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大胜法国!伟大胜利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沉默的糕点字数:5692更新时间:25/02/24 13:22:54
                             
                         
                        
                        
                                一次性杀这么多书生,而且不久之前人家刚刚上书,要求皇上亲政。
    刚过几个月,你就把人家杀了。
    虽然是以科举舞弊的名义杀的,但毫无疑问还是会给天下人公报私仇的感觉。
    母后皇太后,你是真的一点都不在意名声了吗?
    你这样做,皇上心中怎么想?
    之前伱的名声一直是宽容的,柔和的,结果现在痛下杀手的也是你。
    您让天下如何看您?
    ……………………………………
    长春宫内。
    小皇帝如同正常一样向叶赫那拉氏请安。
    他今年十五岁了,对于普通人家的小孩子来说,这个年纪当然算不上成年,但是对于皇室而言,这个年纪真的不小了。
    很多事情,都已经想明白了。
    至少,现在的小皇帝清晰地明白,自己的亲政的最大障碍是谁。
    你要说他有多么想要亲政,想要执掌大权吗?那倒是不见得。
    但是作为皇帝,尤其是作为爱新觉罗的继承人,他对有些事情还是很敏锐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苏曳和两宫太后的私情。
    这才是小皇帝最最在意的。
    他内心是觉得耻辱的。
    在很长时间内,小皇帝和慈安太后的关系更加亲近密切,和慈禧太后反而一般。
    但是自从慈安跟了苏曳,尤其是生下孩子之后,她所有的情绪重心也就不在小皇帝身上了,这对于他而言,便是重大的打击。
    “母后,这些书生也罪不至死吧。”小皇帝忍不住说了一句。
    叶赫那拉氏道:“该死,他们当然该死,竟敢在科举上舞弊,难道还不该死吗?”
    实际上,这个时候他们说话已经不需要这么小心了。
    因为朱三娘带着几个姐妹全部退出了长春宫,现在长春宫所有的宫女,嬷嬷,还有太监,都是叶赫那拉氏亲自挑选的。
    至少某种程度上,不再那么受到监视了。
    此时,太后和小皇帝说话的时候,周围最近的人也在几十米之外。
    安德海作为绝对的心腹,就在门外。
    “额娘,这一次我大清面对三个外敌,如果赢了,那就超过圣祖爷,超过高宗皇帝了吧。”小皇帝忽然说道。
    叶赫那拉氏道:“不可同日而语,但……也是前所未有。”
    小皇帝道;“现在地方上的那些人,都在说让儿臣亲政,会不会带来祸事?”
    叶赫那拉氏道:“你放心吧,不会的,你老师不是一般人。”
    足足好一会儿后,她又问道:“最近倭仁师傅给你上课,都讲的什么?”
    小皇帝想了一会儿,道:“竟然在讲英国的一些事儿了。”
    叶赫那拉氏心中顿时觉得不妙,倭仁啊,理学大家啊,算是大清最忠诚的臣子了,现在竟然不给皇上讲什么治国大业,也不讲帝王新书,而是去讲什么大英帝国的君王了吗?
    关于这一点,叶赫那拉氏也不是很清楚。
    但大概知道,英王是属于君主立宪制,英女王是没有绝对大权的。
    倭仁给小皇帝讲这些内容是什么意思?是想要让他放弃幻想吗?
    竟然连倭仁这样一等一的忠臣,也变心了吗?
    还有赛尚阿,这个资历最老的政事堂大臣,现在也完全唯苏曳马首是瞻。
    大清最精英的大臣,都觉得苏曳应该继续掌权下去吗。
    小皇帝看了一下周围,缓缓道:“额娘,大清江山总不能亡在朕的手中吧。”
    叶赫那拉氏脸上表情微微一变。
    以她的视野,实在是看不出,眼前的小皇帝究竟是汉献帝,还是顺治帝。
    但是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好思想准备了。
    这三场大战,如果获胜的话,那苏曳的声望会达到何等之巅峰?
    届时,苏曳还能满足摄政王这个位置吗?
