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白莲教果然不识逼数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品茗字数:2618更新时间:25/02/22 10:40:05
                             
                         
                        
                        
                                “少年郎,莫要不知好歹,我白莲教乃替天行道,荡平人间不平事,岂是目无法纪?”
    陈澜是宗师,岂能听不到洛珩的低喃,他面色顿时一沉,喝道。
    或许是当惯了圣使。
    这陈澜明明也只有三十多的年纪,说话语气却老气横秋。
    他顿了顿,面上忽地浮现出“圣洁”的神情。
    “少年,本座见你资质绝佳,似与无生老母有缘。”
    “你不若拜入本座门下,未来与本座一同荣登极乐,伺奉无生老母,永享仙福如何?”
    陈澜凝视了洛珩几眼,抛出了橄榄枝。
    白莲教缺人才。
    这一点教中但凡是有识之士,都心知肚明。
    陈澜作为白莲教中难得的智者,自然知道人才难得的道理。
    洛珩的气度、风采,皆十分出众,有种道家闲情逸致、缥缈出尘的味道。
    这样的人,天生就该干白莲教蛊惑人心的勾当。
    陈澜太了解拥有这种皮囊的人,在乡间愚夫愚妇面前有多大的优势。
    他自己就是靠着这点爬到圣使之位的。
    若眼前少年能臣服于他,拜入他门下。
    那么……他这西北路圣使,将会一跃成为教中最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到时候,别说是什么丞相之位了。
    就算是那张龙椅,他陈澜坐一坐又有何妨?
    基于这一点,陈澜变得格外有耐心。
    哪怕眼前少年来历不明,敌友不明……
    “啧啧,你可知道,上一个对我说这种话的,坟头草都已三尺高了?”
    洛珩面露戏谑神色,好整以暇地看着陈澜,啧啧道。
    白莲教的人,果然不识逼数!
    “嗯?刘进是你杀的?”
    陈澜的面色变了,不复淡定。
    他虽也是宗师,但论实力,可比“星宿老仙”刘进差远了。
    若刘进是眼前少年所杀,那他……
    心念至此,一直自觉“优势在我”的陈澜,心下开始慌乱。
    “看也看过,聊也聊过,是该送阁下上路了……希望阁下能早日见到无生老母……”
    洛珩微微一笑,缓缓抬手。
    他来县衙,本就是来杀人的。
    先前之所以和陈澜多啰嗦,纯属是看看,白莲教和传说中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结果让他很失望。
    这是群不识逼数的妄人。
    上一个“星宿老仙”如此,这一个依然如此。
    他原以为敢夜袭县衙的人,多少会不一样呢。
    “放肆!”
    陈澜面色彻底阴沉下来,体内内力疯狂运转。
    轰!
    县衙地面青砖,随着他猛一顿足,瞬间四分五裂,道道龟裂纹扩散开来,朝着洛珩蔓延而去。
    无数青砖碎屑化作夺命暗器,若疾风暴雨般笼罩而下。
    夺夺夺!
    破空声中,也不见洛珩有何动作。
    只是人影一闪而过。
    他便已出现在陈澜面前。
    嗤!
    气劲从洛珩指尖射出,堂堂皇皇,炙热无比。
    就好似灼热的太阳真火在面前燃烧。
    “啊……”
    陈澜惨叫一声,身形急速暴退。
    气劲虽只是擦肩而过,但其炙热的气息,却让他肌肤都感到被烫焦了似的。
    他披散的长发,传出阵阵烧焦味。
    狼狈。
    前所未有的狼狈。
    自从踏入宗师境以来,陈澜还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
    哪怕他已经知道眼前少年的武功要比他高,却也没料到仅仅一个照面,就差点折在对方手中。
    陈澜的一颗心,变得慌乱无比。
    这一刻,什么雄图霸业,勃勃野心,都被他抛到九霄云外。
    他只想……保命!
    活下去,不能死!
    ……
    “陈凤元,礼部侍郎,黄米三千,白米五万。”
    “江永,吏部侍郎,黄米五千,白米八万。”
    “曾柏阳,五城兵马指挥使,黄米一千,白米一万。”
    “仇安……绣衣卫千户,黄米两千,白米一万五……”
    玄武的面色越来越难看,捏着账簿的指关节,都已隐隐发白。
    朝中那些高官也就罢了,他担任绣衣督司这么多年,早就看透了那些人。
    但,绣衣卫千户!
    他们绣衣卫中,竟也出了蛀虫。
    参与了草原走私案。
    该杀啊!
    他仇安对得起死在北境的那么多兄弟吗?
    玄武心下郁结无比,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他无法想象,当所有证据都被找出来后,会牵扯到多少朝堂高官,多少……绣衣兄弟。
    另一边,姜破虏的面色也难看到了极点。
    他心中倒无郁结,有的只是委屈、不服、想不通。
    凭什么!
    凭什么这些国之蛀虫,大把大把捞钱,吃得满嘴流油。
    而他们边境的贼鸟厮却为了区区几十两银子,就把脑袋悬在裤腰带,拼死拼活?
    他记得有一年,突奴人寇边。
    北境爆发了大战。
    那一战,死了好多兄弟。
    战争结束后,朝廷却迟迟不发抚恤银。
    催兵部,兵部不管。
    问户部,户部不鸟。
    直到大将军彻底发飙,朝廷才扣扣索索地发了三十万两银子下来。
    分到兄弟们手中,每人平均也就……三两银子而已。
    但这些银子,都是兄弟们拿命换来的啊。
    他还记得,他带着银子送往战死的兄弟家中时,看到的那一双双麻木、畏缩、木讷的眼神。
    兄弟们的父母、妻子、儿女,似都已对生活失去了期望。
    哪怕知道自己儿子、丈夫、父亲战死的消息,也没有太大的波动。
    他们好像早已知道有这么一天了。
    以往,大将军一直跟他们说,保家卫国是他们身为武夫的骄傲。
    没有他们,大楚何来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但此刻,姜破虏却突然想哭。
    “齐元,兵部尚书,黄米一万,白米十万。”
    “郑重吉,吏部尚书,黄米一万,白米十万。”
    “萧正亮,太子太师,黄米三万,白米二十万。”
    “项炎,皇三子,黄米五万,白米三十万……”
    一个又一个名字被念出,分量越来越重。
    当姜破虏听到萧正亮、项炎等名字后,整个人瞬间崩溃。
    “为什么?为什么?”
    姜破虏捶胸大哭。
    将军说,镇守边疆,抵御突奴人,是他们镇北军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他们身为武夫的骄傲。
    一些无知的读书人或许会看不起他们,但那些胸怀家国天下的有识之士、项氏皇族们,一定会记得他们的功劳。
    姜破虏对大将军的话,从来深信不疑。
    但在今夜。
    他无法再信了。
    有识之士?
    萧正亮不是吗?
    项氏皇族?
    皇三子不是吗?
    只是……他们眼中真有大楚,真有天下万民吗?
    这可是走私草原!
    每一趟走私,会让突奴人壮大多少?又会让镇北军死掉多少兄弟?
    姜破虏不知道,他彷徨无措,捶胸顿足,哭得像孩子一样。
    他们镇北军保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这大楚,还有必要保吗?
    在这一刻,姜破虏心中信仰开始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