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不怕百姓都跑到辽地吗?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476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以往的秦标,只觉得能修一座城。
    光洛阳一座。
    可如今北方实地观察后,发现比预料中的情况好很多。
    只要朝廷给予相应的资源倾斜。
    还真的能修五座大城!
    “大兴土木,越兴百姓似乎就越富。”
    秦标觉得有些颠覆认知。
    以往修建土木,都是劳民伤财的活计。
    秦风却道。
    “大哥,不是这么算的。”
    “朝廷修建土木,是算在劳役范围内的。”
    “征调百姓干活,只给吃喝,不给赏赐,而且如果修建不达标,还有惩罚,如此来百姓自然不愿意干活。”
    “被强制服劳役,自然不情愿,干活就算质量好,未免也会拖延。”
    “可要给了钱,多劳多得,那就不同了。”
    “同样的修一段路,朝廷用劳役修,需要一月之久。”
    “而辽地修路,同样的人手下,只需三五天即可,质量甚至还比朝廷修的路更少,后期维护费用更低。”
    “就是因为辽地修路,是给工钱的。”
    “干活的百姓知道干的活越多越快,给的工钱就越多。”
    秦风说的这些,让秦标沉默了许久许久。
    最终叹息了一声。
    “孤也知晓,钱粮给足了,干活自然又快又好。”
    “然而朝廷可用的钱粮就那些,天下间所要维系的地方却数不胜数,钱粮根本不足以支撑。”
    “唯有服劳役,这是古往今来,最为稳定的办法。”
    秦标何尝不知道给钱干活最好。
    可古往今来,服劳役的制度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从始皇帝开始。
    每一名男丁,一年都要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免费给官府干活的!
    如今大庆还好些。
    至少给官府干活,官府给饭吃。
    始皇帝时,给官府干活,给皇帝打仗,都得自带干粮!
    当然。
    若是打赢了,得来的赏赐也是极好的!
    服劳役,服劳役,这是封建皇朝亘古不变的规矩。
    秦风是藩王,自然不用服劳役。
    拥有官身,或者文身的,自然在免劳役之列。
    可天下百姓何其多,就不在此列了。
    大庆子民,从十六岁开始,一直到六十岁,都要服役。
    而且一旦管辖的地方出了问题,那么就要赔偿。
    大庆是强大的。
    可压在百姓身上的税负,一点都不轻。
    就这……
    还是庆皇减轻了之后的样子,大胡皇朝,甚至南朝时,所缴纳赋税,以及服的劳役比这更重!
    如今大庆劳役繁重,可庆皇依旧被称为仁慈圣皇了。
    可见以往的封建皇帝。
    做得究竟有多么的烂。
    当然可能跟庆皇贫民出身,相对体恤百姓有关,至少非危机时刻,是允许百姓偷懒的。
    这也是大庆效率极度低下的问题所在。
    “如此下去,怕是这些百姓都会偷偷跑到辽地去。”
    秦风说的很正经。
    辽地没有劳役。
    而且分工明确。
    除了外敌入侵需要全民皆兵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相对自由。
    而且生活质量,明显比大庆百姓高上许多。
    兴许没有大庆江南那么的物资丰沛,许多手工业万分发达,什么东西都有。
    然而辽地也完全能做到自给自足,物资充盈。
    当然最为关键的。
    是辽地公平!
    公平,公平!
    还是他娘的公平!
    辽地富裕者与贫困者,差距不大。
    能差个五倍已经了不得了。
    顶多贫困者住小筒子楼。
    而富裕者,能在辽王府周边住个小院。
    除了秦风外,辽人贫富基本没有多少区别。
    而且辽人也习惯了如此。
    反观大庆……
    富裕者与贫穷者,相差何止成千上万倍?
    简直是千万倍!
    土地财富,早就被高度集中了。
    否则庆皇扫灭敌人后,不可能趁机接收了江南过半的土地!
    都是因为土地高度集中,只要灭掉一个,就能获得近乎全部的土地。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景象。
    整个天下,除了皇家的土地外,基本都是世族的。
    而皇家的土地,大部分都被充当了官田。
    只是庆皇公私不分。
    天下所有缴纳的税赋,都是庆皇的。
    可庆皇的所有钱,也都是朝廷的。
    这就导致庆皇平日里过的相当节俭,觉得是在为天下百姓,使用这份税赋。
    太子秦标,也继承了这个思想。
    怎么说呢?
    从结构上,就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了。
    秦标又何尝不清楚。
    对于秦风的话,秦标只是笑了笑。
    “等真的到了那一刻,再变革也不迟。”
    “为政之道最关键的一点,便是不为天下先。”
    “孤很期望看到那一天。”
    秦标清晰知晓大庆的弊端。
    可站在高位上,却不敢轻易变革这些弊端。
    就如同治疗顽疾,当一点点的政治,只要政治清明,这些顽疾就不会出啥事儿。
    可一旦用了猛药。
    顽疾有可能根除,但人体怕也会因此虚弱。
    或者猛药直接给干完了!
    秦标也希望出现症状,如此才方便下手整治。
    “等真到了那一天,老六可有什么好法子,整治糜烂的朝堂政策?”
    秦标不免询问着秦风。
    大庆的政务,秦标都会给秦风送一份,以此观看的。
    当然秦王宁王,甚至就连没了王位的老五,都少不了要观政务。
    秦风摸了摸脑袋。
    “臣弟的法子,怕会被天下人咒骂酷烈。”
    秦标顿时露出笑容。
    “老六说说天下弊端的根结之处。”
    “世家大族,避税漏税。”秦风自然清楚。
    大庆朝廷,要依靠这些世家大族来统治地方。
    而卫所兵马,不过是庆皇监督地方世家大族的一把刀。
    只不过卫所兵马在一个地方久了。
    就会被世家大族渗透,刀也不好用了。
    所以庆皇才被迫搞出了锦衣卫。
    “老六莫非想将所有世家大族,流放到倭国内吧。”
    秦风摸了摸鼻子。
    “倭国多银矿,那未免太便宜他们了。”
    “臣弟会勒令他们,远赴海外。”
    “只要他们离开了故土,世族名下的土地,便能重新分给地方百姓。”
    秦标摸了摸下巴。
    “老六为何如此执着于海外?”
    “海外是必然的天下大势。”
    秦风目光凝重。
    “若不先行一步,未来西洋蛮夷,便要践踏至这片土地之上。”
    秦标突然笑起。
    “老六这就有些杞人忧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