    诚然,现在她手中还是掌握了兵权的。
    景寿已经退出了,不敢再呆在京城了,现在京城两个警备师都是苏曳的嫡系。
    但是,第三师依旧还在荣禄手中。
    而荣禄,依旧是叶赫那拉氏的人。
    这个第三师何止是满编,已经完全是超编了,整整两万六千人了。
    每一次要超编的时候,苏曳方面都没有阻止。
    还有一个细节,上一场大战的时候,苏曳来下令把荣禄的第三师调走了一部分前往黑龙江战场,而这一次,不管是前往越南战场,还是外东北战场,又或者是日本战场,都没有调动荣禄的第三师,任由这两万多大军镇守京城。
    其实很多人知道,苏曳在等着第三师请战。
    但是你既然不请战,那我也不调派了。
    叶赫那拉氏想了无数遍,眼下这个局面,该如何破解。
    结果是……完全无解。
    尽管双方还保持一定的和气,但是在关键事务上,苏曳几乎已经不通气了。
    其实,有一个念头始终浮现在脑海之内。
    对于她和小皇帝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苏曳打赢了三场对外战争,解决了内部所有的矛盾,完成了洋务运动,完成了海军建设,把国内外的所有事情全部解决了,留下一个无比强大的大清。
    然后……他安安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让皇帝毫无障碍地接管整个江山。
    这……这真的是最优解。
    钮祜禄氏那边或许有恋爱脑,但她叶赫那拉氏已经完全褪去了。
    最关键的是,成年聪明人之间的感情,真的是清清楚楚,双方都很难做伪。
    叶赫那拉氏这边知道,苏曳对她的感情是不深的,虽然是初恋,但此时感情远远比不上慈安。
    而慈禧这边对于苏曳当然是有感情的,但是远远比不上她爱自己,比不上她爱权势。
    此时,她和小皇帝静静相对,却是无言。
    因为,几乎找不到盟友了。
    荣禄是她的嫡系,但是他现在的力量实在是太弱了。
    政事堂,军机处,六部,几个重要衙门,全部都忠诚于苏曳。
    几十万陆军,海军主力,也几乎都效忠于苏曳。
    就连倭仁这样的皇帝忠臣,心态也渐渐变了。
    还有什么指望?
    至于这些高呼让皇帝亲政的汉人大族,汉人精英?
    他们手中没有兵,有个屁用。
    ……………………………………
    军机大臣,礼部尚书,上书房大臣倭仁府内。
    “相爷,难道您就这样坐视吗?完全不说话吗,您可是天下清流领袖。”
    倭仁道:“你让我说什么?上奏折骂太后娘娘,不该杀这些书生吗?”
    “这分明就是报复,这些书生就算涉及了科举舞弊,也罪不至死啊,顶多也就是罢黜功名,流放边疆便是。”
    “杀得人头滚滚,分明就是报复他们提出让皇上亲政。”
    “如此一来,今后谁还让说皇上亲政之事。”
    倭仁心中也无比之矛盾,他肯定不算是苏曳之嫡系,一直游离于苏曳势力之外。
    但是在先帝咸丰朝期间,他倭仁一直都是被贬斥,被打压,完全不得重用。
    反而苏曳执掌中枢之后,他倭仁屡次擢升,如今也成为了上书房在宰相。
    最关键的是,苏曳每次给他安排的岗位,都是非常合适的,真正的量才适用。
    而且这些年来,苏曳和他倭仁,也没有任何私交。
    每一次倭仁心中都感慨,如果是君主的啊,那苏曳真是一流之君。
    当然,倭仁依旧是保守派,依旧是顽固分子。
    但是,在苏曳体系中依旧有他的位置,用来平衡洋务派的激进力量。
    这让双方都能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洋务派知道,西化也要一个程度,不应该完全摒弃中华传统。
    而倭仁长期参与改革大业,也就不那么务虚了,也就知道洋务运动的必要性。
    所以这段时间,倭仁心中经历了无数次挣扎和思考。
    得出一个结论。
    皇帝亲政,算是很扯淡的事情。
    至少十年内,皇帝是不能亲政的。
    先让摄政王把所有的事情解决完毕,把国家带上正规,然后渐渐让皇帝上手,培养个十来年时间,再让皇帝渐渐接手。
    所以,大概二十年后,摄政王苏曳五十几岁了,皇帝三十几岁了,才是亲政的恰当时机。
    另外,倭仁也是皇帝的老师,对皇帝的性格和智慧,真是再了解不过了。
    这位小皇帝实在称不上是什么英明之主,甚至……还不如先帝。
    这等资质,如何接受这么大的一个国家?
    反而二阿哥,真的是很合适啊。
    又聪明,又大气,又机灵。
    可惜啊,如今二阿哥南下游历去了。
    倭仁望着天花板,叹息道:“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小皇帝资质平庸,性格跳脱。反而摄政王英明神武,乃是百年不遇之英王。”
    …………………………
    极北的战场。
    现在中俄双方都有飞艇了,双方也都有迫击炮了。
    但是,江南制造局的秘密武器,苏氏机关枪,也真正上了战场。
    这秘密武器的原型当然是马克沁机枪。
    这个武器在历史上面世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一直到索姆河战役爆发才震惊世界。
    五年前和俄国人的大战中,这个机枪始终没有成熟,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上战场。
    经过无数研究人员不眠不休的工作,终于在三年之前,这个武器完全成熟了。
    这三年时间,完成了大量的量产。
    如今,已经大规模地出现在战场之上了。
    结果,大发神威的并不是在地面战争上,而是在空战之中。
    上一场大战中,沙俄军队充分地感受到了制空权的重要性,中方军队的飞艇在空中,对战场上的一切一览无余。
    这优势实在太大了,就如同帝国时代游戏开了地图一般。
    战场迷雾不见了。
    所以,沙俄甚至整个欧洲,竭尽全力制造出了飞艇。
    这一次,沙俄整整制造出了三十艘飞艇运到远东战场,打算和中国争夺制空权,也完成对中国军队部署透明化。
    但是没有想到,苏曳这边把机枪搬上了飞艇。
    于是,世界上第一次空战爆发了。
    这是一场极度悬殊的战斗,完全是碾压级的。
    双方的飞艇在空中疯狂大战,但是沙俄那边只能用步枪射击,而苏曳这边的飞艇,机枪疯狂倾洒着子弹。
    双方的火力相差太大了,沙俄军队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飞艇,一艘接着一艘坠落。
    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
    开战后不久,沙俄军队又失去了制空权。
    苏曳军队再一次获得了战场上的单方面透明。
    然后,双方五十万大军在纵横几百里的战场上疯狂激战。
    ……………………
    越南河内战场。
    整整经过了两个月时间的修建,中越军民动用了十几万人力,终于修建出一个近乎夸张的防线。
    而且外面集结的军队,也超过了六万多人。
    毕竟,面对的可是三万多法国陆军。
    绝对的世界级列强。
    主帅陈玉成和冯子材,真的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而且这支南征军的武器装备,也是非常精锐的。
    不但有机枪,快射炮,高爆炸弹。
    等等等等,一切应有尽有。
    但就算如此,中方军队还是表现得非常谨慎。
    知道完全准备完毕之后,才开启了河内反击战。
    随着一声令下,大战爆发。
    首先爆发的,依旧是空战。
    双方的飞艇在河内上空,疯狂地厮杀。
    结果……
    还是一面倒的屠杀。
    仅仅几个时辰后,法国军队的飞艇,几乎全部被击落。
    然后,中方军队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与此同时,河内的起义军也发起了各种偷袭。
    一天!
