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番外篇,铁面无私!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鲸鱼罐头啦啦啦字数:2826更新时间:25/02/24 05:29:12
                             
                        
                        
                                天幕之上的声音停下,缓缓消失在天际。
    画面之中的哭丧也逐渐暗淡,最后消失不见。
    大汉。
    “这就,结束了?”
    刘彻有些懵,感觉全身有力气却使不出来。
    “这宋仁宗赵祯确实是明君,但朕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卫青轻叹一声,道:“陛下,这就是赵祯上榜的理由啊。”
    “说句不好听的,他太平庸了,推行的又是无为而治。”
    “一生的政令也没有很多,都是让百姓自己去治理自己。”
    “赵祯的政策就是平庸,所以陛下您觉得无力,是在正常不过的事。”
    刘彻微微一愣,随后点点头。
    “是啊,这正是朕的感觉。”
    他望着天幕,不免有些惆怅。
    “原来成为明君,不一定要干多惊天动地的事。”
    “无为而治,也会给百姓给国家,带来富足。”
    大唐。
    李世民破天荒的有些唏嘘。
    “这就死了?可惜啊,可惜了。”
    “若是在战争年代或许不是一代明君,在这和平时期,这明君朕倒是认同。”
    大宋。
    赵匡胤幽幽叹息一声,心中有些悲凉。
    “这样的明君,好像没做什么,但仔细一看,做的已经足够多了。”
    “为我大宋的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啊!”
    说到这,赵匡胤突然停住,眼眶含泪。
    “可我觉得,五十四岁就死了,还是太早,太早了啊!”
    大明。
    朱元璋也不禁面露悲伤。
    虽然他在心中一向看不起大宋,但面对这个宋仁宗赵祯,老朱在心底里还是服气的。
    “可惜,这五十四岁就去世了,若是再给他一些日子,这大宋只会更加繁荣。”
    一旁的马皇后嘴角勾起,笑道:“重八啊,我看你是有些糊涂了。”
    “这可是盘点历史十大明君,你忘记还有奖励了吗?”
    朱元璋闻言一愣,随后嘴角就咧开了。
    “对啊!咱怎么把这个都忘了!”
    “这可是仙人盘点,绝对会有奖励的!”
    “不知道这明君的奖励,是不是比昏君的要更多?!”
    大宋,宋仁宗时期。
    此时,赵祯的刚刚去世,百姓都在哀悼恸哭,全国上下一片悲苦之气。
    但天幕之上瞬间出现一个金光屏幕,震惊了所有人。
    接着天幕之上就开始讲解赵祯皇帝的功过,而且将他定成了历史上排名第十位的明君。
    这让不少百姓都发自内心的乐呵,自家皇帝是什么样子他们心里最清楚,这明君的头讳是实至名归。
    “不过,皇上终究还是死了。”
    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所有百姓的情绪又都低落下来。
    明君终归是病倒了。
    不知以后的皇帝,还会像曾经的宋仁宗赵祯一样,对待他们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吗?
    想到这,百姓们的哭喊声更大了。
    此时此刻,天幕之上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历史第十位明君。]
    [宋仁宗赵祯!]
    [盘点完毕!]
    [现在发放奖励!]
    [奖:十年寿命!治下国土风调雨顺一年!]
    还没等一众百姓反应过来,一道金光便一闪而逝。
    “刚才仙人说什么,奖励什么来着?”
    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拉着周边人的衣袖问道。
    “老人家,你没听错,是我们的皇帝,活了!”
    “活了?活了?”
    老人还在疑惑,这声困惑被巨大的欢呼声吞没了。
    百姓们都在欢呼,欢呼着赵祯的回来。
    而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擦干净眼泪,对着天幕猛猛磕头。
    留下刚刚醒来的赵祯一脸懵逼。
    “朕不是死了吗?怎么又活了?”
