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深秋入襄阳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雷劈木木字数:2352更新时间:25/02/23 02:45:06
                             
                         
                        
                        
                                “无人~无人~世间!无我!这般人啊!”
    “无人?无人可受他辅佐?赵郎,是想干什么?”
    院内,蔡琰望着一片寂静的竹林,猛然惊醒,心头一阵惊骇。
    而惊骇的原因,就是赵辛的那句‘无人’。
    要说一个‘饱读诗书’之人,在如今这个时代,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那无疑就是找个明君,帮助其荡平寰宇,立不世之功。
    再往上,可能有点抱负的谋士,可能会选择中兴汉室,不顾当前的天下大势,化不能为可能。
    要不就是彻底隐居,做个不闻天下事,只读圣贤书的隐士,犹如庞德公那般闲云野鹤。
    可是蔡琰觉着,此人应该不至于此。
    因为他对天下大事是关心的,他对天下的大人物是有评价的,有评价,就代表着,他不是庞德公那般不问世事之人!
    他也主动问了自己,是否会选择刘备加以辅佐。
    说明他不是一个甘愿隐居山林的人,那他说的‘无人’是什么意思。
    一瞬间,蔡琰想到很多,一个可怕的想法涌现出来。
    ‘是太傲?觉得天下人都是土鸡瓦狗?’
    ‘还是?’
    ‘他要!自己当皇帝?!’一个可怕的想法从蔡琰的脑中蹦出来,久久挥散不去。
    赵辛的心思,蔡琰能看出来。
    那也意味着,诸葛亮肯定能看出来。
    但诸葛亮此时却闭口不言,脸上也不见任何表情。
    “传令下去,今晚之事不许外泄,违者!斩!”
    虽然这几个劲装大汉可能并不能懂,今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可能只是听到了那女子问:这天下谁能让那小子辅佐。
    然后,那小子酒后失言,自傲的说无人。
    符合一个诸葛高徒的身份,并不会去深想。
    但诸葛亮依旧下令,由此可见,诸葛亮此人谨慎犹胜曹操!
    况且,这也不是赵辛说的,是诸葛亮他自己在出师表里说的: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赵辛摇摇晃晃的回到草庐,当时在喊出声以后,赵辛就有点后悔。
    不是因为怕被别人知道自己的心思。
    而是怕,自己的高呼会引来夜晚山中觅食的猛兽。
    所以一路走的极快,好几次都摔倒在路边。
    不过幸好,一路平平安安。
    回到草庐,赵辛蹑手蹑脚的准备回自己房间休息。
    而自己的房间就是诸葛亮的书房,只是在角落里支了一个小床而已。
    原本以为此时诸葛亮早已歇息下去。
    却不成想,来到书房,诸葛亮正正襟危坐,不知道在写些什么。
    “先生,学生回来了。”赵辛摇了摇脑袋,甩走脑子里的混沌。
    “嗯,去歇息吧,写完此信我也去歇息。”闻言,诸葛亮头也不抬,只是低声回应。
    “先生,您在写什么?我来帮您研磨。”
    “不必,全身酒气,快去洗。”诸葛亮已经写完信,此时正等着晾干,这时才抬起头来看向赵辛,眼中似有斥责。
    “你且年少,不可多饮!当心伤脑!”
    “嘿嘿,谢先生关心,学生今晚高兴,喝了几杯,还望先生见谅。”
    赵辛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但是内心也被诸葛亮感动,如果没记错,这是穿越以来,自己在这个三国世界遇到的第二个,关心自己的人。
    第一个是蔡乐姬,当然,现在要称她为蔡文姬了。
    随着在这个世界的羁绊越来越深,赵辛感觉到自己已经快要融入这种隐居生活,融入这个世界,成为这个壮阔天地中的一员。
    “明日我们启程,去襄阳。”
    “明日就走?不是后日吗?”
    “早去两天,去见两个好友,你也正好忙自己的事。”
    诸葛亮闻言,解释了一句。
    “那我去收拾行装。”
    “嗯,不必多带,有几件换洗衣物即可,明日会有人来接。”
    。。。
    。。。
    翌日,清晨。
    赵辛早早起床,做了几样小菜,和诸葛亮二人食毕。
    刚收拾好碗筷,几辆马车就缓缓驶来,停在院门口。
    其两侧还有两队劲装大汉,手持竹竿枪,威风凌然。
    赵辛有点疑惑,转头看向诸葛亮。
    但诸葛亮却毫不惊讶,嘱咐了一句:锁好院门,便爬上马车钻了进去。
    赵辛见此也不再多言,快速收拾好东西,关好院门。
    爬上了诸葛亮所在的马车内,马车缓缓启动,坐在车厢内,赵辛好几次欲言又止。
    因为在演义和史书中记载,这个时期的诸葛亮,就是个有点名声的书生。
    各方面都没有展示出才华,所以刘表和一些诸侯都对其的才学不是很看重。
    顶多以为他就是认识一些崔钧、石韬、孟建,水镜之类的名流,有点虚名而已。
    那是谁才能派出一队精锐大汉来接诸葛亮呢?莫不是刘备趁自己不在的时候,已经攻略了诸葛亮?
    赵辛心里急的抓耳挠腮,这种不受自己掌控的感觉,对赵辛来说,危机感十足。
    有次,都已经快要脱口而出,但诸葛亮似乎身侧长了眼睛,一句“莫要多问!”
    就让赵辛将快要出口的话给憋了回去。
    马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进,赵辛被颠簸的马车震的屁股生疼。
    可是反观诸葛亮,还是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好似对这一切都漠不关心的样子。
    “不是?古代人都是铁腚吗?”
    赵辛在心里质问自己,表示有点怀疑人生。
    从卧龙岗到襄阳,一共五十里路(25公里)
    早上出发,刚到正午,赵辛就已经能听到人声鼎沸的声音。
    揭开帘子,赵辛抬眼望去,‘襄阳城’三个大字印入眼眸。
    看着路边往来的行人,赵辛在脑子里回忆。
    ‘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后,由于袁术占据了宛城,刘表不得不将治所移至襄阳,这一决策极大地促进了襄阳的繁荣。从现在的行人就可以看出来,可以说是车水马龙了!’
    ‘而且因为刘表的治理,使得襄阳“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襄阳在刘表时期的军事和人口规模很强盛。但可惜,刘表是个进取不足家伙。’
    ‘此外,刘表还实施了“爱民养士,雍容自保”的治州方略,吸引了大量北方流民和各地士人涌入荆州,其中进入襄阳的各地士人更是数以千计。’
    ‘这一时期,襄阳不仅成为了荆州的治所,而且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刘表的治理,吸引了大量名士云集,形成了名士汇聚的景象,从这一点来看,刘表倒是个守成之士,只可惜啊。。。
    正想着,马车停了下来,看着府邸上的匾额,赵辛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