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凉飕飕的裤裆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键盘战斗家字数:3413更新时间:25/02/22 12:50:46
                             
                         
                        
                        
                                袁容受大公子邀进王府,一名小黄门在前面引路,两人一前一后步入一片松林,行走约一里路,眼前出现一所宫殿。
    背靠青山,面朝绿水。
    水面上有一桥,桥上雕刻列花的石栏干,宫殿上盖有蓝瓦,两廊下皆捣红泥墙壁。
    几名带刀侍卫远远的站着,一个人影坐在岸边,仿佛在垂钓。
    “小王爷。”
    袁容上前行礼道。
    “姐夫来了。”朱高炽没有起身,紧盯着湖面,打了个招呼,然后吩咐道:“搬凳子来。”
    听到吩咐,远处的侍卫搬来一面圆凳。
    袁容坐到圆凳上,看着湖面上浮起的水漂,此处寂静,连鸟叫声也没有,倒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好地方。
    燕王府是在推倒的前元大都上修建起来的,西边有水,北边有山,虽然规模不如前元故都,但也是数一数二的藩王府。
    像宁王府,辽王府,韩王府,沈王府等藩王府,因为各种原因停停建建,至今还未建好。
    “小王爷好雅兴。”袁容轻声寒暄。
    朱高炽放下鱼竿,起身伸了个懒腰,仿佛一点变化也没有。如果不是听闻王爷和小王爷吵了一架,袁容真看不出来。
    现在的北平城内外,皆传小王爷失宠。
    “父王骂咱没有定性,钓鱼是个好玩物,可以锻炼人的心性,咱来试了试,果然有些趣味。”
    朱高炽一脸的平静。
    袁容忍不住偷看了眼,是真不在乎,还是小王爷藏得深,令人不得而知。
    此话不好接,袁容低下头。
    朱高炽笑了笑不以为意。
    朱棣是二代,他和朱元璋的性子不同。
    如果面对的是朱元璋,给朱高炽十个胆子也不敢抗辩,而朱棣的话,当面吵吵也无妨。
    “蜂窝煤商会,军户经济合作社,你办的非常好,一直没有机会单独和你聊一聊。”
    “如今被禁足,倒也让咱省了不少心。”
    朱高炽心平气和的说道,浑然不知他说的话,放在外面要搅动多大的动静。
    放在哪家,嫡长子被禁足都是大事。
    袁容越发的拘谨,一言不发,燕王父子的事情,他是半丝都不敢掺和。
    朱高炽走到一旁的圆桌,拿起水壶倒了两碗茶,一盏递给袁容,一盏自己喝了两口。
    润了润嗓子,朱高炽笑道:“姐夫,再麻烦你一件事。”
    袁容脸色更苦了。
    为小王爷办事是他的荣幸,可今时今日,就成了他的负担,倒不是不愿意,主要是怕惹得燕王不满。
    可他也不敢拒绝,只能忐忑道:“不知是何事?”
    “帮咱去一趟金州,见一见丘福。”
    朱高炽把茶碗重新放到桌面上,桌面还有两盘点心,他端起一盘示意袁容拿一块。
    袁容连忙起身,从盘子中拿起一块桂花糕,放在手上没有吃。
    如此亲近的举动,在前几日之前,袁容会很高兴,可现在犹如巨石压在了心里。
    终于还是咬了咬牙,提醒道:“王爷知道吗?”
    “王爷的态度伱不用管。”朱高炽露出微笑,出言安抚。
    朱高炽的话不但没有安慰住袁容,还让袁容的笑容越发勉强,说不出话来。
    这是什么话。
    他敢不在乎王爷的态度?
    “告诉丘福,咱交代给他的倭寇之事,让他想办法尽快解决,现在咱就指望他了。”
    如何按照自己的要求解决倭寇,朱高炽没有主意。
    他是下棋的人,棋子能不能吃下,棋子本身也要发挥作用。
    以丘福在历史上的才能,他是有能力完成自己交代的事情,只要前方立了功,后方就好操作了。
    有时候,立功比什么都管用。
    就像天启朝的东林党,要权给权,要人给人,正所谓众正盈朝。
    可当在辽东无法立功,接连丢城失土,那么任你多大的扶持之功,派系中有多少贤者,也要滚一边去。
    现在的局面也是如此,朱高炽需要丘福在辽东立功。
    立了功就要奖励。
    王府不能寒了自己人的心不是。
    把内中事宜交代了袁容,朱高炽笑得灿烂,等着袁容的回复。
    顶着小王爷的热情,袁容委实无法拒绝。
    正如北平城最近流行一句话。
    没得选。
    三个字道尽了一切。
    小王爷找上了他,从得知的那一刻起,他就没得选了,哪怕对立面有王爷。
    因为他的身份低微,只是一名庶子。
    “在下即日动身。”
    “善。”
    朱高炽欣慰的拍了拍袁容的胳膊。
    王府。
    朱棣脸色难看。
    老大有出息,他内心很满意。
    可突然之间发现,老大变得固执,当他的理念与自己冲突的时候,竟然敢顶撞自己。
    天下间哪有儿子违逆父亲的道理。
    岂有此器。
    “他派人把袁容叫来,是为了什么事?”朱棣闷闷的说道。
    “听侍卫们说,好像是关于辽东。”
    朱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怒火。
    “和尚,你看到了?”
