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北胡要通商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597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船在大海上航行,问题很多很多。
    即便辽地那仿若巨无霸一般的战舰,放在茫茫大海之上,也不过只是一个小点。
    见到了大海。
    方才懂得人类究竟有多么的渺小。
    而就是如此渺小的虫子,却致力于征服整个世界的脚步,屹立在了生物链的最顶端。
    船只列阵前行,好处就是利用最前端舰船破开的水流前行。
    就如同大雁在天空中飞行。
    为首的大雁,起到了破风作用,必然身强力壮,后方的大雁则可以借着气流省力滑翔。
    船队也是如此。
    只是从气流变成了波流。
    除了前方破浪的铁甲蒸汽舰外。
    其他舰船所耗费的动力能节省掉许多许多。
    还有就是利用风帆力,以及潮汐力航行。
    这样能节省许多燃煤。
    哪怕没有风浪,没有潮汐的时候,战船依旧能喷吐着黑烟前行。
    但能借用自然的力量。
    辽海军还是习惯用这些免费的力量。
    节省下一点煤炭,也许有些关键的时候就用上了。
    毕竟在海洋上,舰船所运载的煤炭数量,终究是有限的。
    这些。
    都是大庆近海老渔民传授的经验。
    辽海军,名义上是辽王的海军。
    可实际上里面的辽人数量,基本只有三分之一。
    除了指挥之外,基本就是战兵。
    火炮那种东西,目前也只有辽人玩的更明白。
    剩下的舰船,基本都是大庆沿海招募到的,年轻力壮的渔夫、上了年纪充满经验的渔夫。
    以及一群对大海有着无尽向往的人。
    没有任何渔夫。
    能拒绝得了开着大船捕鱼的诱惑。
    故而哪怕是辽海军的战舰后方,有时候总会出现无比巨大的渔网……
    那群老水手,美其名曰的不能光让王爷贴钱造战船。
    怎么也得赚回来点。
    事实上,这种巨舰来捕鱼,怎么能叫赚点?
    那赚的简直不止一点半点。
    多捞几趟,都能把整艘战舰的造价给赚回来!
    毕竟以往大海上捕鱼的都只是小船。
    海洋中的鱼儿,早就近乎泛滥。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且无论广宁城,还是范阳城,亦或者北地京都。
    这些海鲜有多少就要多少的地步!
    捕鱼。
    简直不要太赚钱。
    有人曾说王爷养海军,不是让你们捕鱼的。
    奈何。
    海军的指挥官本身就是个渔夫出身。
    海军上下,七八成都是捕鱼的出身。
    没有用大炮来炸鱼。
    就已经很有素养了。
    况且如今这大海之上,还没有能威胁到辽地战舰的存在。
    顺便赚点钱咋了?
    不得不说的是。
    辽地海军建成不久之后。
    战事打得的确不多。
    就这个巨大程度,海盗远远见到了都得跑。
    甲板比城墙还高。
    怎么上去?
    “海军如今已成为赚钱最快的军队。”
    李渔喃喃自语着。
    觉得跟王爷的构想,有些差距。
    明明王爷觉得瞧谁不爽,战舰开过去舰炮轰他娘的。
    奈何。
    就辽地附近这一片的海。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无论是运送高丽倭国财货宝物、亦或者运送倭人。
    哪怕就是转行捕鱼。
    都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利益。
    唯一的危险。
    也就是大海之上,气象无常,稍有不慎便有倾覆之危。
    可对于集结了全大庆最熟悉大海之人的辽海军来说。
    这还真不是啥太大问题。
    至于为何辽海军能集结这么多的航海人才,其实得益于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配合王爷,在大庆沿海发了道禁海令。
    导致这些以海为生的人,都断了生机。
    最终不得不加入到辽地海军之中。
    为了辽地海军建设。
    无论是庆皇,还是太子殿下,可都操了不少的心,也都帮了最大的忙。
    “也不知道搬空了倭国与高丽,能建出多少艘战舰。”
    “王爷说千帆竞渡,也不知何时能有过千艘蒸汽铁甲舰。”
    “得再多赚点!”
    毫无疑问。
    作为农耕文明出身的海军。
    即便出了海,最大目的就是赚钱,赚钱,赚钱。
    然后全运回辽地去,将辽地建设的更好。
    如今的辽地。
    已是丝绸之路的最东端。
    就是那个古老的丝绸之路。
    北胡名义上臣服大庆,北胡所把控的西域,也开始放行西洋来的商人。
    这不单单能为北胡人带来许多利益。
    而且还能利用一些商人,刺探大庆内部的情报。
    北胡人也清楚。
    大庆暂时没打。
    但早早晚晚,都是要北伐的。
    而就目前来看。
    庆皇北伐,兴许好点。
    早点决了胜负,早点结束。
    这段时间边境上虽然出奇的无事发生,甚至商贸上还呈现出了兴盛的状态。
    可无论北胡还是大庆,都清楚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商贸发达。
    就是双方在利用商人,互相刺探情报。
    “北胡人想与本王通商?”
    送来这个消息的,是乌恩的使者。
    乌恩带领的东胡人,即便已成为了北胡八大部之一。
    但毕竟还坚持给秦风朝贡。
    或者说。
    在资敌。
    可这对乌恩来说,却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在没有足够把握能战胜辽人之前。
    这种资敌行为,未尝不是迷惑的烟雾弹。
    至于对于北胡人提出的通商,秦风直接回绝。
    “本王与北胡,早早晚晚都还要过上一场。”
    “北胡人的商品,辽人也看不上,告诉北胡的汗王们。”
    “免了!”
    如今的辽地,基本已经洞悉了北胡的情报。
    可北胡人,对于辽地的情况,简直仿若一团迷雾一般。
    北胡人根本不清楚辽地现在是什么情况!
    北胡人对辽地的情报,简直太少太少了。
    而且从乌恩麾下东胡人口中得知的辽人。
    又只是一部分。
    听起来似乎并不全面。
    至少辽人从未向东胡人使用过火药。
    如今的北胡,通过情报已经知晓火药的事儿。
    甚至大庆朝堂内,兴许都有北胡人买通的间谍。
    只是。
    大庆朝廷的仿制速度,简直太慢太慢了。
    慢到北胡人恨不得派去一大堆工匠,给大庆匠人们提提速。
    甚至为了此事。
    北胡大汗与阿术,不知道已经骂大庆朝堂多少次腐败了。
    连这点活儿,都得用那么久的时间。
    这样的大庆朝廷。
    是怎么从他们胡人手里,夺走属于他们的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