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造皇帝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一月的雨季字数:2387更新时间:25/02/25 19:23:00
                             
                        
                        
                                这么高冷?
    “店家勿怪,我父皇还是对于此事不太相信。”
    见老爹有些不想搭理张泊,朱标也是站出来解释。
    张泊摆了摆手,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毕竟老朱是古人,不相信也在常理之中。
    就连他,也还是缓了好一阵才接受了这个消息。
    “另外,店家,我之前与你提及的那件事……。”
    “朱兄,我懂。”
    不就是别告诉老朱关于老四朱棣造反一事吗,想来应该不成问题。
    当即,张泊三人便跟着朱元璋的脚步回到了农家乐。
    然后张泊就看到老朱望着他的菜地不走了。
    这就导致张泊一行与朱标就被堵在了门口。
    此刻的老朱,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
    这黄瓜,这香瓜,这菘菜,这萝卜,也不知道怎么长得,竟然比他在宫中栽种的都要好上不少。
    还有一些之前没有见过的瓜果蔬菜。
    有点意思。
    一刻钟后,众人齐齐聚集到石桌旁。
    除了刘据,他正在自来水龙头那里玩。
    “店家,听那位汉朝的太子刘据说,你是来自我大明的四百年后?”
    朱元璋说完话,便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之后脸上浮现出一抹满意的神色。
    不错。
    虽然比不上宫里的那些团茶,但是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清香,甘甜,回味悠长。
    面对着老朱的质疑,张泊直接摊牌了。
    “是的,陛下。”
    “可有凭证。”
    凭证?简单啊。
    手机就是凭证。
    不过,想起手机,张泊就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他答应小据的手机还没买。
    本来他准备花上几小时去县城一趟买个手机。
    但是又要招呼现代的客人,又要招呼古代的客人,致使他这段时间一直抽不开身。
    算了,还是在网上买吧。
    张泊一边想着,一边从口袋中掏出了手机。
    老朱看着张泊从口袋中掏出一块黑色的巴掌大小的板砖,眼中浮现出一抹诧异的神色。
    就这?
    “此物为何?”
    “此物名为手机,乃是后世的产物,可以通过这手机实现诸多功能,诸如看书之类。
    “打开给咱看看。”
    张泊见状,直接打开一本之前的《三国演义》,顺便将字体调节成繁体字模式。
    然后朱元璋就看到书封面上大大的罗贯中三个字。
    罗贯中?
    这名字好生熟悉。
    似乎,似乎是张士诚的幕僚。
    “店家,这罗贯中之前是不是担任张士诚的幕僚。”
    嘶,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因为张士诚前期也算义军,只不过因为弟弟被俘,投降元朝之后,整个人就开始享乐。
    之后更是将众多谋士的话当成耳旁风,决心称王。
    见张士诚一意孤行,罗贯中也不惯着,直接润了。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大佬与罗贯中在一起润了,那就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但是,貌似这两位的风评在老朱这不太好。
    “陛下,确实如此。”
    果然,在听到这罗贯中是他印象中的罗贯中后,老朱脸一黑。
    不过,老朱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现在的他就想确认一件事,这手机是不是真如店家说的那么神奇。
    只看了十几息的时间,朱元璋就不住点头。
    此物大善。
    见老爹的手抓着手机,但是目光却不在手机之上,朱标忙提醒道。
    “爹,我们来此还有正事。”
    老朱也是回过神来,有些恋恋不舍地将手机还给了张泊。
    “店家,如此,那咱就大抵上相信你这是四百年后,现在咱有一个问题要问问你。”
    “陛下请问。”
    “不知我大明国祚几何?”
    老朱之前就已经听出,大明的四百年后,也就是大明亡了四百年,这期间肯定有一个朝代取代了大明。
    现在的他就想确定,大明的存续时间,在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排名几何,以及究竟是何人灭了大明。
    张泊望了一眼侍立在老朱身后的朱标,后者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
    得,看样子这位太子看样子没和老朱讲这件事。
    “陛下,大明国祚276年。”
    276年。
    这年份不低。
    在老朱看来,仅仅是比大唐的289年略逊一筹,较之西汉210年,东汉195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之类来说,还是不错的。
    “那不知大明流传了多少任皇帝?”
    “一共是十六位。”
    “十六位皇帝?不错不错,虽然存续时间较之大唐少了十余年,但是皇帝少了五位,由此可见,我大明皇帝的平均在位时间远超大唐。”
    这……
    话是这么说没错。
    但是老朱显然忘记了平均的概念。
    有在位时间长的,也有在位时间少的。
    在位时间长的不干事,还不如早早退位呢。
    当然,张泊也不准备戳破,惹那麻烦干什么。
    “那不知最后一任皇帝年号如何,姓甚名谁。”
    朱元璋话刚一说完,眼神就直直地看向张泊。
    这是他的一个试探。
    如果眼前之人来自后世,理当知晓《皇明祖训》。
    “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崇祯,他的姓名是朱……”
    张泊刚想说话,朱标的咳嗽声就在旁边传来。
    “标儿,可是身体抱恙。”
    朱元璋转过身,一脸关切地询问朱标。
    “爹,标儿无事,只是被茶水呛到了,还是听听店家怎么说罢。”
    等到朱元璋回过身,就见到正在拿着手机翻阅的张泊。
    “店家,为何不说了”
    “额,因为太过久远,我需要借此查看一番。”
    没办法,为了朱标的嘱托,现在的张泊正在造皇帝。
    原因就是朱棣后代的字辈和朱标的完全不一样。
    只要他把崇祯帝朱由检的名字一说出来,人精似的老朱肯定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虽然这件事和他没什么关系,但是这可是朱标千叮咛万嘱咐的。
    张泊可不准备失信于人。
    在张泊在满头大汗地“找寻”资料,朱元璋脑中回想起之前张泊与他说的话语。
    崇祯,重振。
    嗯,看起来虽然大明在此人手中灭亡,但是这位后代也想重振大明。
    较之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还是不错的。
    不愧是好大儿的子孙,有志气!
    只一会的功夫,张泊望着自己刚造好的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崇祯帝,朱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