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一人压百官【求订阅】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老告字数:3596更新时间:25/02/23 23:25:02
                             
                         
                        
                        
                                “好了。”
    听到曹操的声音,典韦和许褚才悻悻的住手。
    曹操一步步走向王座上的皇帝。
    刘协的脸色倏然变白,身子微抖。
    百官噤若寒蝉。
    大概有许多官员,想起了此前被董卓支配的恐惧,包括皇帝。
    曹操来到刘协面前,伸手缓缓落向皇帝的头。
    王子服张了张嘴,却被董承拉了一把。
    地面上,历任尚书郎、议郎的吴硕,就这么死了。
    此时谁敢开口,就是丧命的下场。
    曹操前探的手,速度很慢。
    皇帝脸色惨然,左右的董妃,伏寿,俏脸雪白。
    众臣神色各异。
    直到曹操的手,落在皇帝头顶,满朝文武,没一人说话。
    曹操有些高兴,又有种难抑的酸楚。
    他伸手是一种试探,就想看看在生死面前,谁敢站出来。
    结果没一个出头。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更朝换代的机会……已越来越近。
    因为一次次变动,董卓,凉州军,包括曹操自己,汉室的皇权被打压到了极限。
    百官的血气,勇气,越来越少。
    所有人一起看着曹操,把手放在皇帝的脑袋上。
    刘协的眼瞳中,透出一丝绝望。
    今日能被他叫来的大臣,都是他认为比较亲近,能拥护皇权的。
    然而没一个靠得住。
    当年也是类似的场景,站出来的还有卢植。
    袖子里,皇帝把刚得到的龙壁,紧攥在手里。
    他身后,一缕常人不可见,虚淡的紫气中,隐隐化出一条羸弱稚嫩的真龙气象。
    曹操轻抚皇帝的脑袋,“你传旨让我来长安,但又不老实,想让人算计我!”
    “朕没有…”刘协否认道。
    “做了要认,不管对错。”
    曹操:“你太着急了。我的兵马本不想掌宫禁,你听人煽动,想借我的手,除掉杨奉对伱近在咫尺的辖制。
    又想借兖州和冀州的交锋,寻找机会。”
    “往前再想想,杨奉其实是你自己传旨召到身边来的,对吗?
    谁给你出的主意,还是你天生就这么蠢?”
    “做事要学会谋而后动,如果觉得慢了将错失机会,那是你的心智,能力还不够。不是快慢问题,更应该等。”
    曹操收回压在皇帝头顶的手,“不要再有动作了。”
    他回身走下台阶。
    一步步往殿外走。
    声音在皇帝耳畔响起:“其实我对你,有大恩,至少让你有尊严的活着。”
    曹操最后这句,满殿文武无一人听懂。
    他指的是被他改变的历史。否则,董卓对皇帝的压迫,还将持续数年。
    然后李傕、郭汜占长安,对皇帝的打压甚至羞辱,有增无减。
    皇帝,皇后,一国之尊,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
    包括史上护驾回洛阳的杨奉,让皇帝吃过他啃完扔掉的骨头,叫皇帝自己去捡,用乞讨的方式来活命。
    曹操走出殿宇,典韦快步跟上。
    许褚临走仍咕哝了一句:“也就我家州牧心善,饶了你们性命!”
    他也跟了出去。
    曹操走后,殿内寂静了许久。
    吴硕为首的几个官吏,尸体倒在地上,血色殷红。
    王子服是其中最幸运那个。
    他虽然也开口了,但没和其他官吏一样出列。
    吴硕,还有几个议郎,都惨死当场。
    议郎的职责就是参与讨论国事。
    他们是辅助皇帝治政的近臣。
    谁胁迫皇权,谁就是他们眼里的奸妄。
    议郎是言官,素来以斗倒奸妄,青史留名为己任。
    刚才和吴硕一起出列的几位议郎,刚拉开架势,还没开始唇枪舌剑,弹劾指责曹操,就被典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死了。
    所有的敌对和勇气也都被打没了。
    地上有六具尸体,群臣,皇帝,董,伏等人,泥雕木塑般静止不动。
    曹操面沉如冰的回到曹府。
    这次和皇帝的见面很失败。
    他倒是没真生气。
    但身后这俩货,必须敲打敲打,不然不知道长进。
    “州牧,咱错了。”
    典韦见曹操路上一语不发,先把错认上。
    曹操:“错哪了?”
    “不知道啊。”
    典韦瞪着大眼,一脸无辜:“不知道错哪了,但看见州牧您拉着脸,估计是咱犯错了。先认错,您能打的轻点,还能哄您高兴。”
    许褚大聪明道:“我知道他错哪了?”
    “你说。”
    “他不该进去把人打死。要是我下手,就不会这么莽撞,一准给留口气。”
    我可去你的吧…曹操白眼道:
    “我不是恼你们把人打死,你们的忠勇我素来知道,看见那几人让我跪下,觉得有人辱我,杀死他们都是轻的。”
    典韦喝道:“对,咱想生撕了他。”
    曹操:“与人斗,要把目光放长远,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的。”
    “你们把人打死了痛快。但满朝文武入目,翌日就是我兖州骄横践踏皇权的名声。”
    “名声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们动手早了,站出来的只是喽啰,让他们聚集,借敌人的手,把他们汇聚在一起,一次铲干净,才是目的。”
    “你们把站出来这几个除了,背后的人依然在。
    比如谁已被冀州收买,谁是荆州的,本来都可以利用他们,串联起来。
    董承是搅局用的。谁忍不住站出来和他串联,我们就能把根子拔了。”
    “听懂没有?”
