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历史明君开始!竟然是大宋?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鲸鱼罐头啦啦啦字数:2874更新时间:25/02/24 05:29:12
                             
                        
                        
                                大秦。
    嬴政望着天幕,嘴角勾起。
    “王翦啊,这十大明君,可有朕在其中啊?”
    王翦闻言,恭恭敬敬道:“陛下真是说笑了,您横扫六合一统八荒,创不世之功德,怎可能不在其中呢?”
    “甚至臣认为,陛下您应该位居榜首!”
    一席话说完,嬴政只是淡淡点了点头。
    无他,王翦说的都是实话,没有任何吹捧意味!
    述说事实而已,嬴政如此一问,只是随口罢了。
    不是他嬴政需要历史十大明君,而是这个榜单需要他嬴政!
    大汉。
    刘邦不由得有些紧张,转头问道。
    “张良啊,你看这历史十大明君,可否有我的一席之地?”
    张良一脸认真,连连点头。
    “自是当然!”
    “陛下灭暴秦除霸王,怎可能不在榜上?”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缓缓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
    “这重头戏终于要开始了!”
    “这历史十大明君,怎么也要给朕一个,卫青霍去病,你们俩说呢?”
    卫青霍去病汗颜,就算他们俩身为武将不善言辞,也不至于现在扫兴。
    “那是当然,光是陛下对匈奴的强硬态度,让汉朝百姓能免受匈奴侵扰,这十大明君的位置就有陛下您一位。”
    刘彻闻言,纵声大笑。
    大唐。
    李世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下自己的心情。
    “这十大明君,终究是要来了。”
    大宋。
    “唉。”
    赵匡胤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从天幕之上的弹幕聊天感觉,后世对他这位大宋的开国皇帝风评并不是很好。
    “不过!”
    他双眼重新恢复高光,神情肃然。
    “我赵匡胤一生虽然算不得坦荡,但对于百姓和文人,无愧于心!”
    大明。
    朱元璋轻轻握住了马皇后的手,眉头微微蹙起。
    “历史十大明君,咱恐怕是不在上面了。”
    “后世的文人绝对会把咱给说成一代暴君的。”
    说到这,朱元璋语气中的淡淡失落瞬间消失不见。
    “不过 ,就算如此,咱也问心无愧!”
    “别以为咱是那要名声的皇帝,咱只要这天下官员清廉对百姓好,这就足够了。”
    “至于这十大明君……”
    马皇后眼角含笑,打趣道:“那就不要了,咱不稀罕。”
    朱元璋抿了抿嘴,到底还是没憋住,嘿嘿笑道:“那要是仙人硬给,咱也能接受。”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轻叹出一口气,只感觉无力。
    他得位不正是事实,就算再怎么掩盖也同样是事实。
    这历史十大明君,怕是无望了。
    一旁的朱高炽看了一眼朱棣,当即明白自己这父皇心中在担忧些什么。
    他思索片刻,就缓缓宽慰道:“父皇何必担心,想那唐太宗李世民犯下世人所不齿的大罪,但之后的治理中却让百姓们交口称赞。”
    “虽然那些往事确实会对排名有所影响,但儿臣觉得,仙人评判的标准,绝不是因为谁圣贤谁就是明君。”
    “而是谁对百姓好,对后世子孙好,谁才是明君。”
    朱棣意味深长的看了大儿子朱高炽一眼,突然笑道:“对百姓好?”
    “老大,你若是当上了皇帝,对百姓绝对好。”
    朱高炽闻言一愣,随后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天幕之上恢弘的声音缓缓响起。
    【历史十大昏君盘点完毕。】
    【来不及为十大昏君留念,即将来到天榜上的,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历史十大明君!】
    李世民;Oh!!!!!
    朱元璋:Oh!!!!!
    赵匡胤:Oh!!!!!
    【事不宜迟,现在就公布历史十大明君,第十位。】
    【他来自,大宋!】
    “大宋?!”
