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耗费百万生命的大运河!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鲸鱼罐头啦啦啦字数:2328更新时间:25/02/24 05:29:12
                             
                        
                        
                                [早在杨坚还是大周丞相的时候,就发现有大量的隐秘的耕地和隐户。]
    [这也就是说,许多百姓都不用交税。]
    [既然他们不用交税,国家自然就少了一份税收,国家的财政就少了一份收入。]
    [所以在杨坚建立大隋之后,就下令地方官员彻查逃户隐户,将隐秘的耕地彻查出来。]
    [为了让地方官员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杨坚将这项工作纳入了地方官员的绩效指标。]
    大隋。
    看到这,杨坚的眉头紧紧皱起。
    “难道朕不应该彻查那些隐户逃户吗?他们享受着我大隋的社会福利却不纳税,这怎么能行?!”
    毕竟这项制度是他亲自定下来的,是从大隋开始就施行下去的政策。
    杨坚真没觉得这项政策有什么不妥。
    大汉。
    “哼,这不是给官员明目张胆贪污腐败的权利吗!”
    刘邦冷哼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
    他可太清楚那些地方官员是什么鸟样了。
    为了能升官发财,他们才不在乎百姓是什么样的,也不在乎朝廷是什么样。
    他们只在乎他们自己!
    “朕敢打赌,大隋的地方官员就是靠着这个政策去疯狂敛财,疯狂升官!”
    大明。
    朱元璋冷冷的扫视了一圈,沉声道。
    “就是不能给当官的太多权利!”
    “大隋为什么能有那么多人口和土地?还不是因为地方官员的谎报!”
    “为了自己能升官发财,不讲实际,只迎合政策!”
    天幕之上,恢宏的声音继续响起。
    [大隋施行均田制,只要你这个人名下有土地,那么你就要交税。]
    [哪怕你根本没有下地种过田,你也得交税。]
    [而这也就导致当隋炀帝杨广知道自己的大隋朝 ,有43.5亿亩土地的时候。]
    [杨广当时就膨胀了!]
    [这特么可是43.5亿亩啊!]
    [这光是土地的税收,那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杨广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暴发户一样,钱多的没处使,人也多的没处使。]
    [那总不能浪费吧?]
    [于是杨广就开始了他的操作。]
    画面之中镜头一闪。
    烈日炎炎,空气被灼烧的都有些扭曲。
    在这样极端的天气下,却有数以百万计的民工举着手中沉甸甸的工具奋力干活。
    每个人都是汗如雨下,甚至有不少人已经累的晕倒在地上。
    但没有人敢停下来救晕倒的人,只因为要是他们救了,他们就会被隋兵活生生的打死。
    他们就像是机器,日夜不停的挥动着自己手中的工具。
    [修河这件事自古有之。]
    [但杨广修大运河耗费的人力财力,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公元605年杨广征调百万民工修建通济渠。]
    [全长650公里,地势复杂,工程非常的艰巨!]
    [但隋炀帝杨广要求的工期却非常短,只给了短短5个月!]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帝王们都惊呆了。
    5个月,要修650公里的运河!
    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天方夜谭!
    大秦。
    嬴政扒拉着手指,满脸的难以置信。
    “朕当初修建长城,工期也没有这么短啊!”
    “5个月,要修650公里的运河?!天呐!”
    嬴政看着画面当中,农工们奋力挥动手中的锄头,时不时的还要被隋兵挥鞭辱骂。
    他突然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如此伟业,是建立在多少人的白骨之上啊!”
    大汉。
    “运河,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说,确实是重中之重。”
    “百姓依水,才能生存。”
    “但……”
    有关看着天幕之上的人间惨状,心中涌现出一股悲愤。
    “这简直就是在用人命来开凿运河啊!”
    “这些可都是大隋的百姓啊,杨广他是怎么狠得下心的!”
    大唐。
    李世民冷哼一声。
    “这才哪到哪,还有呢!”
    “运河之事,还未结束!”
    [公元608年,杨广又征调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从黄河支流沁河上到通州区,全长900多公里。]
    [公元610年,杨广又征调民工修建运河,这次是从长江到钱塘江地区。]
    [至此大运河修建完毕。]
    [全长2700多公里,以洛阳为中心,西到西安,北到北京,南到杭州。]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促进多方贸易,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不菲的财富。]
    大隋,隋炀帝时期。
    杨广双手叉腰,嘴角微微勾起。
    “朕就知道,朕修建的这个大运河一定是绵延百世的功绩!”
    “代价也不过就是那些民工的命而已。”
    杨广无所谓的摊开手,轻声道。
    在他看来他大隋有钱有地有人,死了那些民工也不过是大隋的九牛一毛。
    没什么可惋惜的。
    以他们的死来换大运河的建成,这是非常值得的。
    然而,代价真的是他们吗?
    天幕之上,声音继续响起。
    [大运河确实是一项丰功伟绩,但代价,是大隋的灭亡!]
    [大运河工程艰巨,杨广还非常喜欢缩短工期,这就造成了大量民工的伤亡。]
    [而这也为后来雨后春笋般的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
    [公元619年,隋朝灭亡。]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但却只享用了八年,就拱手送给了唐朝。]
    大唐。
    李世民微微颔首。
    “大运河确实是好东西,不过代价就是大隋的覆灭!”
    就算李世民一直看不起大隋,但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大隋留下的东西确实是好东西。
    不管是那些堆积成山的粮食,还是这个大运河,对大唐的兴盛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而此时,天幕之上,那恢宏的声音也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历史第六位明君,隋文帝杨坚。]
    [再造华夏之功,三省六部制的政策延续千年,科举制给无数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扇大门。]
    [在位期间勤勤恳恳,有开皇之治的美称!]
    [历史第六位明君,当之无愧!]
    恢弘的声音顿了顿,继续说道。
    [隋炀帝杨广,历史暴君榜,第一位!]
    [压榨百姓,纵容官员贪污腐败,损耗百万人生命建造大运河!]
    [虽然有大运河功绩,然而功不抵过!]
    [暴君之位,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