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均田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509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开封城。”
    秦风得知这座城市时,相当意外。
    毫无疑问,开封是一座相当有底蕴的城市。
    西安,洛阳,开封。
    自西向东,基本处于一条线上。
    故而开封也被称之为东京。
    西安出来的大运河,有往北往南的岔路口。
    开封就在岔路口那里。
    故而南来北往,贸易极度发达。
    只是不曾想黑弓会竟敢如此大胆,公然在开封集会,简直视朝廷如无物。
    “胡庸便在开封。”
    秦风自然想到那位官迷。
    如今也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大庆的宰相。
    红鸾微微低头。
    “胡庸已经在前往京都的路上,不日便可抵达京都。”
    “他已写好书信,想要拜见殿下一面。”
    秦风眉头轻轻皱起。
    “黑弓会闹得如此之大,胡庸不可能不知道。”
    “也许他是在等王爷的态度。”
    在红鸾看来。
    胡庸算是亲近辽地那一系的。
    若无辽地官员支持,胡庸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秦风摇头。
    “他该很清楚本王的态度。”
    秦风不喜约束,辽人基本都清楚这事儿,胡庸没道理不知道。
    大庆的皇位,秦风从来没在意过。
    “王爷还要见吗?”
    “胡庸入京要先见父皇,若先见了本王,事情就不对了。”
    “朝廷的事务繁多,就不见了。”
    秦风拒绝。
    有些时候,该避嫌也得避嫌。
    以往胡庸地位没那么高,交往交往没事儿。
    可如今,朝廷一大堆政务等着胡庸呢。
    而且两人都在京都的日子也比较赶。
    若胡庸先见秦风,然后再处理朝廷的政务。
    哪怕庆皇不说什么,其余臣子也能将胡庸喷个半死。
    大庆的御史,可都没有什么派系。
    就算有淮右功勋老臣,以及北派臣子撑腰,一旦被弹劾了也必然难过。
    既如此。
    不见也好。
    有一个左相许达当丈人,秦风地位就已很超然了。
    若新右相胡庸再跟秦风有密切联系。
    那么明明没什么,诸多臣子也会误读为有什么了。
    “陛下安排了两名跟王爷都有关系的人为相,莫非有什么想法?”
    红鸾突然说道。
    就连红鸾都如此看。
    更别提外人。
    “休要胡说。”
    “许相与胡庸皆来自北方,对北方事务最为熟悉。”
    “父皇如此安排,只是方便未来北伐。”
    北伐,就是庆皇的心头要事儿。
    从建朝开始。
    庆皇就无时无刻不想将横卧在北方的隐患,彻底消灭掉。
    只是为此已经拖延了十多年。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庆皇自当倾尽全力,不再错过。
    若要均衡。
    左右相一南一北最好。
    可如今两相都跟北方有关。
    那也是在告知天下人。
    接下来大庆的重点方向,就是北方!
    如此做,也势必会让大庆的钱粮,重新向北方流动,促进受灾的中原地区好好恢复。
    只要中原恢复好了,粮食攒个几年。
    北伐就可以就近中原调取粮食。
    就近调粮,能够为大军节省很多无端消耗。
    “来年辽地的粮食产量,也都着重抓些。”
    “蒸汽机既然造了出来,就先想办法建造耕田用的农机。”
    白山黑土固然好。
    可许多地方处于未开垦状态。
    那草甸子简直厚得不行。
    若是用现有的耕牛或者人力开垦,辽地的人口数量根本不够。
    而且那大片土地。
    不知道会累死多少人。
    可若有蒸汽农机,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蒸汽机所能爆发的力气,能轻松的将一尺深的泥土翻到地面上。
    也能将地面上的绿草,埋在一尺之下的泥土里,最终逐渐变成肥料。
    “唯有机械,才能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秦风对于辽地耕地的分配,并不打算发展小农经济。
    一是没有那么多的人。
    二是农业机械化,这必然是未来的大趋势。
    哪怕只是用蒸汽机来耕地,效率也绝非是耕牛所能比拟的。
    “辽人谁若需要土地,一户至少分配两百亩,否则太少。”
    秦风向红鸾说了句。
    有些事情,秦风可以直接向红鸾说。
    而在恰当的时候,红鸾会进行整理复述。
    这就是拥有秘书的好处。
    “王爷,今年是否要均田?”
    红鸾不免询问了声。
    “以往辽地有外部威胁,都是集体耕作。”
    “如今人变多了,土地也该包产到户。”
    “而且,我们可开发的土地,数量实在太多。”
    秦风听此,不免点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辽地的所有土地,名义上都属于秦风。
    只是相应的,辽人也希望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广宁城那边可给了建议?”
    “给了,那边商议称老辽人给三百亩,战争前去的两百亩,今后无论谁去,统统每户分配一百亩。”
    “给的似乎少了。”
    “往上提一提,老辽人五百亩,其次三百亩,最后的一百亩,就不要变了。”
    对于那群跟着秦风风里来雨里去的老辽人。
    秦风理应当给予富足的生活。
    白山黑水耕地众多。
    即便如此分配。
    所能分走的土地,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按照大庆的制度。
    全天下近一半的土地称之为官田,皆由庆皇掌控,用于封赏。
    而庆皇的近一半官田,多在南方。
    开朝前不知有多少地主豪强的土地,都被庆皇没收。
    实际上。
    南方清理豪强这事儿,庆皇没咋参与,当年他掌控的面积很小。
    多是陈汉皇帝干的。
    最终庆皇败了陈汉皇帝,占了个大便宜。
    故而南方的土地,一大半都在庆皇的手上。
    至于北方的土地,相对就要少上许多。
    开朝之后,只是驱逐走了北胡人。
    可北方的地主豪强,并没有太过于清理。
    以至于会出现范阳世族做大的事儿。
    但可以预料的。
    今年一旦开印,庆皇必然会将北方豪强地主的土地收回绝大部分!
    迁都所面临的,往往是一系列大事件。
    收回土地,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罢了。
    只是红鸾有些担忧。
    “王爷,土地分出去容易,可要收回来,那就无比困难了。”
    秦风微微摇头。
    “天下,本天下人之天下。”
    “辽地土地,只不过是辽人信得过本王,由本王掌管分配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