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决战起!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人世几春秋字数:2228更新时间:25/11/01 19:23:15
    山阳,济阴,梁郡,原属于西秦的豫州,亦是百年前武朝的兖州。

    西秦主力开动,一路奔赴兖州陈留郡东北,欲与武朝展开决战。

    攻略江南已经失败,如今拓跋穹已是骑虎难下,急需一场大胜,以改变西秦的窘境。

    算上匈奴的援军,拓跋穹动员了百万之众。

    即使是梁萧,也不可能将百万大军集结在一处,那对后勤的压力不言而喻。

    西秦这百万人自然不可能集结在一处,而是被拓跋穹纵向分布在并州、朝歌、应天以西、兖州以东、江北沿岸,共部署五处大营,就在当地取粮。

    即便如此,此役西秦所承受的压力,也是拓跋穹继位以来最大的一次。

    若不能拿下武朝一城一地,即使拓跋穹有仁君之名,西秦也必将分崩离析。

    对武朝而言,收复中原迫在眉睫,否则就算西秦崩溃,中原百姓也将面临兵荒马乱,结局自是生灵涂炭,这是武朝君臣决不允许的!

    无论是两国的帝王,还是关注天下大势的臣民,都深谙形势之急迫。

    拓跋穹挥师东进的同时,秦勋也抵达梁萧的大本营,向梁萧复命。

    “臣,幸不辱命!”

    在场群臣满怀敬意,注视着秦勋。

    “神州陆沉百年,今日昭告天下!”

    “朕兴王师,收复中原!”

    梁萧当众扶起秦勋,请他入座,随后开始任命此役群臣的职位。

    秦勋为武朝步军元帅,慕凌生、云修为副,梁品、越定国、曹尘等人为大将。

    常念侠为中原铁骑元帅,释流云、太史子义为副,南长风、秦平、剑行风、刘并等人为大将。

    卓子房为天策军谋主,靖云生、闻人子义为军师。

    群臣各司其职,其中卓子房与靖云生亦有统帅之才,各领数名大将,防备敌寇。

    梁萧以武帝之名,御驾亲征,坐镇三郡的大本营,虎视中原之地。

    秦勋接受任命,第二天回归应天郡,统领黄河水军,兼防济阴、琅琊,随时深入西秦腹地。

    慕凌生赶赴邺城,接替秦勋的防务,调动燕云部队,随时收复朝歌与并州。

    卓子房守备梁郡,与江南的靖云生遥相呼应,阻止西秦突破。

    西秦动员百万之众,武朝动员三十万天策军,两国皆做了周密的部署,只为决战一刻,一战而定!

    此时已是寒冬腊月。

    拓跋穹领兵在陈留东北驻扎的第三天,北王拓跋洪抵达军营,前来复命。

    拓跋穹已任命梁拓为大将军,如今也将梁拓留下的骠骑将军之位授予拓跋洪,再将拓跋洪留下的车骑将军之位授予拓跋评。

    拓跋评留下的卫将军之位,则由左将军慕容云城继承,只等慕容氏双雄前来复命之后,便要当众授衔。

    拓跋洪和拓跋评接受拓跋穹的调度,领兵往南北两地,分别与秦勋、卓子房对峙。

    拓跋穹与梁萧对峙于梁郡西北、山阳以西。

    这里的地势相对平坦,对人数占优的西秦而言,也是绝佳的决战之地。

    五日之后,慕容氏双雄的部队抵达朝歌以南,而慕容氏双雄已经先一步赶赴拓跋穹的大本营,向拓跋穹复命。

    拓跋穹正式任免慕容云城为卫将军,赐白银万两,良田万亩,为其增设食邑两千户。

    “朕不负卿,卿不负朕!”

    面对拓跋穹的殷切叮嘱,慕容云城谢恩之后,心情复杂。

    大敌当前,慕容氏也不该有自立之举。

    但如此一来,慕容氏很可能被拓跋穹安排去打头阵……

    正当慕容云城忧心之时,拓跋穹突然开口。

    “此役,二位爱卿领军协战,便宜行事,朕不会插手你们的指挥。”

    拓跋穹的大度,让慕容云城与慕容天城对视一眼,皆是心中惊讶,连忙表态。

    “请陛下放心调遣,臣悉听尊命!”

    拓跋穹这才安排,由慕容云城领十五万部队驻扎在自己和拓跋洪之间,随时向徐州边境发动齐攻。

    梁拓与宗室将领们随拓跋穹征战。

    同一时间,云修也乘马车抵达梁萧的军营,向梁萧行臣子之礼。

    “老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以报国恩!”

    在两国交战的关键时期,云修这一番表态,是代表整个云家,支持梁萧的绝对地位,意义非凡。

    云家子弟俯首听命,感动不已。

    云家子弟已经能进入天策军效力了。

    梁萧考虑到云修年事已高,便让他随军征战。

    让云修参战,也是给云家子弟表现的机会。

    云修早在江南了解过天策军之后,敬佩万分,自然明白自己的斤两,因此不敢随意插手军务,只接受梁萧的委托,并让云家子弟无条件接受常念侠、卓子房等人的指挥。

    又过了三日,拓跋英与左贤王也来谒见拓跋穹。

    “臣出师不利,损失惨重,罪该万死!”

    拓跋英负荆请罪,拓跋穹当众为他解绑,设宴款待众人。

    “是朕低估了中原铁骑,不怪卿等,此役请全力以赴……”

    拓跋英与左贤王等人大受感动,当众表态。

    “臣等万死不辞!”

    匈奴骑兵和拓跋英的西秦骑兵残部,共计十万余人,驻扎在朝歌一带,只等决战时刻倾巢而出,或攻略燕云,或直取徐州。

    为了激励群臣,拓跋穹更是不惜许下重诺。

    “此役功成之后,凡朕麾下诸君统帅,先破武朝城池者,封武王!若能兼居首功,可与朕共坐江山!”

    这一番承诺,惊世骇俗,也宣示了拓跋穹的决心。

    武朝与西秦,皆是上下一心。

    双方已经在前线部署完毕,由于人数众多,军营密集,无论是中原铁骑还是西秦铁骑,都没有轻易深入敌境,以防遭遇十面埋伏。

    此时,正是腊月,甲子年的最后一天。

    拓跋穹完成了西秦的集结,梁萧也平定了江南之患。

    双方皆完成部署,二人发布的军令也在同一天响彻各处军营。

    “陛下有令:战端已开,不死不休!”

    两国的国君军令传开后,代表整个国家力量的三军将士同时出动,在各处局部战场开始了一系列的强攻。

    最先发动进攻的,是武朝南王拓跋评,带着丧子之恨,领十五万之众,争抢梁郡西南的码头,以断绝卓子房和靖云生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