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天子脚下,御史灭门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557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京都,奉天殿。
    夏季已至,京都却发生了一起大案。
    御史陈永成因上书弹劾辽王,次日便被人灭门,一家老小十五人,上到八十岁老母,下到五岁孩童。
    无一生还。
    庆皇看着文书上写的内容,神色发黑。
    “查!严查到底!”
    “究竟何人,敢在京都如此的胆大妄为!”
    庆皇气得不轻。
    虽说死的官不算太大。
    但那终究也是朝廷的官!
    在天子脚下,都敢如此的胆大妄为。
    这究竟是谁在这么做?
    至于陈永成的那份奏书,原本根本落不到庆皇手里的。
    可如今也被放在了庆皇的案头上。
    上面的内容。
    则是对辽王的弹劾,声称辽王权势过大,有狼子野心之嫌。
    诸如此类等等等。
    都不是什么好话。
    提议朝廷,当对辽王进行一定程度的遏制,以防藩王做大,未来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这类奏疏。
    庆皇原本看都不看,甚至为此责罚了许多官员。
    写这种奏疏。
    究竟是什么意思?
    离间他们父子?
    或者说在离间太子与辽王?
    对他们终究有何等好处?
    故而再有弹劾辽王的奏疏,基本被都压了下去,根本送不到庆皇这里。
    省着妨碍庆皇宝贵的时间。
    可如今,随着这位官员身死,这份奏书呈上。
    看的庆皇分外的闹心。
    “刚弹劾辽王,就死了!”
    庆皇将奏疏扔给了谨身殿内的太子。
    太子经过休养之后,如今已经恢复。
    除了穿得比往日多了一点外,比较怕冷。
    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
    秦标拿着奏疏,望着上面的内容,连连皱眉。
    最近。
    朝野之间突然多出一股新的风向,秦标如何能不知晓?
    许多臣子,都觉得他身体不好,未来可能不适合当储君。
    从而生出了一些其他的心思。
    这在太子看来。
    这些人是极度愚蠢且可笑的。
    他如果愿意,现在就算是登基称帝,父皇什么都不会说,退位自封为太上皇。
    然后还得太上皇亲自统兵,带着他的弟弟们,给未来大庆最大的威胁,彻底除掉。
    他东宫的班底。
    与朝堂的班底。
    完全一致。
    当初庆皇不在京都的时候。
    都是他在监国!
    毫无错漏。
    他的地位,早已稳固至极,绝不会因为这次昏迷,就能够有所撼动的。
    而且老六。
    绝对没有想将精力,浪费在这无穷无尽政务中的想法。
    大庆的藩王。
    要远比大庆的皇帝更加的潇洒。
    能享受到权利的好处,而不用背负巩固权利而付出的辛劳与代价。
    甚至有些时候,太子都在偷偷的想。
    他为什么就要出生的那么早,背负了社稷大任。
    要是做个藩王,哪怕混账些都无碍,背后还能有父皇或者皇兄给撑腰。
    而他。
    只能为兄弟们遮风避雨。
    而且。
    他从小到大的教育,注定不允许他成为一名昏君。
    这个天下有太多人,都期盼他能带领着大庆更加强盛。
    这是身为未来帝皇的重任。
    这个重任,又有谁能为他分担?
    “应是有人,想要诬陷老六。”
    秦标看了奏疏两眼。
    就不再看下去了。
    辽王要反的论调太多太多,听得他耳朵都要起茧子,眼睛都要长针眼了。
    “这群人,见都没有见过老六,就诬陷老六,离间我们兄弟,死有余辜!”
    秦标对于那个小官。
    根本不在意。
    死了也就死了。
    唯一在意的。
    可能就是死在天子脚下。
    这事儿如果不查明白了,未来让天下人,如何看待天子?
    而且。
    如今朝臣议论很凶。
    必须得给个交代。
    还活下来的这批朝臣,都是正直能干之辈,朝堂上的风气的确好了。
    可这段日子下来。
    敢顶撞父皇与秦标的声音。
    也明显变多了起来。
    在庆皇与秦标的眼里。
    整个天下都是秦家的。
    可在这群正直大臣们的眼里,却觉得你秦家皇帝有德,才配坐这个天下。
    要是未来皇帝无德了。
    就从那个位置上滚下去。
    他们更是效仿古时忠贞烈臣,有话真的敢说,有事儿也是真的上。
    当真令人又爱又恨。
    也就胡庸好点。
    “以臣议君,死有余辜。”
    “然满门被灭,未必就与弹劾辽王有关,兴许有人在做局。”
    太子的感知很敏锐。
    这么多年来。
    监国都监的好好的。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他敏锐的感觉到,这其中似乎有些问题。
    “太子说的不错,这其中必有问题。”
    庆皇更是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可派老五带锦衣卫去查。”
    太子如此提议。
    如今老五跟着他做事儿,除了有时会偷懒外,其他的还不错。
    好歹也是当过一地藩王的人。
    虽说最后结果不好。
    然那终究也算是累积的经验。
    这话刚出,便被庆皇否了。
    “不行。”
    “若锦衣卫查出与辽人相关,老五必然会隐瞒。”
    “当年老六率领亲卫,千里奇袭将他救出,又在晋地跟高车部干了一场硬仗,老五对老六虽面上不错,却是有感激的。”
    对于自己的这几个儿子。
    庆皇可太清楚了。
    秦博虽然没有当面感谢过秦风。
    可这事儿却让他一辈子都忘不掉。
    再说一家人。
    也不兴说这个谢字。
    若让老五带着锦衣卫查,最终到庆皇这里的消息,有可能会失真。
    “亲则乱,事关家人的事儿,决不能让亲近的人去办,反而容易出现大问题!”
    这个时候。
    庆皇依旧不忘了跟秦标传授经验。
    秦标张了张嘴。
    最终没有说什么。
    当年父皇不也让老六,去抓老五吗。
    不过那个时候,老五老六虽有血缘,可没什么联系,还做不到那么亲近的地步。
    可如今。
    又完全不一样了。
    “此事儿让毛鸿派人去查即可。”
    锦衣卫出动了大半日。
    便有了相应的结果。
    恰巧庆皇与太子,都在谨身殿里处理政务。
    毛鸿入殿后,便直接跪在了地上。
    “回陛下,杀死御史一家老小的,皆为一人所为,他的刀很快,砍杀十五口仍不卷刃。”
    “当今天下,盛产如此宝刀的地方,唯有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