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指数爆炸,老朱破防了,咱的子孙人数也指数增长?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少面多肉字数:2900更新时间:25/02/22 14:10:14
                             
                        
                        
                                天幕中视频开始播放:
    “你相信吗?”
    “如果将一张纸对折103次,整个宇宙都放不下。”
    此言一出,天幕下的众人都愣住了,一张纸对折103下就能比宇宙还大?这怎么可能?!
    这件事情毕竟太反直觉了。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好奇道:
    “这纸折个三次五次还不是易如反掌?”
    “就算多折几次又能有多大区别?”
    “这整个宇宙都放不下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大清位面
    乾隆年间
    乾隆皇帝闻言随手就拿起身边的一张宣纸对折了起来,
    一次、两次、三次...轻松的就对折了六次,只是宣纸被折成了很小的一块。
    乾隆皇帝好奇道:“这也不是很难啊。”
    “只不过朕的这张纸小了一些。”
    “若是说宇宙都放不下,恐怕是某些人的臆想罢了。”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通常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可能把纸对折103次的。”
    “日常生活中一张普通的纸对折次数不会超过七次。”
    “不相信的话,你可以拿出一张A4纸测试一下,无论你怎么努力,六次几乎已经是极限。”
    “即使你用上了非常柔软的餐巾纸,想要对折七次以上都是非常困难的。”
    天幕下的众人闻言之后,纷纷找出自己能找到的纸张开始折叠了起来。
    一阵努力和探索之后,绝大多数的人都卡在了七次这个数字这里。
    随即众人内心一惊叹:“这天幕说的居然是真的?!”
    只是还有一部分人依然不服气道:“不可能,只是我手里的这张纸不够大罢了。”
    “只要纸够大,别说是七次,十七次、七十次都不在话下!”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也许你以为是纸张的大小影响了你的发挥,限制了对折的次数,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你一个。”
    “2011年鹰酱德克萨斯州的圣马可中学的师生用了一张接近4000米的卷纸,”
    “花费了接近4个小时才将纸对折到了13次。”
    “纸张的层数也来到了8192层。”
    “就再也对折不下去了。”
    “实际上国内外的多个实验团队都做过类似的实验。”
    “无论用多大多薄的纸张,最终都无法突破13次的极限。”
    “甚至有个团队准备了足球场大小的纸张和压路机叉车等设备。”
    “经过半天的努力也只是将纸张对折了11次。”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太宗皇帝李世民看着天幕惊呼道:
    “4000米才折了13次?”
    “要是折上个100次得要多大的纸?”
    尉迟恭指着天幕说道: “折了13次也就这么点大小。”
    “折个100次就能比宇宙还大?”
    “俺是一点也不相信的。”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这其实就是指数级增长的奥妙之处。”
    “隔壁阿三哥家有这样一个传说,”
    “一个名叫西萨班达依尔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
    “国王问他要什么奖赏。”
    “于是他要求国王在国际象棋的第一个格子放上一粒麦子。”
    “第二个格子翻倍,放入两粒,第三个格子再翻倍放入四粒。”
    “以此类推,每个格子都翻倍。”
    “放满棋盘的六十四个格子。”
    “国王觉得这个要求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于是就爽快的答应了。”
    “当国王命人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的时候,国王这时候才吃惊的发现。”
    “就算是把阿三国内全部的麦子都拿来也填不满这小小的棋盘。”
    “上过九年义务教学的兄弟们就可以轻易的算出来,”
    “放满64格棋盘的小麦总数为2的零次方一直加到2的63次方。”
    “最后得出的结果是18446744...”
    “大约为158.58万亿吨。”
    天幕下的众人看着那个溢出屏幕的数字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太宗皇帝李世民道:想不到从不起眼的一粒两粒,四粒八粒,翻着倍的涨居然能到这么夸张的数字。
    尉迟恭惊讶道:“这人不是有取死之道了?”
    “和皇帝狮子大开口,还耍这样的花招。”
    “这不得定他个欺君之罪?”
    三国位面
    曹操看着天幕中惊叹道:
    “九年义务教育这么厉害的吗?”
    “这么复杂的问题也能算的出来?”
    “后世的教育果然非同凡响。”
    “这个要这么多的粮食不是找死?”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这么多的麦子大概是什么概念呢?”
    “大概是全世界500年生产麦子的总和。”
    “由此可见,指数增长的爆发力是多么的恐怖。”
    “那么现在回到折纸的问题上来。”
    “其实和棋盘摆麦粒的道理一样。”
    “指数增长是随着变量增长而的。”
    “速率到了一定地步增长速度将远超线性增长。”
    “那么现在假设我们假设有一张足够大的纸,不受任何实际的因素影响。”
    “可以让我们无限制的对折下去。”
    “将会发生什么呢?”
    “假设这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对折一次后是0.2毫米。”
    “两次之后就是0.4毫米,这个厚度大约是我们指甲的厚度。”
    “前面的数值都看上去不太起眼。”
    “可对折23次后,这个厚度就来到了839米,超过了人类建造的最高的建筑迪拜哈利法塔的高度。”
    天幕下的众人登时就张大了嘴巴,23次就能叠的和小山一样高了?
    虽然道理我都懂,但是我还是很难相信啊。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对折27次后厚度就达到了13400米,珠穆朗玛峰在它面前就只能是个弟弟。”
    “对折37次厚度来到13744000米超过了地球的直径。”
    “对折42次厚度大约是44万公里,也就是说你可以拿着它直接捅到月亮。”
    “对折52次厚度达到4.58亿公里。”
    “折叠84次厚度已经来到了20.4万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也才不过10万光年而已。”
    “当我们终于将它对折103次以后,厚度将达到1072亿光年。”
    “这远远超过了人类可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
    “就算在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外还有更加广阔的范围,我们只需要再对折几次就可以轻松的超越宇宙的边界。”
    “那么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指数增长的事情吗?”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原本在看天幕解闷的朱元璋,看着天幕中的结语,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灵光,
    他想起经在天幕中瞅到过这样一条弹幕,
    ——大明之亡,始于朱重八,大明这些藩王就是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蛀虫!
    虽然此刻他依然觉得好笑,但是他却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此刻大明的藩王都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心疼儿子,藩王的花销都是由朝廷供给。
    可是子又生子,孙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一代藩王是没有几人,可是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大明的宗亲得有多少人?
    感情自己的子孙是呈指数级别增长的呀。
    按照天幕那个算法,百年之后,自己的子孙宗亲不得好几十万?
    大明朝又不像汉朝实行推恩令,这世袭罔替下来,大明朝能不被吸干血?
    想到这里老朱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之上。
    背后冷汗直冒,“不行,必须今晚赶紧和咱妹子商量下这个事!”
    ——国王发现这个老登要这么多粮食,有谋反的嫌疑,直接砍了他。
    ——宇宙放不下倒是不太可能,可观测宇宙也只是宇宙的一个小角落而已。
    更何况,宇宙有没有边际还是个问题。
    ——我的钱包可以无限对折,因为厚度为零。
    天幕中划过新的视频《七步之内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