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年礼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452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倭国的灭亡。
    是迟早的事儿。
    倒是临近过年,秦风收到了一堆又一堆的礼物。
    其中以倭地辽兵送的最为丰厚,也最为市侩。
    足足六十多条船的金银。
    海军觉得倭地的辽兵都送了,也不能差了。
    同样也送了六十多条船的金银。
    元洪得知后,觉得高丽今年送给王爷的过年礼,也不能差了。
    同样六十多船的金银。
    “还好港口通了铁路,否则这些金银想搬回到王府内,不知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红鸾嘴里嘟囔着,脸上却满是欢喜。
    一边呼喊着亲兵,往库房里搬。
    足足搬了两天多。
    “王爷,宝库满了,放不下了。”
    倭国一国的财货。
    如今全运到辽地,这笔数目也是极度惊人的。
    “广宁城里的宝库呢?”
    “也满了。”
    “还剩多少?”
    “五十多船的样子。”
    “父皇母后大哥过年,本王也回不去,这些都给送过去。”
    “有了钱,父皇过年也好留着赏赐。”
    “是。”
    秦风一声令下,五十多艘辽海,载着还没有卸完的金银,向京都出发。
    只不过为了避免江南的水师误会。
    这些金银,共分五批送去。
    “辽地的钱已经足够多了,若再继续创造财富,辽地的物价就该涨了。”
    如今的广宁城,已经进入到了良性循环之下。
    稳定且高速的增长着。
    每天所给秦风带来的利润,都是相当惊人的数字。
    毕竟辽地生产的物资,拥有极度庞大的大庆市场。
    基本每一件,都是大庆人的刚需。
    钱财简直如若流水般,涌入到辽地。
    也让辽地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甚至辽票的辐射,已经不仅仅是大庆的北方。
    就连高丽,甚至北胡内。
    都觉得那一张张轻飘飘的纸张,用起来真的很方便。
    以至于古老丝绸之路的商队,也开始以辽票开始结算,流向了更遥远的西洋。
    对于西洋人来说。
    这种印刷精美的钱币,更像是完美的收藏品。
    也让他们真真切切从这纸币之上,感受到了东方皇帝的威严。
    不得不说的是。
    辽地百元红票上的庆皇,威严霸气十足,将帝皇之威展现的淋漓尽致。
    甚至就连大庆宝钞。
    都受到了辽票的冲击,兑换辽票都相对的贬值了不少。
    年前,庆皇准时收到了秦风的年礼。
    “竟给咱这么多钱。”
    五十艘船的金银,将大庆的国库彻底塞得满满的。
    庆皇对此相当意外。
    倭地的财货,本就被庆皇默认赐给了秦风处理。
    没想到老六竟然送来这么多的钱。
    “老六有心了。”
    若是再早些,庆皇得到这些钱,恐怕得开心得不行。
    至少北伐用的钱粮,这就凑够了很大的一部分了。
    可如今……
    庆皇将大庆所有的官都给抄了。
    能宰的肥猪,基本全给杀了。
    国库早就被塞的快要填不下。
    老六送了这一波,也算得上雪上加霜。
    “今年年节给朝廷官员的赏赐,翻两倍。”
    庆皇双手插着腰间,如今也算是财大气粗了。
    对于这些没被扫出来,应当还在坚守本心的官员们,当给予一定的赏赐。
    这也方便未来北伐时。
    大庆上下能同用其力。
    “老六还缺些什么?”
    庆皇想了许久。
    最终摇头。
    “老六如今似乎什么都不缺,这藩王被他当得明明白白,该享受的全没落下,该扬的威风也一个都没少。”
    庆皇实在想不出秦风究竟缺什么。
    兴许唯一缺的。
    就是今年过年时,不能一家团圆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就连天上的明月,也不能时时得以圆满,即便位高权重至此者,亦是如此。
    “老六喜美食,好歌舞。”
    “教坊司新进了一批犯官之后,选一批给老六送去。”
    大庆的犯官,下场往往凄惨。
    不单单要面临着杀头。
    就连妻女,也要被押送到教坊司内。
    什么时候还完了贪污以及罚没的钱财,什么时候再还以自由。
    对于官员的惩治,不可谓不重。
    可即便如此。
    也止不住官员的贪。
    这些官员家中的女子,不乏擅长曲乐者,而且普遍长得都不错。
    毕竟贪官最会享受,选的女人也都不差,生出来的后代质量更是优秀。
    “老五跟教坊司混得熟,这件事儿让他去办。”
    虽说庆皇手下能有不少人。
    但还是觉得使唤自己儿子最为顺手。
    “对了,老五最近人呢?”
    “回陛下,在东宫内侍奉太子。”
    庆皇听此都惊讶了。
    “出息了,竟然知道去讨好他大哥了。”
    东宫内。
    太子秦标咳嗽依旧,可依旧抱着一本《春秋》,继续考教。
    “写下昭公二十九年这篇。”
    秦博拿着毛笔,望着桌子上的砚台,龇牙咧嘴。
    “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候……”
    写下几个字后。
    秦博就再也写不下去了。
    “大哥,您病还没好利索,得好好静养。”
    舟车劳顿。
    太子的车驾固然全天下最好,可一路走了这么久,也免不了的辛苦。
    这让本来快好的秦标,病情开始有些反复。
    好在症状还没有太严重。
    但是长时间的咳嗽,似乎有损了心脉。
    若太过劳累,心脏就难以承受。
    “离别前,孤就让你好好的读春秋,孤回来就要考。”
    “怎么?没看?”
    “看了看了,就是心里担忧大哥身体,害怕……害怕大哥生气。”
    “你都写下来,孤自不会生气,只会开心。”
    秦博无助的左右观望。
    希望周围的小太监们,能给他点提示。
    或者这群该死的太监,偷偷给他塞过来一本春秋也行啊!
    为何都无动于衷。
    “大哥……我……”
    “忘了?”
    “大哥千万别生气,你得需要静养。”
    太子秦标长谈一声。
    “孤不生气,孤只是失望。”
    “本来以为你在京都,未来能帮帮孤,分担分担这个重任,没想到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学无术,咳咳……”
    “大哥你咳嗽的我害怕。”
    秦标只是挥了挥手。
    “拖下去,教他念一句,就打一下板子,孤就不信老五你记不住。”
    “大哥……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