上,快速的暖和过来。
    那是种相当舒服的感觉。
    奈何辽地的发展,实在太快了。
    感觉没出现几年的东西,如今就彻底被淘汰掉了。
    姜平脱掉了厚实的羊绒军装。
    如今的辽地,士兵的地位极高,辽兵的服饰,也从最开始的大衣,发展到如今的贴身剪裁。
    穿着不仅仅保暖,还分外贴合辽人的气质,甚至还带着一丝冷酷感。
    小心的收好羊绒军装,姜平这才与一些同僚们聊着关于宁古塔的事儿。
    “宁古塔那地方,并没有塔。”
    姜平跟同僚们随意说着,虽说是辽地管辖之地。
    但却很少有辽人去那边。
    大多还是往大庆内走。
    毕竟宁古塔到广宁城,南北相距一千五百里。
    广宁城到京都,才两千里路。
    哪怕在秦风治理之下,也很少有人到那边去。
    只不过。
    宁古塔宁古塔。
    许多辽人觉得,那里可能有一座塔,是佛塔什么的。
    如今姜平却告知。
    那里并没有塔。
    “我也好奇有没有古塔,还派人专门找过。”
    “最后抓到了几个躲藏在山中的东胡人,这才知道,宁古塔是句东胡话。”
    “宁古,是六的意思。”
    “宁古塔,就是六个大部落的居住地。”
    “这是句东胡话,到了咱们这,就成了宁古塔。”
    姜平说完。
    南书房的一众方才恍然大悟。
    也有人笑道。
    “宁古塔现在没有塔没事儿,以后建一座不就行了!”
    当然这更多的都是开玩笑。
    虽说建一座塔,对如今的辽地来说,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随便派过去一支小点的施工队。
    基本都能搞定。
    只不过,众人也清楚。
    随着那些北胡归来的人,开始居住在宁古塔地。
    那里。
    也将彻底成为王爷治下之土。
    说不准哪一天,他们中就会有人,被派遣到宁古塔去治理。
    姜平喝了几口热茶,又跟同僚们聊了一会儿,房门便被打开,走来一名年轻的亲兵。
    “姜平将军,王爷宣你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