    姚广孝握着佛珠,一副方外之相,不牵扯红尘之事,颇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气。
    “呵呵。”朱棣冷笑两声。
    金忠咳嗽两声,大着胆子为朱高炽说话:“小王爷的行事风格,颇有圣人之风。”
    朱棣摇了摇头。
    自己是拿老大没有办法了,吓唬不住,总不能真惩罚他吧。
    他也不愿。
    老大已经长大了,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对他。
    而且对老大的能力,朱棣是非常认可,也舍不得惩罚,就那中华重工,是天下独一份。
    老大有治国之能。
    “随他去吧,只要明面上不跟咱出幺蛾子。”
    “阿弥陀佛。”
    “呼。”
    姚广孝和金忠松了口气。
    能顶着燕王压力的,数遍整个北平府,也只有大公子才行,其余人都没这个胆子。
    ……
    袁容答应了大公子,就不再动摇,根据小王爷的交代,去找金忠领了王府的腰牌,回家收拾行礼,带上随从前往天津。
    北境的重兵布防,沿着长城外深入辽东,所以供给是通过北平-大宁-辽西走廊-辽阳-沈阳。
    金州是辽东半岛凸起的一块,与山东的登莱隔海相望,船只往返一趟只需要两三日。
    陆运到金州,因为要绕半个辽东,需要一个月之久,所以往金州的补给,是通过山东登莱。
    金州属于北平都司,北平都司隶属于山东布政司。
    在明朝后期,随着辽东人口抵达数百万,金州也会成为辽东主要的卫所。
    无论田亩还是人口,都是辽东诸卫前列。
    而且除了辽西走廊的补给仍然是由内陆供应,辽东的补给则改成了海运,路线是登莱和天津-海运-金州-复州-盖州-海州-辽阳-沈阳。
    不过当下的金州,名义上虽然是金州卫,实际上只有一个千户所,加上倭寇袭扰,海运也受到阻碍。
    金州中左所,也就是后世旅顺的位置,形成了大片的棚户区。
    缺粮,缺耕牛,缺农具,缺衣服,缺盐巴……
    总之什么都缺。
    朝廷发配罪民,可不是为了让罪民享福的,随船到金州交付后,是死是活就不管了。
    身体好的还能熬,金州野物多,当人饿急了,总能想办法找到吃的,最怕的是生病。
    生病了不但没有吃的,也没有药品大夫,生死天注定。
    没有耕牛,那就用人来犁地。
    没有工具,那就用手来刨地。
    总之人什么都可以做。
    有聪明人自己打造了石器工具,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工匠。
    丘福见到了袁容,犹如见到了亲人。
    拉着袁容的手,张开血盆大口,“赶紧告诉小王爷,这里需要粮食,农具,耕牛,衣服。”
    袁容抽回了手,直言问道:“倭寇的事呢?”
    “同时进行。”丘福没有推诿。
    他来金州之前,受到过小王爷的交代,肩负了王府重要任务。
    可以说是为王府开疆拓土。
    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解决倭寇,并且按照小王爷的要求,和部分听话的倭寇达成一些秘密协议。
    例如通过倭寇,从日本贩卖些人口到金州,王府……不是,中华重工花钱买奴隶。
    至于倭寇会不会答应。
    都穷的要下海搏命了,有了一条生路,不愁没人答应。
    难的是如何消灭倭寇中那些坚定份子,不把他们打服,人家又如何会乖乖听话呢。
    “有路子了?”
    “你知道?”
    袁容点点头。
    丘福摇了摇头。
    “你也看到了,此地地肥物丰,唯独缺少人力,而开垦土地最耗人命。”
    “小王爷的本意,是通过倭寇买卖日本的人口,既能把倭寇收为己用,又能把辽东开发出来,供我大明之用。”
    “难怪了。”
    袁容恍然大悟。
    丘福眼睛一瞪,“你不知道,你敢诈我?”袖子一卷就要动手,吓得袁容连忙摆手。
    “小王爷吩咐在下,让在下从军户经济合作社的阉猪师傅中,挑选几人来金州,在下来的路上一直疑惑,听了丘千户之言才醒悟。”
    ???
    丘福感觉裤裆凉飕飕的。
    袁容解释道:“阉割后的猪长得快,所以军户经济合作社,养了一批专业阉猪的师傅。”
    边说边比划,学着阉猪师傅的动作,袁容手一挽,惊的丘福忍不住退后一步。
    “一下子就能挖出来,也不耽误活蹦乱跳,啧啧。”袁容是军户经济合作社的组长,对这些事门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