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回府,爵位归属!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曲寄心中意字数:2414更新时间:25/02/22 12:13:51
                             
                         
                        
                        
                                大通桥码头,此时已经进入管制状态。
    一应商船,全部禁止停靠。
    整个码头都被龙禁尉围的水泄不通。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奴才恭迎侯爷回京。”
    “给安国郡主请安了。”
    眼看着贾琮带着宝钗黛玉下船。
    在这等了快两个时辰却没有一点不满的夏守忠忙满脸笑意的迎了上去。
    “陛下听闻侯爷今日回京,特意让奴才过来迎接。”
    “大军前天回来的。”
    “陛下命文武百官出京迎接的。”
    “凯旋礼昨个儿就已经结束了,不过陛下说这献捷献俘礼,等到侯爷回来了一起举行。”
    按照大乾惯例,大军征讨得胜还朝。
    依据战果不同,应有不同的迎接仪式,也就是俗称的凯旋礼。
    军队奏凯归来,先要到太庙、太社,向天地祖先等告奠,并行献捷献俘之礼。
    献捷,即向天地祖先报告胜利的消息,感谢他们的庇佑。
    献俘,即献上各种战利品,包括俘虏,以听候处理。
    这次贾琮平定山东叛乱,打残了白莲教,功劳仅次于灭国。
    若是贾琮与京营大军一同还朝,就应该是顺德帝这个天子亲自到京郊迎接。
    贾琮不在,这才降了一等,换成文武大臣。
    这也是贾琮刻意想要的低调结果。
    “夏总管,替我多谢陛下厚爱。”
    “咱们也是老熟人了,不必如此生分客套。”
    贾琮笑着回道。
    从顺德帝留着献捷献俘仪式等着自己回来举行这件事。
    不难看出,一切都如贾琮所预想的一般。
    今日前来码头迎接的,不光只有夏守忠带来的人手。
    还有贾府派来的,以管家赖大为首。
    三十几个仆人赶着十几驾马车,被龙禁尉挡在外面。
    贾琮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知道这是夏守忠意思。
    便没有理会,正好省的碍眼。
    船上的物品自有马如岳和侯景云两个亲兵统领带着京营将士搬运。
    从江南到山东,现在二人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
    不用贾琮操心。
    贾琮骑着白虎与夏守忠并行。
    “侯爷,工部上个月已经将侯爷的府邸改造完毕,都是依照公爵制得。”
    “就在荣国府隔壁。”
    “奴才亲自验收的,陛下可是从宫中宝库添置了不少物件,保准让侯爷满意。”
    “多谢夏总管了。”
    贾琮颔首。
    “本侯这次从江南带回来万卷图书,正愁没地方安置。”
    “倒是正好在府里设一藏书阁。”
    “礼记有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本侯听说夏总管在老家还有几个远房侄子,大乾祖训,外臣不得与内侍结交。”
    “但本侯与夏总管,君子之交淡如水。”
    “没有金钱往来,倒也不犯忌讳。”
    “若是夏总管的同族侄子有意读书习文,可来我这藏书楼借阅书籍。”
    “将来学有所成,也好为陛下效力。”
    “侯爷乃是当世大儒,奴才先行谢过了。”
    夏守忠一人执掌司礼监和皇城司两大重要部门。
    算是顺德帝最器重的亲信。
    家里近亲早已无人,可这年头,宗族观念深入身心。
    若是贾琮送旁的也就算了。
    金银钱财,在夏守忠这个司礼监掌印眼里,算不得什么稀奇的。
    可是白鹿书院的万卷藏书,里面不知道多少孤本、善本,更有诸多大儒亲手批注的经意。
    这方世界,儒道昌盛。
    读书习文,可不是买上几本书在家里苦读就行了。
    没有名师指导,天赋一般的普通人就是读上一辈子。
    一百个人里也未必能有一个养出浩然之气。
    贾琮的这份不花钱的礼,价值远远不是银钱所能比拟的。
    “侯爷,明日在家先休息一天,不必急着搬到新府。”
    “陛下准备后天开大朝会,朝会过后应会召见侯爷。”
    “这荣国府的爵位……是去是留,到时还要看侯爷的意思。”
    投桃报李,夏守忠也破例说出了一些顺德帝的打算。
    消息并不是多重要。
    但却代表着夏守忠本人的态度。
    “我明白了,多谢夏总管提醒。”
    说话间,二人已经来到了宁荣街外。
    夏守忠抬头看了一眼“敕建荣国府”的牌匾。
    “侯爷今日得胜归来,要跟亲人相聚,奴才就先行告退了。”
    说完,又极有眼色的给宝钗拱手一礼,这才带人离开。
    ……
    “琮哥儿,苦了你了!”
    来到府前,中门大开。
    贾政早就在台阶下等着了。
    看到贾琮归来,顿觉心中复杂带着不少惭愧。
    这些日子荣国府的门槛都快被神京权贵踩平了,为的是谁。
    贾政心里一清二楚。
    “二叔,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先进府吧。”
    贾政这人,迂腐无能是真,可谦恭厚道也是真。
    这般真性情,让人生不出多少恶感。
    “嗳,琮哥儿说得对,瞧我……”
    “快进府吧,老太太还有迎丫头他们一大早就在荣庆堂里等着了。”
    “外甥女看着也清瘦了,老太太一会看了肯定心疼。”
    被这么一提醒,贾政才回过神来。
    一边引着三人进府,一边不住地关心问询着。
    待来到荣庆堂里。
    二十几个丫鬟婆子侍立两侧。
    贾母坐在最中央,左边坐着的是邢夫人。
    右边是李纨和神色憔悴的王熙凤。
    三春还有史湘云围坐在堂中的小桌前正眼巴巴的看着门口。
    脸上满是焦急期盼神色。
    就连小冬儿今儿个都来了,就坐在惜春旁边。
    如今府上谁不知道小冬儿最受贾琮宠。
    鸳鸯还特意给配了两个小丫鬟服侍着。
    待遇简直跟府上小姐一般无二。
    “三爷回来了!”
    一看到贾琮,小冬儿兴奋的直接跳了起来。
    贾琮赶紧以神力托住,这才没摔着。
    跟家中姐妹打了个招呼之后,贾琮这才对贾母道。
    “老太太,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快,到我身边来让我好好看看!”
    “这些日子可苦了你和我的心肝了。”
    贾母擦了擦眼角。
    拉着贾琮和黛玉的手,然后又疑惑的看向一旁宝钗。
    “乖孙,这位姑娘是?”
    “这是金陵薛家的宝姐姐。”
    “薛家的?可是安国郡主?”
    贾母吃了一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