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究竟迁到哪?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码字还债字数:2534更新时间:25/02/25 19:47:20
                             
                         
                        
                        
                                庆皇冲后方招了招手。
    便有太监宫女举起硕大的板子。
    板子之上的地图,秦风很熟悉。
    完全立体的。
    大庆的山河,皆在这地图之上。
    庆皇带着兄弟五人,站在这幅大庆的立体地图前。
    秦标脸上带着笑容。
    “老六这种立体山河图,确实比以往绘制的地图更加好用。”
    秦风脸带笑意。
    大庆国土庞大,朝廷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将大庆山河全绘制在这幅地图上。
    这执行力,堪称无敌。
    秦风看去,又觉得与记忆中的地貌有所区别。
    北方更窄小一些,南方更加宽大。
    但很快秦风也就明白。
    这幅山河图,是丈量出来的!
    按照固定的距离比例,而并非是秦风记忆中那种,将整个地球切开。
    这样的地图,距离相对也更加精准许多。
    虽然古怪,但有地图在,能直观的看到大庆山河,一京十四行省。
    还有那标志性的长城。
    以及许多缩小的城池模型。
    毫无疑问,能被标注到地图上的城池,不是规模庞大,就是军事重镇。
    而这些小城池。
    城池模型的样式也是有所区别的。
    这幅立体地图,远比秦风的辽地的图更加精致。
    朝廷的匠作监,汇聚天下间最多的能工巧匠。
    这种立体地图,只要给他们相应的时间,根本难不倒他们。
    庆皇则是插旗。
    “朕唤你们来,就是规划迁都事。”
    庆皇将旗帜插在了京都。
    “京都太南,有偏安之态,不利于大庆发展。”
    “而且未来北伐,物资运输线无比漫长,劳民伤财。”
    “朕打算在五年内,在北方建出一座新都。”
    庆皇目光扫过兄弟五人。
    也又拿出一些小旗,递给秦标。
    “太子最熟悉,太子来说。”
    “是,父皇。”
    秦标接过小旗,站在地图前。
    “如今大庆太平,明年也就侧重迁都等事务。”
    “目前大庆在北方,接连修建了五座重城。”
    “凤阳。”
    秦标指着京都靠北一点的位置。
    “此地位于长江北,也是父皇的老家,龙兴之地。”
    “父皇有意迁都于此,回报凤阳父老。”
    “二为开封,前朝故都。”
    “三为洛阳,此为天下中心,且有关隘守卫,然地势相对如今大庆的人口,未免有些太小会限制。”
    “四……”
    说到这,秦标望了秦樉一眼。
    “也就是长安,如今秦王的封地。”
    “原本定好的都城选址,只有这四个。”
    “可父皇听老六说过一句话,又多设了一个选址。”
    秦标将新都,插在了范阳城的边上。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对父皇的诱惑太大。”
    秦博忍不住询问。
    “为何要将旗帜插在范阳边上?”
    “刘伯文算过,北方适合建造都城的地方,并非范阳,而在范阳城西百里外。”
    太子毫不避讳,直接讲述。
    秦风微微皱眉。
    仔细想想。
    范阳城的位置,着实是有点偏的。
    离山海关更近。
    若在范阳西建都城,未来跟范阳城,基本就紧挨着了。
    朝廷的大臣们绝对不会同意。
    对于范阳城,秦风倒也不太介意。
    京都若迁到范阳,大庆的所有物资人才,势必都会北迁。
    到时秦风在大庆朝堂上的权势,也会不自觉的被加重。
    辽地也更容易得到京都的助力。
    说到范阳时,太子望了秦风一眼。
    “天子守国门固然好,但孤以为,藩王代天子守国门,也是相同的。”
    新的都城。
    就是太子的都城。
    庆皇只能给一定意见,但最终还是要太子做决定。
    毕竟未来整个天下。
    都是太子的。
    如今大庆的权力,也正在被庆皇一点点过渡。
    庆皇更是笑道。
    “迁都的事儿,朕也听太子的。”
    “等朕北伐后,完成最后的心愿,渐渐的也就不管事儿了。”
    “你们兄弟,才是大庆的未来。”
    庆皇心情显然很好。
    这段时间,庆皇一直很顺心。
    最为关键的,是觉得覆灭北胡,如今已经不成问题了。
    他这位开国皇帝,武功即将达到极致。
    就差那么一点。
    庆皇就别无所求。
    接下来的江山社稷,就交给儿孙们,来继续补充大庆的版图。
    一代人。
    做一代事儿。
    太子笑着冲秦风等点头。
    “范阳太北,非大庆根基所在,且四战之地,难以久安。”
    秦标根本没有定都范阳的打算。
    因为在他看来。
    范阳太偏了。
    大庆四个角。
    这都城不设在天下中心也就罢了。
    竟设在偏僻角落上。
    “今后但有蛮夷南下,顷刻间便可覆灭皇朝正统,于国不利。”
    秦标看的很久远。
    秦风则摸了摸鼻子。
    蛮夷?
    现在山海关外,哪里还剩下什么蛮夷了。
    全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否则至于要去倭国抓奴隶去采矿?
    不过太子这顾虑,也不无道理。
    大庆皇家刚烈,后世子孙怕也如此。
    若是定都范阳周边,万一后世皇帝真被逼死上吊在京都内。
    确实也不太好。
    当真没有多少缓冲空间。
    谁都无法保证,老秦家未来的子孙不混账。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即便庆皇与秦风等人,建立了再大的基业。
    五代人后,基本也就有槛。
    盛久必衰,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情况。
    太子的目标,则在地图上游走。
    最终落在了开封、洛阳、长安这三座城上。
    毫无疑问。
    这三座城基本处于一条线上。
    “长安偏西,也有偏安之嫌。”
    “洛阳天下中心,钱粮聚集之所,奈何太小。”
    “开封吗……两百年的沉沦,已无京城气象。”
    太子目光逐渐扫过兄弟四人。
    “大庆未来究竟定都何处最好?”
    秦樉最先站出,躬身一拜。
    “必是长安。”
    秦棣指着北方。
    “若想雄镇塞外,范阳最好。”
    当目光落在秦博身上时,秦博有些激动。
    没想到他都不是藩王了。
    在这么大的事情上,竟还有建议权。
    只是上下观望了许久,最后秦博憋出了一句话。
    “都行。”
    庆皇与太子目光落在秦风身上。
    几位兄弟也相继看来。
    秦风也觉得难以抉择。
    这些地方,各有优劣。
    “要不全都要?搞五个首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