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说明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键盘战斗家字数:1586更新时间:25/02/22 12:45:25
                             
                         
                        
                        
                                作为一个萌新,写书的时候,忘记了从哪里看到的,说既然选择这一行,那么每日更新过万是本职工作。
    当时大为震撼。
    在我心目中,每日日四不就是完成了任务吗?
    总之。
    这句话还是印记在了我的心中。
    久久挥散不去。
    导致的结果就是,日九。从上架至今都是日九,还不算有几日爆更,更新一万多两三万字,其实也是差不多日万。
    这本书前期成绩很扑,因为铺垫情节太长。
    上架才三百均订。
    也就是说混个全勤罢了。
    可是我仍然日九,心里想着不管怎么样,总是要完本的,对自己也对花钱看书的书友们的一个交代。
    令我没想到的是。
    一路走来,越来越多新的书友加入了进来,让这本书的成绩起来了,至少我是非常满足的。
    感恩。
    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所以上架以来,每個书友的评论我都看过且记在心里。
    最近的情节,因为主角的实力,受到朝廷的打压和制衡,这其实很合理,和历史上的毛文龙的东江镇是一个道理。
    而且我是不喜欢放毒的。
    所以很早就开始铺垫。
    例如很早的建立军校,最近的成立军司,行军大司马等等,以及贯穿至今的救治辽民,获得民心等等手段。
    这都是主角的根基。
    还有旁的一些应对的情节。
    最重要的是。
    主角在等待天时。
    先不提身侧的蛮族敌视。
    国内处于小冰河时期,建国至今承袭大明,也把明中期的各种弊端都承袭了过来。
    而大周既没有隆庆皇帝违背祖制开海禁,更没有张居正的大改革。
    又有红楼开篇。
    甄士隐家中被烧,躲避庄园,第一回就写了天灾,盗贼,官兵等,导致庄子无法安身,无奈变卖投奔岳父。
    这是红楼第三年。
    然后红楼十四年,乌进孝送租子到宁国府,贾珍责怪每年的租子都在变少,而乌进孝回应年年天灾等。
    所以我写的背景是合理的,也参考了众多关于红楼映射明末的思路。
    因此。
    主角认为大周如今的国情,和明末的国情很相似,而选择等待天时,走更加捷径的道路。
    等等。
    其实这些在全文中都有讲述过,之所以要拿来单独再说一遍。
    是因为不少书友喜欢跳着读。
    有的只看到了这里,有的只看到了那里。
    例如刚好看到了主角被朝廷打压,而没有看到主角的应对手段,所以留下评论觉得很憋屈。
    或者大周建国百年就弊端丛生不合理,甚至质问主角为什么不参与海贸等等一些问题。
    这些评论我都看到过,内心很遗憾很郁闷。
    郁闷的是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待提高,因为写的不少章节不够吸引人,导致书友选择了跳读。
    遗憾的是,在这些书友心目中留下了差评,而我明明其实文中都写过,和书友们其实是一个心思的。
    所以恳请这些书友,多一些耐心,请放心的看下去,本书是不会放毒的。
    我本人这几年看过大量的明末的史料,不管是买书还是网络收集的资料,即会写的合理,例如为什么选择走毛文龙的路线。
    其实当时考虑过另外两条路线。
    一条就是郑芝龙,我买的郑芝龙个人传记的实体书就有两本,因此得出结论,他的路线运气成风太高。
    二条就是左良玉,靠着对抗流民,在末期成为大军阀,后来想了想,这条路也不好走。
    然后就是毛文龙,孤悬海外,自治权极大。
    关于毛文龙,以及东江镇的书和资料,我有十三本,所以做出选择毛文龙的路线,绝对是最合适最有利的。
    我写书喜欢写历史节点中可以借用的史料,即能最大概率的成功,也保障合理性以及可读性,例如朝鲜的情节就是如此。
    总之。
    每日继续保证日九不变的前提下,争取多润色情节和剧情,让文章看得饱满一些,不显得枯燥。
    最后。
    老生常谈。
    恳请大家看在作者如此勤勉的份上,多多订阅多多支持。
    祝各位书友:
    事事顺利,阖家安康,永远幸福。
    作者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