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老五没媳妇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557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封建皇朝,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粮食。
    粮食。
    还他娘的是粮食!
    粮食充足,天下太平。
    粮食欠缺,百姓造反。
    这也是封建皇朝中,为何要重农抑商。
    没有商人,大家顶多少用些东西。
    可若没了粮食,都得造反!
    大庆的耕地面积有多少?
    大概八亿亩。
    其中华北平原,便占据了四亿亩耕地。
    长江以南的零碎耕地加起来,占据了三亿亩。
    秦地大概有七千万亩耕地左右。
    剩下的杂七杂八的,大概三千万亩。
    毫无疑问。
    大庆控制的关键,就是这些粮食生产区。
    最重要的。
    便是华北平原。
    京都与华北平原,隔着长江天险,不利于守住这片偌大的耕地。
    而且南方人口多得可怕。
    若是失去华北平原的粮食供给。
    南方将陷入无比凄惨的险境。
    虽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但这句谚语的背后,指的是南朝时的半壁江山。
    而且就这半壁,也残破不堪。
    苏湖的粮食,自不够供应如今大庆的南方。
    向北迁都。
    这是必然的抉择。
    而且必须控制住华北平原这片偌大的粮食产区。
    除了长安外,其余几座城池,基本都围绕着华北平原的产粮地而选。
    “洛阳怕是大哥最后的抉择。”
    秦风基本已经确定了太子最终的定都抉择。
    定都洛阳。
    左面能控制关中产粮地。
    右面能控制住整个华北平原。
    加上大庆皇家的根基,就在江南。
    天下三片产粮地,皆被太子牢牢掌控住。
    大庆富足,将会成必然之事。
    而且即便到了皇朝末年,因为相邻两处最大产粮地的原因,也不会因缺粮而灭亡。
    当然。
    若天下老百姓当真都吃不起饭了……
    那就算洛阳再富裕,也是不行的。
    “大哥还是忽略了东北平原。”
    秦风不免摇头。
    秦风曾简单估算过。
    东北平原的耕地面积,大概在五亿亩左右。
    总之要比华北平原的耕地,大上那么一点。
    而且华北平原最大的问题,便是容易干旱,一旦发生旱灾,全年欠收,堪称灾难。
    至于江南等地。
    最容易发生洪涝。
    干旱与洪涝。
    永远是古往今来最难解决的天灾。
    相对于秦风所控制的整个东北平原,相应的没这些问题。
    只是相比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东北只能一年一熟。
    然而产量并不低。
    “若定都范阳,扼守天下间两块最大的产粮地,才能让大庆真正发展到鼎盛。”
    秦风内心叹息。
    只是这些事儿,终究得太子做决定。
    相比于粮食产地。
    可能考虑更多的,还是异族人的祸患。
    强大时自然无虞。
    可但凡弱上丝毫,便有颠覆之祸。
    相比迁都事。
    秦风更加关注的,还是秦标的安危。
    “大哥国事繁忙,过于劳累,也当调理调理身体。”
    秦风不免提醒。
    在老秦家的兄弟中。
    就太子身体最弱!
    哪怕二哥胖得不行,身体也没啥毛病,反而因为肥胖,力气莫名其妙的变大了不少。
    也有可能是跟着秦风吃熊掌吃的。
    至于三哥五哥更不用说,常年酷爱骑射,身体素质也杠杠的。
    太子的身体。
    秦风看来甚至都不如父皇。
    秦标脸上带着笑容。
    “老六尽管放心,有好身体,才能更好的去治理天下,孤晓得。”
    秦标虽如此说。
    秦风依旧觉得秦标总舞文弄墨,深陷儒学之内。
    如此一来。
    反而怠慢了自身的身体调养。
    甚至就连他们这群亲兄弟,都不清楚大哥除了治国之外,究竟有什么爱好。
    文玩吗?
    那根本锻炼不了身体。
    就算收藏碑文,那些碑也用不上秦标亲自去背。
    甚至就连女色都不亲近。
    哪怕是父皇,如今后宫嫔妃也不在少数。
    虽说大多都是为了联姻,后宫女子在各个地方上的身份并不低。
    然而这并不影响父皇生儿育女。
    光皇子。
    除去秦风等嫡子外,便已有近二十位。
    若算上公主。
    那数量濒临四十位。
    虽说这个年代,嫡子与其余皇子的地位是不同的。
    嫡子称之为亲王。
    其余皇子即便被封了王,也是藩王,而且即便到了封地,实权也并不多。
    也正是因为皇子众多,多被集中管理。
    大点的已经外放。
    小点的还在学习。
    基本都是大哥在负责管教。
    如今大哥似乎有些管不过来了,才成立了宗人府,专门负责管理这些皇室子弟。
    只不过。
    那些皇子,都已无法走入到权利核心内。
    庆皇对伦理极度在乎。
    谁该继承这天下,就是谁去继承。
    太子是一档。
    亲王是第二档。
    至于那些皇子,一年都有可能见不了庆皇几面。
    甚至据母后说,父皇认不全后宫里的那些皇子。
    甚至见小皇子在后宫跑,还问过一句这是谁家的小子,长得怎么跟咱有点像……
    这还是在皇家。
    若是在世族内,庶出子更无地位,连继承权都分不到半点。
    有时候庶出子。
    更是家族的牺牲品。
    庆皇活动了下身体。
    “明年老大就去考察,究竟迁都到哪。”
    “咱在宫里,就让百官拟定迁都具体事宜,拟成奏疏备着。”
    “如今也快过年了,咱一家好不容易聚齐了,今年可要大办特办,都开心开心。”
    “老二媳妇、老三媳妇、老五……”
    目光扫过老五时,秦博顿时无比尴尬。
    “老五还没媳妇。”
    秦博更加尴尬了。
    “老六也有媳妇。”
    “让你们家里的娃,全都来京都内。”
    “到时朕再请京都最好的画师,将咱们一大家子过年时的热闹,全都画上。”
    想到此处。
    庆皇就开心得不行。
    秦樉倒是笑了起来。
    “父皇,老五总这么单着也不是事儿,则再给找个合适的媳妇。”
    庆皇却冷哼了一声。
    “就老五这个臭名声,还有哪家的闺女愿意嫁他?”
    “你们母后早就询问好几家,合适的皆被搪塞过去,最离谱说姑娘想出家为尼的。”
    说到此处,庆皇心中就越气。
    甚至本能的寻找点趁手的东西。
    好在找了会儿并未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