    “懂了!”
    典韦道:“下次我俩不抢功了,我是看许褚想进去,就先抢了。”
    “胡说。”
    许褚道:“我可没想进去,我是看你进去,我才进去的。”
    曹操有些头疼。
    这俩货,还真有些舍不得罚太狠。
    “典韦,你去领十军棍,长长记性,不许运功抵抗。”
    “许褚,你领五军棍,去吧。”
    俩人垂头丧气的去了,曹操开始看兖州送来的各类消息。
    没多一会,典韦抱着十根军棍,许褚抱着五根。
    俩人站一排,又回来了。
    “报告州牧,十根军棍领回来了。您让我领军棍要干啥?”
    曹操愣住了。
    想起穿越前的一个段子。他俩是回来搞笑的还是真没听懂。
    还是说自己没说明白?
    让他俩领军棍,这种领法…好像也没错。
    俩人还严格按照曹操要求,没运功,纯靠蛮力把军棍搬回来。
    曹操放弃道:“军棍送回去吧,下不为例。”
    俩人齐声答应,抱着军棍出去了。
    一离开书房,许褚便一竖大拇指。
    典韦傲然道:“你就说吧,州牧的命令这么理解是不是也行?”
    许褚佩服道:“你有时候真挺聪明,要是我,白挨一顿揍。”
    典韦道:“不过州牧刚才发脾气,一路没说话,真吓人啊。”
    “嗯。”
    “咱吃顿驴肉压压惊,你看怎么样?”典韦希冀道。
    曹操在屋里哑然失笑,这俩王八蛋,心眼都用他身上来了。
    郭嘉和贾诩少顷从外边进来,听曹操简单说了经过,也都忍俊不禁。
    “未必是坏事。”
    郭嘉说:“董承,伏完之流,原本是想试试州牧,看州牧是什么态度。
    典韦杀了几人,剩下的必是个个自危。本来打算慢慢推进,现在也要全力串联各方,尽快动手。”
    郭嘉的意思是把典韦,许褚的动手,变成敲山震虎,顺势进行利己的布置,推着对方早行动。
    贾诩道:“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人惊吓过甚,会就此退出。”
    曹操点点头,他也有和两人一样的考虑。
    等贾诩,郭嘉都退下去。
    曹操推动自身气运。
    那气运之龙,吞吸了世祖皇帝刘秀留下的‘龙珠’,一直在发生变化。
    当曹操蓄意推动,便见气运之龙通体幽紫的显化出来。
    最初的气运龙蟒,虚淡的几乎不可见,融入神魂相以后,逐渐清晰。
    此刻却是从气运,化成了真实的存在般,如真龙游空,散布着庞大的威压。
    天色已经暗下来。
    曹操盘坐闭目,展开修行。
    而就在他纳气的一瞬间,那气运之龙仰头吐出天外‘神石’所化龙珠。
    天地间,仿佛响起了河流奔腾的声音。
    穹幕上的星光,地面上的厚土之力,皆被龙珠牵动,涌向气运之龙。
    曹操周身秘窍发光,与天地共鸣。
    ————
    洛阳的一座府邸。
    董承呆坐在矮席后。
    今日在殿上,曹操一眼都没看他。
    但董承就是觉得自己想用衣带诏联合众人,除曹操的谋划,对方已经知道。
    “他在陛下和百官面前,公然杀人,没一点顾忌。”
    “那些平素纵论天下的议郎,无一人敢站出来。”
    王子服坐在一旁,袖子上还沾着吴硕的血。
    吴硕到死都没想到,自己出来指责曹操一句,会被杀。
    “我们还是低估了曹操,之前以为他不让兵马入长安,是要名声的,至少有些顾忌,但显然不是。”
    董承说:“他比董卓还凶。”
    “董卓当年,想要文官帮他理事。可曹操不用…他兖州有自己的官吏,有支持他的士族,根本不用依仗外人帮他。”
    王子服道:“他比董卓高明的多。”
    “我们…必须全力自保,除掉曹操,不然丧命的就是你我。”
    王子服和董承对视,“把能拉进来的人,都拉进来,一起对付他。”
    就算死,也要拖上其他人,要么扳倒兖州,要么共担风险。
    贾诩和郭嘉分析的没错,有人觉得被逼到绝路,会狗急跳墙。
    曹操太凶,报团取暖。
    夜色中,王子服回到自己的住处,在书房里取出一片密简,书写传讯:
    “董承欲串联各方,共谋曹操。估计在祭天礼那天,仍有变动。”
    “祭天礼…来得及吗?”
    “还有三天,来得及。”
    短暂的传讯后,王子服收起密简。
    而在入夜后,曹府也迎来一个神秘访客。
    这人是曹操在朝中,皇帝身边,安插的人手。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