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70章 初赛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白茶流萤字数:2497更新时间:25/09/04 06:55:07
    苏婉听完徐丽媛说的,大概在脑中拼凑了事情大概。

    徐妙晴知道霍枭寒马上要结婚了,一下坐不住失了方寸,为了了解、接近霍枭寒的动向不择手段。

    跟踪?

    结果被早有预料的霍枭寒反将一军,直接给扣上了敌特的帽子。

    “苏婉,妙晴之前的所作所为,我们徐家真的毫不知情,我也更是不知道霍旅长长得像她死去的阿杨。”徐丽媛句句肺腑,发自真心。

    如果知道两个人长得像,他们肯定会注意到妙晴的行为,绝不会让她一错再错。

    “徐翻译官,我觉得你应该找错人了,我现在已经和霍旅长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你来找我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已经分手了。”苏婉从徐丽媛的手中抽回自己的手臂,语气清淡平静,透着一种冷静的疏离感。

    一个月了,说不定霍枭寒现在应该都领证结婚了。

    本来这些她是不知道的,也没有去关注。

    全是在收拾酒席桌子时,听家属院帮忙的婶子、嫂子说的。

    就连霍枭寒的未来结婚对象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的家世背景,做的什么工作,都给议论了出来。

    潘淑华的家世背景和徐妙晴的相差无几,甚至背景还要硬一点儿。

    徐妙晴有所忌惮,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她这么多的“黑料”和薄弱点儿。

    又或者她曾想过挑拨,但发现没用。

    就狗急跳墙,失去了理智。

    徐丽媛被苏婉的这一句话给弄懵了,情绪有些激动,也更是不相信,“你们分手了,怎么会?霍旅长和潘淑华两个人是战友,公然出现在酒席上,只是在执行组织上的任务而已。”

    直接点儿就是为了刺激徐妙晴上钩的。

    “现在妙晴已经被抓起来了,任务早就结束了。”

    苏婉卷翘浓密的睫羽轻颤了一下,平静无波的神情像是投入到湖里的石子,极轻微的晃动了一下。

    但随即很快就启开唇,语气更加的疏离,语气清晰,“徐翻译官,我和霍旅长两个人真的已经分开了。”

    如果是为了执行任务,跟她假分手,霍枭寒事后肯定会第一时间跟她解释说明,哪怕他暂时没有时间,也肯定会让谢阿姨来找她。

    所以不用为任何一个人找借口,找理由,去欺负自己。

    “我帮不了你,我下午还有外语课,得赶紧回学校上课。”

    半个月后她就要参加全国外语高校翻译初赛了。

    她现在压力大的很。

    徐丽媛却再次抓住苏婉的手,仍旧不敢相信,“苏婉,我求求你跟霍旅长说说行不行?或者你带我去见霍旅长也行……”

    苏婉却是掀起唇角淡色的轻笑了一下,“徐翻译官,霍旅长是军区机关高级军官,我只是一位农村来的高三学生,你都见不到,更别说是我了。”

    “更何况,我作为一名受害者,我也没有道理要为加害自己的人去求情吧。”

    说完苏婉就果决的抽手离开,没有再给徐丽媛任何求情劝说的机会,就上了公交车。

    直到这个时候躲在槐树后面的徐芳蔷这才敢跑出来,波浪卷的头发有些散乱,曾经时髦的衣服也起了褶皱,整个人看上去比徐丽媛还要憔悴慌张。

    现在整个徐家都被牵连了进去,她爸的银行行长都被卸任了。

    她的工作也丢了,走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如同丧家之犬一样。

    “大姐!你怎么不拦住她啊,她奸的很,肯定骗我们的,你刚才就应该把她拖住,不让她去上课,等到学校找不着她,我就不信霍旅长接到学校电话不亲自来找她。”

    徐芳蔷一过来就拽住徐丽媛的衣服,声音带着气恼和不过脑子的抱怨。

    徐丽媛简直是难以置信,都这种时候了,徐芳蔷竟然还想用苏婉去威胁霍旅长,是担心徐家垮的还不够快吗?

    简直是蠢的无可救药。

    她猛地甩开徐芳蔷的手,声音嘶哑而冰冷,带着最后一丝耐心耗尽的厌弃,“闭嘴!你还嫌不够乱吗?滚回家去待着,别再出来添乱了!”

    徐芳蔷被吼得一懵,本来他们家被二堂姐牵连就已经够憋屈的了,泛着泛红的眼眶,冲着徐丽媛的背影怒斥道:“要不是二堂姐看上其他女人的男人,做出那些龌龊卑鄙的事情,我们家会被你们家害成这样吗?”

    “你有什么资格冲我吼?早干嘛去了?”

    在人来人往的街道,徐芳蔷跺着脚骂完,就打算去找陈守辰。

    要将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和内心的委屈、难受和惶恐都跟他好好倾诉一下。

    ——

    苏婉回到学校之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往教室上学校从大学聘请来的外教老师的外语课。

    一中报名的人数参赛的人数也是最多的,水准也相对较高,一共有十五名。

    都是来自出生家庭条件良好,父母双方受教育程度高,在社会上有着一定的地位。

    有的甚至都是大学博导的孩子。

    课堂上基本人手一本《新英汉词典》和一台小型的录音机,将外教老师在课堂上的演讲录下来,回去后跟着练习纠正口语发音。

    只有苏婉一个人来自农村,从头到尾就只带着纸笔。

    “她一个农村来的,什么学习工具都没有,能行吗?别白白的浪费了这一个名额。”

    “听说每个赛区只选取前十名进入复赛。”

    前来找老师补课的学生,路过窗外,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这场由北清高校和教育局联手举办的全国高校外语翻译竞赛一经新华社登报发出就受到了全国各界广泛关注。

    也正符合我国推广学习外语的国情。

    届时会有新华社以及好几家主流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取得决赛第一名的人还能上电视台接受采访。

    自然现在竞争压力十分的大,各高校之间也是铆足了劲儿,去争抢那复赛的十个名额。

    苏婉眸光坚韧的握着笔,温婉恬静的脸上只写着几个字,她一定要进入决赛!

    十一月中旬全国高校外语大赛初赛开始,各校前来参赛的足有一百二十个人。

    比赛形式笔试,可携带《英汉词典》进入考场。

    考试内容分为英汉互译,占考试百分之六十的分数,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就是外语写作。

    只有进入复赛了才会有口语演讲环节。

    苏婉进入考场,拿到试卷,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扬起一个极小的弧度,也不枉她在现代参加了那么多场竞赛,再加上这个年代的特殊性。

    她也算是摸到了一点儿出题门路。

    英汉互译的题材大多选自近期《北平周报》、《华国建设》等外宣刊物的社论以及新闻报道片段。

    作文则是围绕华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这对外语的功底、词汇量以及当今国内实事都有一定的要求。

    在其他考生眉头紧锁,咬着笔杆子,“唰唰”的翻着《英汉词典》的时候。

    苏婉从容不迫的将所有题目都审阅了一遍儿之后,就气定神闲,眸光明亮专注的拿起钢笔“沙沙”的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