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听到老六的消息,咱就心安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720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庆皇希望有个好的名声。
    基本天下人都清楚,庆皇是极度爱惜名声的。
    如今所有人,除了说庆皇叫花子出身外。
    其他方面基本都说不出啥。
    光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原之功,便足以铭刻千秋万世。
    可要涉及到自己的孩子。
    庆皇宁可自己背负上骂名。
    至少秦风未来要灭绝倭国这事儿。
    在许多人看来,怕都会有些太过。
    那么自己来写一道圣旨。
    今后天下人要骂,也是骂他,而非老六。
    为了老六。
    庆皇甘愿背负这个骂名。
    圣旨很快就被拟完。
    倭国彻底从不征之国除名。
    只是庆皇觉得并不满意。
    “罪名还不够。”
    “速去召集经史博士,必须细数倭人罪名,不怕翻旧账。”
    庆皇立刻安排人去做。
    要真办倭人。
    只要翻过史书。
    千年前倭人犯下的过错,今日都能用得上。
    总之。
    庆皇要尽可能的将这个名给背全了。
    而想到最后,庆皇更是道。
    “朕钦定的征倭大将军,老五来做。”
    王得水不免诧异。
    “陛下要重新用五殿下?”
    庆皇摇头。
    “让他挂个名,他继续呆在京都即可。”
    王得水听此,也彻底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这个黑锅。
    还要拉个人来背。
    毫无疑问,五殿下背这黑锅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当年造反的事儿都干了。
    将倭人亡国灭种,对于五殿下而言,也算不上什么太大的事儿。
    如此一看。
    倒真是正好。
    正在秦淮河画坊上流连的秦博瞬间打了个喷嚏。
    但很快就将手搂住了身边的美人。
    趁着还没有正式成婚。
    再放纵放纵。
    估计就算成婚后。
    五皇子应该就不会放纵了。
    而是出来放松放松。
    虽然做的事儿都差不多。
    可意思那可就天差地别了。
    至于秦博要是知晓讨倭大将军这名号,自己估计都能笑死。
    在京都啥事儿也不用做。
    平白落下诺大功劳。
    今后在京都更有得吹了。
    反正其他人都不知道。
    兴许未来有人说清楚他连倭国去都没去过。
    但想来也不影响他说一句:本将军运筹帷幄之中,制敌于千里之外。
    总之。
    庆皇要将这锅,彻底给自己背得死死的。
    顺便再让秦博背一点。
    就算这代人清楚是老六做的。
    后世史书中翻阅,也会留下巨大的谜团。
    如此,这目的基本也就达到了。
    交代完了征倭檄文,庆皇继续看报。
    这檄文发归发。
    但他照样不用管。
    大庆卫所兵的注意力,依旧在北胡上面。
    这是不可能变的。
    后面两条。
    也是辽地的发展。
    庆皇看的很开心。
    “老六将封地治理的越来越好,字里行间都是兴盛,咱就高兴。”
    实际上。
    这份报纸上的内容。
    透露的甚至比在辽锦衣卫汇报来的信息还多,还密集。
    庆皇觉得锦衣卫在辽地的用处。
    基本没啥用。
    不过倒也不打算撤回来。
    反正那些锦衣卫,老六也都知道谁是谁。
    若真出了什么不好办的事儿,倒也可以通过这些锦衣卫来联系他这个做父皇的。
    到时候,庆皇大可动手解决。
    当然。
    这报纸上的内容,毫无疑问透露了许多辽地的真实情况。
    可在北伐之际。
    辽地越强,北伐胜率越高。
    对大庆有好处的事儿,就不该去阻止。
    庆皇倒也不会说忌惮。
    天下间有几个父亲,会忌惮自己的儿子能力超越自己?
    开心还来不及。
    至少庆皇觉得。
    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还算是合格的。
    没有像历代皇帝那般,对儿子视若敌寇,甚至说杀就杀,冷酷无情。
    这点。
    庆皇根本做不到。
    直到第四条出现,庆皇方才有些意外。
    “那群余孽被灭了?杨永自杀了?”
    “还算是有骨气。”
    庆皇冷哼了一声。
    当初范阳作乱,的确给了他不小的挑战。
    好在结果很好。
    再加上范阳世族最终贡献了大量的钱粮,庆皇对于那些余孽,只要不生事儿,便也懒得搭理了。
    毕竟天高皇帝远的。
    讨伐了也劳民伤财。
    更不用说杨永来去找了老大。
    虽然这事儿老大没有跟庆皇说。
    但这并不影响庆皇知晓。
    只是没想到,杨永最终还是死了。
    “辽报上写,捉住的余孽全部被贬为矿工,倒也算是不错的惩罚。”
    对此,庆皇没啥感觉。
    高丽那地方。
    老六爱咋折腾咋折腾。
    离京都太远。
    庆皇懒得管。
    当然。
    上面也写了辽地将有商队入驻南高丽的事儿,对于这些,庆皇知晓得不多。
    辽地的许多策略。
    庆皇是看不明白的。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秦风的信任。
    不明白就不明白吧。
    反正有利就行了。
    庆皇默默将整份辽报彻底看完。
    前前后后。
    竟然足足看了半个时辰。
    看完过后,庆皇赫然发现,自己对辽地竟然又有了崭新的了解。
    似乎再也不是自己去时那般冷清的样子。
    而是越发的繁荣了。
    “变好就好,变好就好啊。”
    “今后这辽报出现,第一时间送给朕看。”
    庆皇郑重的将这份报纸叠好,交在了一名太监的手里。
    “好好保管,不得出了差错。”
    以往庆皇对秦风还有浓浓的思念之情,总是惦记。
    可如今,看完这份报纸,心情却是好了很多。
    报纸上虽然都在说辽地的事儿。
    可辽王出现的篇幅也不少。
    能从这报纸上得知老六一切安稳,庆皇就放心了许多。
    而且。
    庆皇觉得从今往后,自己可能要多个读辽报的习惯了。
    只不过辽报是七日发行一刊。
    但毫无疑问。
    读了辽报,基本就了解辽地的所有动向。
    这兴许。
    也是老六在想他这个父皇,与他大哥的坦诚。
    好事儿。
    比其他几个儿子强得太多太多。
    “就是不知道小辽王啥时能出来。”
    庆皇无比感慨。
    对于庆皇而言,传承太重要了。
    甚至觉得老五那个混账,如今都要有娃了,太医说应该是个男娃。
    老六那还没动静,的确愁人。
    “辽王府里舞姬如此的多,哪怕不是嫡出,哪怕先庶出也行啊。”
    庆皇为此简直操碎了心。
    只是这种事儿。
    老六似乎自有谋算。
    “年轻人呐,不省心。”
    庆皇为此长叹。
    纠结要不要再给秦风纳几个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