    赵匡胤听到后,几乎要蹦起来,眼神中满是激动。
    “难道是朕,是朕吧,绝对是朕吧!”
    “没想到朕还能上榜!虽然位居第十,但这也能接受!”
    一开始赵匡胤对自己的预期就放的很低,甚至都觉得自己不会上榜。
    可现在,第十位明君竟然是大宋的君主!
    不由得他不兴奋!
    大明。
    朱元璋则是微微皱起眉头,念叨着:“难道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吗?”
    “虽然他后世子孙确实是一个比一个差,而且他开国时期的污点多到几乎数不胜数。”
    “光是这兵变上位和杯酒释兵权,就是天大的污点。”
    “但要说赵匡胤位居历史十大明君第十位,我倒是觉得低了。”
    一旁的马皇后也是点点头。
    “赵匡胤身为大宋的开国君主,其实治理能力是不差的。”
    “若不是突然暴毙,恐怕会做出一番大事业的。”
    “不过重八啊,这大宋除了赵匡胤称得上是一代明君,还有一位,虽然名声不显,但对百姓是真的好。”
    “哦?”
    朱元璋眉头一挑,问道:“是谁?”
    马皇后神秘一笑,指着天幕道:“你接着看下去就知道了。”
    天幕之上,声音还在继续。
    【他,是大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却一生庸庸碌碌,没有什么雄才大略。】
    【他推崇无为而治,面对百姓,甚至面对辽国也采取了仁义的政策。】
    【也正因如此,在他死后 ,得到了仁字的谥号。】
    【而这谥号,不仅是前朝未曾有皇帝使用的名号,也成为后世谥号的典范。】
    【凡是皇帝死后的谥号是仁,那生前定然是一位爱护百姓的好皇帝。】
    【元仁宗,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嘉庆。】
    【这几位在生前无一不是宽厚节俭,国家基本安定。】
    【而作为开创仁宗这个谥号的,这位大宋的皇帝,则更是如此。】
    【他就是宋仁宗,赵祯!】
    大宋。
    “啊?”
    赵匡胤张大了嘴巴,一脸复杂。
    好消息,大宋有君主上了历史十大明君榜单。
    坏消息,不是他这位大宋的开国皇帝,而是后世子孙。
    “这……”
    赵匡胤哭笑不得,平复了心情后重新望着天幕。
    大明。
    朱元璋看到这,恍然大悟。
    “是啊,这宋仁宗确实可以称得上明君!”
    “这仁宗谥号在他使用后也成为了一代美称。”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指着天幕笑道:“老大,你看我说的对吧。”
    “你这性格就是中庸的很,若是指望着你成为什么千古一帝,像那汉武帝刘彻一样的中兴之主,那是扯淡。”
    “但对于王朝稳固,对百姓好,那你可谓是最佳人选!”
    朱高炽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父皇这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是夸吧?
    不过,只要对百姓好,什么谥号都无所谓。
    他望着天幕,嘴角不自觉的勾起。
    “当然,有个仁宗的谥号,更好了。”
    天幕之上,开始逐渐显露出一幅画面。
    月亮高悬,下面的街市却灯火通明,每个人仿佛都喝上了一口烈酒,走路摇摇晃晃的。
    各路商家也是大开其门,招揽顾客。
    好一幅安居乐业图!
    画面逐渐变换,不知不觉间,这幅景象就被卷进了画轴之中。
    一旁是随意摆放的笔墨诗文,文人雅士的气息跃然于纸上!
    【宋仁宗赵祯,虽然名气不大。】
    【但他手下的文臣却是数都数不过来。】
    【鼎鼎大名的就有:苏家三人,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至于画家、手工、书法家等等大家人才更是形成了井喷。】
    【可以说,宋仁宗期间的人才之盛,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与之相提并论】
    【苏轼曾道:“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
    【而这些人才,赵祯也没有选择雪藏这些人,而是让他们肆意挥洒自己的才学。】
    【甚至为了发挥他们的才识,宋仁宗还采用了一项历史上的所有皇帝都不敢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