    “还有,那天幕是怎么回事,谁能给朕解释一下。”
    赵祯此时此刻懵逼的景象在天幕之上播放着。
    所有帝王都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大唐。
    “起死回生,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哈哈哈!”
    李世民大笑,一下一下拍在桌子上。
    “痛快!让赵祯再活个十年,这大宋定然有一幅更加兴盛的景象!”
    大宋。
    赵匡胤也笑着,不过不是李世民那种爽朗的笑,而是带着满满的感激之情。
    他眼角含泪,打出一行弹幕。
    宋太祖赵匡胤:赵祯啊,莫要辜负仙人一番美意,要把大宋治理的更强。
    大明。
    看到这条弹幕,原本还有些感动的朱元璋实在是没绷住,笑了出来。
    朱元璋:算了吧,你身为开国皇帝,就别给后世子孙上压力了。
    朱棣:我看赵祯就治理的挺好,按照他那套体系就足够了,倒是不用变太多。
    嬴政:后世子孙人才辈出,这次盘点明君学到了很多。
    李世民:瞧瞧,什么时候都不忘学习,这学习精神你们就学吧!
    刘彻:话说回来,这次还有番外篇吧,不知道是谁?
    赵匡胤:我看那大黑脸就不错,一看就很有故事。
    赵匡胤这条弹幕引起了共鸣。
    毕竟那大黑脸有点太黑了。
    黑的离谱了!
    而且额头上还有个月亮标志。
    这一看就很有故事啊有木有!
    古语有云:看起来越怪的人,实力越强。
    而且性格也非常强硬,敢那么质问赵祯,他的故事,一定很有意思!
    天幕之上,很快响起了声音。
    [现在开始番外篇。]
    [铁面无私!]
    画面被猛然掀开,映入眼帘的正是四个大字:
    铁面无私!
    这四个大字仿佛是由钢铁打造,隐隐闪着寒光。
    镜头缓缓移下,一个男人的脸露了出来。
    黑!
    这是所有人看到这张脸后的第一反应。
    这个人的脸,太黑了。
    而在这黑之上,有一轮弯月高挂在额头!
    [包拯,字希任。]
    [但对于这个名字,很多人不熟悉。]
    [可若是说他包拯的绰号,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包青天!]
    大秦。
    “包青天?”
    嬴政念叨着这个名字,不由得有些肃然起敬。
    “青天之下……好一个青天。”
    “这是在说包拯铁面无私,一身正气啊!”
    大汉。
    刘彻望着天幕,心潮澎湃。
    “这世间,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绰号!”
    “包青天,听上去就是个好官!”
    “想来也是,这包拯若不是个好官,怎会当上这台谏官?”
    大唐。
    李世民却是叹了口气,幽幽道。
    “这大宋,当得上一句人才辈出。”
    “从岳飞到李纲等人,现在又冒出个岳飞。”
    “真是让朕羡慕得很啊!”
    长孙皇后闻言一笑,宽慰道:“还不是因为陛下的荣光太耀眼了,就算臣子有能力,也会被陛下给遮盖住光芒。”
    李世民嘴角咧开,微微点头。
    “观音婢说话,深得朕心啊!”
    大宋。
    赵匡胤下意识的叹息一声,以为又是这包拯和岳飞等人一个下场,到后来意难平。
    不过转念一想不对,这不是有赵祯嘛!
    这包拯虽然看上去就是刚正不阿的类型,但有赵祯在世,想必应该没事。
    大明。
    朱元璋扫视一圈大臣,语气中满是恨铁不成钢。
    “咱大明官员这么多,怎么就没出来一个包青天呢!”
    “为什么他大宋就有,我大明却只有胡惟庸之流?!”
    大臣们瑟瑟发抖,没人敢搭话。
    胡惟庸的惨象至今历历在目。
    在大明当官,谁敢出头,出头就给你剁了!
    这包青天,当不了一点。
    朱元璋冷哼一声,重新望着天幕。
    天幕之上,恢宏的声音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