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疑点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521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作为标准的农民。
    刘五七做梦都想不到,他有一天,能坐着跟一位亲王说话。
    而且还是大庆最强大的王!
    他将怀里的那份包好的血书,交给了辽王亲卫。
    以及诉说下当天所看到的情况。
    他说的很琐碎,话很多,有用信息并不多。
    秦风仍旧一边看那封血书。
    一边将他说的话听完。
    寥寥几十字,字字匆忙潦草,然笔笔如刀,能劈碎一切。
    俗话说字如其人。
    深谙此道者,能从一个人写的字中,看出写字时的状态。
    虽然未必完全准确。
    但十有八九相差无几。
    “这是绝笔。”
    秦风从这字迹上,便能看出,此人绝对活不下来。
    再从刘五七那认证下。
    秦风确定。
    拼死写出这封书信的人,已经死了。
    秦风看完血书,目光变得异常冰冷。
    “这封血书上的内容,对本王至关重要。”
    “红鸾派人替本王好好招待。”
    “是。”
    很快,刘五七跪拜出去。
    只是出去时有些惊恐。
    他不明白辽王殿下这个招待,究竟是正话,还是反话。
    在前朝时,要是某个王对一个平民说了这话。
    第二天基本那平民就看不见了。
    大庆的皇家,也是平民出身,应当不至于吧。
    哪怕有人领着他在王府内吃饭。
    饭菜的肉很多,味很好,刘五七仍旧惊恐。
    只是王府内的侍卫,对他当真不错,有什么说什么,这才逐渐放下心来。
    此时。
    秦风已坐在王座之上,目光阴沉。
    那份血书,更是落在红鸾的手上。
    看的红鸾眉头直皱,最后跪在了地上。
    “属下无能,竟查不到黑弓会,背后竟与胡相有关。”
    锦衣卫得知的。
    只是前半段。
    有北胡人掺和。
    这封血书中,写的更加详细。
    甚至连黑弓会京都主事儿人的名字,都写了出来。
    姓涂,四十多岁,留着络腮胡子,是个朝廷的官员。
    留血书者,虽不知姓名。
    但却知晓被黑弓会蒙骗,做了许多错事儿。
    至于关于胡相的,血书上没写太多。
    意指北胡人,兴许与胡相有所勾结。
    “朝廷涂姓的官员并不多,涂节恰好能跟血书上的描述对上。”
    “而且涂节此人,就在胡相门下奔走。”
    秦风敲着扶手。
    “胡庸此人,最近跟辽地关系如何?”
    “胡庸成为宰相后,与辽地多有避嫌的地方,如今联络并未太深。”
    秦风微微点头,叹息一声。
    “此人贪权,他要的相权,不是父皇削弱掉的这个宰相。”
    “他更想大权独揽,说一不二。”
    秦风明白胡庸内心的野心。
    父皇也清楚。
    有野心也是好事儿,不用鞭策,他自己就能去做很多事儿。
    只要最后能收了那个上进的心思。
    然而……
    胡庸当了宰相后,真的收心了吗?
    是否还想高升?
    宰相再往上升?能升到什么地方去?
    帝师?
    是了。
    去教导太子,最终等大哥登基之后,地位就能变得更加超然。
    可大哥早就有老师了,如今已经处理朝政,是君,胡庸见了得拜。
    绝不可能,再有一人给大哥当老师。
    若胡庸再想上进的话……
    恐怕会走极端。
    “当年,胡庸跟叛乱卢家那个谁?叫什么来着了?”
    秦风突然想到扔到山上去的一人。
    又想不起来叫什么了。
    “卢令?”红鸾询问。
    “应该叫这个,是个巡抚。”
    秦风点头。
    “记得父皇来这时,是胡庸跟卢令俩人留守范阳城。”
    “而后卢令就反了!”
    “说不准这里面,可能有胡庸什么事儿在。”
    红鸾目光发亮。
    “胡庸跟卢令,平日里关系似乎是还行,只是世家出身的,总是会瞧不起胡庸这样的。”
    胡庸出身很差。
    世家子弟那时候都高傲的很,胡庸自然也很难被瞧得上。
    可谁能想到。
    当年被瞧不起的人物。
    如今已经是大庆的宰相了。
    只是如今胡庸就算想在昔日那群人面前炫耀一下。
    恐怕也很难找到那些人了。
    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话根本说不到一块去。
    当年胡庸的层次太低。
    如今又太高了。
    只是。
    当年胡庸的地位也很低,只是想高升,恐怕也想象不到自己有天能当到宰相。
    是辽人助了他一把,让北方捞取了许多的功劳。
    疑点。
    似乎也随之越来越多。
    “再好好仔细查一查这个胡庸,本王觉得他有问题。”
    秦风隐约有种直觉。
    这个胡庸,怕是暗地里干过不少事儿。
    北胡人能在京都里搞事儿。
    而且将事儿搞的那么大。
    如果说京都内没有人帮忙,秦风是根本不信的。
    父皇的锦衣卫,连三哥那的事儿了如指掌,自己这完全是锦衣卫搞不懂,不知咋汇报。
    毕竟想看懂辽地的事务。
    就得深入学习,彻底将自己代入到辽人的视角里。
    而一旦学习后。
    那还能算是父皇的锦衣卫了吗?
    辽地的同化能力,实在太高太高了。
    而且如今辽地的锦衣卫,对朝廷的忠诚度。
    似乎并不如比对辽王更高。
    这么远的地方,父皇都能知道的清楚。
    没道理天子脚下的一些事儿,都能轻易绕开父皇的目光。
    “属下尽力去查。”
    虽说红衣商会遍布北方。
    辽人的影响力,更是笼罩在大庆的整个北方。
    然而京都那里,终究是庆皇与太子的地盘。
    深入太多。
    红鸾也怕会给秦风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固然大多只是收集京都的信息为主。
    不会动用京都的力量,过多的干预一些事儿。
    “写下这封血书的人,也算是知晓大义之人,若是可以,查明身份后善待他的后人。”
    秦风并不清楚。
    死在日出后的谢川。
    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留下后人。
    “是。”
    红鸾命人将血书收走,将其收藏起来。
    等到未来。
    兴许会存放辽地的博物馆中。
    只是那座博物馆,还是在规划中,并没有建设。
    辽人如今的主要精力,都在北胡人的身上。
    果不其然。
    接下来果然就听秦风开口询问。
    “在北胡演习的怎么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