    两天!
    三天!
    ………………
    “轰轰轰轰……”
    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河内的城墙,直接被炸飞上天。
    紧接着,又是一阵猛烈的爆炸。
    又一段城墙,被直接炸开。
    紧接着又一段,城墙被猛地炸开。
    有两段城墙是中国军队炸开的,另外一段城墙,竟然是河内的起义军炸开的。
    至此,河内城破。
    中国的军队,潮水一般涌入了河内城内。
    接下来,是无比激烈的城内巷战。
    但是……
    也仅仅只持续了十一天!
    法军主力崩溃,正式投降。
    至此,河内之战,大获全胜。
    从全面进攻到结束,也仅仅只持续了半个月。
    看着不计其数的投降法军,陈玉成感慨地说了一句。
    “这……这也没多厉害啊。”
    “害得我担心了这么久,小心翼翼好几个月,就……就这啊……”
    旁边的冯子材道:“小心,终归是没有大错。”
    但是他心中却道,你换成十年前,别管是大清的军队,还是你太平军打起来试试看。
    面对三万法军,你十五万你大军都只能惨败。
    你也不看看这一场大战,从武器装备上,从火力密度上,甚至兵力优势上,都是大大超过法军的。
    但是……
    很多将领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如同梦幻一般,
    就……就这么赢了?
    这,这可是世界顶级列强啊。
    这可是整整三万大军啊。
    十年前,八千洋人军队就攻破了京城,完全摧枯拉朽。
    而现在我们竟然击败了三万法军?
    我们,我们竟然这般厉害吗?
    ………………………………
    河内之战大胜的消息,先通过海路传到上海,然后用电报传到京城。
    用海路传到了琉球。
    琉球王宫之内,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一开始看到战报,还觉得不能相信。
    这如何可能?
    这可是法国陆军啊,整整三万人啊。
    就这么败了?
    肯定是清国在制造假捷报,想要吸引我上当。
    但是,传来的消息越来越详细。
    最终,中国海军邀请德川庆喜前往河内,参观战场。
    参观法军俘虏。
    面对这一幕幕,他不得不相信。
    中国确实在越南战场击败了法国大军,用绝对的胜利夺回了河内。
    那么,轮到他做选择了。
    虽然北边战场结果还没有出来。
    但是,法国人比俄国人还是要厉害一些的吧,中国主力军队可是在北方战场,甚至摄政王亲自指挥北边战场。
    那么如果再不做选择的话,或许就来不及了。
    而白飞飞在边上声音也变得清冷起来。
    “将军,我们的部署非常清晰,不管你是否邀请,等我们结束了越南方面的战争,结束了北边和沙俄的战争之后,就会直接进攻日本的本土。”
    “当然,我们会没有足够的名义,吃相会显得非常难看,但是只要我们打赢了南北两场大战,打赢了法国人和俄国人,那么吃相好不好看,也就不重要了。”
    “德川将军,您的时间不多了,但我们的时间还非常充裕。”
    终于,幕府的末代将军德川庆喜终于下定了决心,离开琉球,带着使团前往中国的京城。
    半个月后。
    德川庆喜进京,入宫觐见了两宫太后和皇帝。
    正式宣布流亡政府成立。
    正式邀请中国军队登陆日本,帮助幕府夺回大权。
    终于,得到了这个名义。
    几日之后。
    中国海军,正式进攻东京湾。
    对日方本土的作战,正式开始。
    哪怕几个列强强烈反对,但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
    日本的悲惨局面,终于降临了。
    ………………………………………………
    注:五千字送上,谢谢大家,谢谢恩公。(晕,昨天定的目标八千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