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不要非给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573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范阳的兴盛与繁荣,辽地模式的优劣。
    太子秦标自全看在眼里。
    辽地发展的太快了。
    相比大庆,拥有无穷无尽的上升空间。
    太子秦标又如何能不清楚呢?
    秦标有心想借鉴辽地,让大庆也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里。
    奈何。
    船大难掉头。
    自大庆开朝开始,规则基本就已经定下来了。
    安稳。
    安稳。
    还是他娘的安稳。
    安稳,便是封建皇朝一直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宿命。
    开朝后寻求安稳。
    可谁让天下安稳几百上千年?
    一时之良政,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后,就会变成弊政。
    大庆许多开朝时确立的政策,有些地方也展现出了弊端。
    可除了缝缝补补之外。
    当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
    总不能像老六一样,打破砂锅从头再来。
    只是老六的辽地,是意外导致的。
    大庆内部拥有无比稳固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拥有强大的自纠力。
    而这个自纠力。
    有时候的确很好,可有些时候,却也会成为阻碍。
    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两面,有利有弊。
    太子秦标也只能感慨。
    秦风也能看出大哥的无奈。
    明明有更好的发展方向,却依旧只能在旧有的一套上,继续缝缝补补。
    “大哥不必纠结,新都落成,一切都将重新洗牌。”
    听秦风此话,太子秦标目光发亮。
    “老六说的没错。”
    “新都建成,一切秩序皆由孤来定夺。”
    太子秦标手指不由敲着桌子。
    迁都是一定要迁都的。
    南北差距太大了。
    若长久割裂下去,必然出事儿。
    最快速便捷的办法,就是迁都。
    京都北迁后,天下税赋等资源,也会随着北迁。
    当然。
    京都依旧会当做陪都的。
    等洛阳新都建城之后,是可以再慢慢发展其他三座陪都。
    “来。”
    太子秦标猛地一拍桌子,举起手里的酒杯。
    “只要咱们兄弟能齐心协力,大庆一定会变得更加兴盛。”
    秦棣与秦风举杯相继站起。
    秦标更是望向秦风。
    “大庆的版图,也必会成为史上之最!”
    “当年胡人能打下的偌大疆土,咱们汉家兄弟,也能做到。”
    “干。”
    “干。”
    “干。”
    秦风也少有的喝了一杯酒。
    兴许是为了下午不误事,酒水相对寡淡,没什么味。
    对于酒水,秦风堪称海量。
    强大的身体,能让秦风喝很多的酒。
    而且辽东之地,多少带着豪爽。
    越冷的地方,喝酒往往就越厉害。
    只是秦风如今身体未曾正式长成。
    二十岁的年纪,并非是身体的巅峰期。
    身体的巅峰,在二十四五岁。
    二十四五岁之前,最好少挥霍体内的先天气。
    这口气耗的越慢,等年长之后,病灾才不会袭扰。
    而且身体保持在巅峰状态的时间能更长。
    酒会麻木精神,秦风很少喝酒。
    喝酒这种东西。
    一旦喝了。
    就要一直喝下去。
    而若一开始不喝,今后谁都不会说什么。
    秦风今日也不能称之为喝酒。
    主要这柳泉酒馆除了鲁菜外,最著名的就是酒。
    秦风自然也尝了点。
    况且跟自家人喝,跟外人喝是两码事儿。
    自家人不会劝酒。
    喝完一杯,便不再多饮。
    秦标也不再劝酒,只是吃了几口菜,跟秦风说了句。
    “老六回广宁城后,将广宁城规划图给大哥送来一份。”
    “建新都用。”
    秦风自然点头。
    “没问题。”
    广宁城规划的其实挺简单的。
    横平竖直。
    另外多一些预留之地,方便未来城市的一些配套设施。
    一个城市住起来方便不方便,对于百姓来说相当重要。
    广宁城一旦建成。
    必为大庆第一雄城。
    单那生活的人口规模,就是江南所不能比拟的。
    粮食供应,永远都是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
    一个人一天平均消耗掉一斤左右的食物。
    一百万人,每天粮食消耗就是一百万斤!
    一月便是三千万斤。
    这对大庆而言,绝对是笔不小的数字。
    其实寻常还好。
    可万一有点天灾人祸,粮食供应不及时,就很容易出现乱子了。
    当然。
    若是京都没吃的了,是腹地出乱子。
    可若广宁城人没食物了……
    出乱子的肯定是周边。
    该害怕的肯定是胡人。
    兴许是离着胡人太近,辽人也会了胡人那一套。
    一旦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
    直接转嫁给胡人就是了。
    所以辽人基本没矛盾,最大的矛盾就是跟胡人之间的矛盾。
    这点不知道大哥是否考虑过。
    想来……
    应该有过吧。
    但有些心得,秦风觉得还是有必要跟大哥说的。
    “大哥,影响城市规模的,一是地理位置,是否在高处,暴雨是否会造成洪涝灾害。”
    “二就是粮食了。”
    “辽地正在寻找提升亩产的办法,可有些优质的稻穗,需要去南方寻找,以培养出能产出更多粮食的稻种。”
    秦风说得郑重。
    辽地虽说也能培育。
    可要想让稻米产量上来。
    有些稻种,的确得从南方寻找。
    秦标听此,倒是点头。
    “提升稻米亩产这事儿,司农司也在做。”
    “千年前,稻米一年一熟。”
    “五百年前,稻米一年两熟。”
    “前朝时开始,稻米一年三熟,亩产更是达到了一石,有些地方甚至能达到粮两石,产量比小麦更高。”
    “到时孤直接给司农司开个条子,辽地管理此事之人,纳入朝廷司农司内。”
    秦风嘴角略微咧了咧。
    原本秦风只是想要朝廷开个条子,方便辽地研究水稻的人寻找稻种,进行实验。
    可不曾想。
    大哥以为这是在向他要官。
    直接给了司农司的官。
    辽人,是都能在大庆当官的。
    这没有任何影响。
    “这样也行。”
    秦风也没啥好拒绝的。
    就算给那些研究粮食的发放福利了。
    “老六,辽地稻米产量如何?”
    “亩产三石多。”
    秦标愕然,顿时来了兴致。
    “稻种比南方更优秀?”
    “不,纯熟地好。”
    秦标哑然。
    从未耕种过的黑土地,土质的确很适合种地。
    “可惜想要将那片黑土彻底开垦,怕需数十上百年的时间。”
    太子秦标不免做出如此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