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四章 吾等正欲死战,衍圣公何故先降?!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墨守白字数:5021更新时间:25/02/22 07:14:58
                             
                        
                        
                                刘三吾这些人,在确定了这个决定之后,很快便开始行动起来。
    首先便由刘三吾亲自写信,让人拿着,去曲阜那边把事情前因后果告知衍圣公。
    同时,众人各显手段,把这些消息散布出去。
    准备接下来,好好的和皇帝做上一场。
    争取把皇帝的这个错误的想法,给掰扯过来。
    必须让皇帝知道,他如此做,是特别错误的。
    不能在这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谁都不能侵害他们儒家,他们读书人的利益!
    而他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
    在面对这等生死存亡的时刻,只要他们把消息给传播出去。
    天下之间,只要是但凡有点儿良知的读书人,都绝对会出声响应,
    共同抵制朱元璋这个残暴之君!
    虽然他们儒家,在之前的元朝之时,被打压,
    发展的不是太顺畅。
    但是他们的底子还在。
    天下之间的读书人,还是特别多的。
    为了这件事,而敢于斗争的人,也同样不在少数。
    而接下来的事情,也真的如同他们这些人所想的那样。
    随着他们,把这些消息给散布出去。
    一下子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许许多多人,都被这突然之间所传来的消息,给深深的震惊了。
    尤其是又经过了那些有心人专门的渲染,与宣传之后。
    所引起来的动静就更大了。
    一时之间,很多人是又惊又怒。
    越来越多的读书人,相互联合着,朝京师这边汇聚而来。
    对于这些情况,朱元璋是心知肚明。
    每日都有诸多的情报送到他这边,让他明白都发生了什么。
    对此,朱元璋不仅仅没有任何的不满,相反整个人还显得比较兴奋。
    话说他在此之前,为什么没有对刘三吾等人当场下重手,而是选择了留这些人狗命一条?
    倒不是说,刘三吾等人多么高贵,他不敢对这些人动手。
    而因为他有他自己的考虑。
    他决定,在这件事情上放长线钓大鱼。
    要好好的和刘三吾这些人掰扯掰扯。
    尽可能多的把人给引进来。
    而后,他这边也才好使用手段。
    尽可能多的,把这些反对的人给一网打尽。
    面对这些人,现在所弄出来的动静,朱元璋是不惊反喜!
    这正是他所想要的结果。
    这些人,就只管闹腾吧!
    接下来,自己就看看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是帝王之怒!
    他衷心的希望,山东那边的孔孟两家,甚至颜家这些人都参与进来。
    这样的话才过瘾。
    才能把他们给一网打尽。
    在大明,孔子这个至圣先师,也必须要遵从大明的法律。
    要为大明的发展做贡献。
    阻碍了大明的发展,就算是孔子也很有必要让他挪一挪位置!
    接下来,大明的应天府变得无比的热闹。
    宛若过年一样。
    诸多的读书人三五成群,相互议论,声势浩大汇集到了这里。
    哪怕此时人已经挺多了。
    但还有源源不断的人,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
    有人大声疾呼,有人慌张,有人失声痛哭……
    他们彼此之间相互鼓劲儿,相互抱团。
    显得特别团结……
    刘三吾等人,感受着这些变化。
    又得知衍圣公那边得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里,就立刻动身,朝着应天府城这边而来的消息之后。
    顿时大为喜悦。
    只觉得这一次他们赢定了!
    他们的胜算越来越大。
    在涉及儒家之根本的事情上,就算朱元璋是当皇帝的,也一样不行!
    也必须要让路,需要向他们低头妥协!
    衍圣公这个曲阜孔家的领头人,同样也是身份极为极为特殊的人。
    在这件事情上,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含胡。
    有他亲自出马,那这件事胜算将会更大。
    或者说是他们必胜无疑!
    但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儿,却令的他们很多人,都为之惊愕了。
    因为,很快便有衍圣公派遣的,山东曲阜孔家之人。
    先一步赶到京师这边。
    并传递出了衍圣公的意思。
    说衍圣公不同意众人如此做。
    要让众人都听从皇帝的号令。
    皇帝让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且明确表示,他也觉得皇帝所弄这改变的科举考试,才是最好的。
    这才是真正的经世济民。
    并说儒家众多先贤们,一步步来,儒家能够如此发展壮大。
    靠的并不是嫉贤妒能,而是有着极为宽广的胸怀,方才能够一步步的壮大。
    是儒家的兼收并蓄,才有了今天的这个结果……
    在这个消息传来之后,一下子令的,刘三吾等众多的人炸了毛。
    脸上的欣喜,一下子就变得僵硬了。
    这个转变,实在是太大了!
    是他们在此之前,所完全没有想到的!
    而后便是无数的质疑声,怒骂声响起:“吾等正欲死战!
    誓死捍卫儒家荣誉。
    衍圣公为何先降?!”
    “他知不知道,他这个时候,都是在干什么?
    他知不知道这个时候,对于儒家有多重要?
    他说的是什么屁话?
    什么叫做儒家发展起来,靠的是兼容并蓄?
    儒家能够一直走到现在,靠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靠的是让儒家垄断科举,成为官方显学,和做官成才联系到一起!
    如此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才终于彻底的兴盛起来!
    如今,衍圣公却来这么一手!
    他这是要把儒家害死!”
    “说的好听!说白了就是他害怕了,缩卵子了!”
    ……
    朱元璋也同样是得到了,衍圣公那里也传出来的消息。
    顿时是大失所望。
    觉得这衍圣公,实在是让人失望了。
    他咋就不敢硬气点儿,和这些人一起,坚定的来反对自己,反对科举呢?
    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动手,把衍圣公也给一并收拾了!
    对于收拾衍圣公,朱元璋那是没有一点的心理负担。
    之前在明末崇祯时空之时,他们这里,又不是没有动手,收拾过衍圣公,收拾过孔家。
    这事哪能想到,这衍圣公,还是一如既往的怂。
    自己身边,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来,结果他那里倒好。
    已经先一步的投降了……
    ……
    “刘兄,现在怎么办?”
    应天府城这边,有人望着刘三吾出声询问。
    对于这个时候的他们而言,情况一下变得格外的复杂,受到了强烈的打击。
    毕竟衍圣公在士林之间的地位,实在是太高。
    意义也重大。
    如今衍圣公出人意料的做了叛徒,对他们士气的打击,简直不要太大。
    刘三吾咬牙道:“衍圣公是个怂包,是个孬种!
    他背叛了圣人!背叛了儒家!
    他不配称为衍圣公!
    我等圣人门徒,得圣人之教诲。
    自当以发展儒家为己任!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有再多的艰难险阻,就算是面对着强大敌人,连衍圣公都潜头缩尾。
    我们也必须坚定不移的。争斗下去!
    不能有丝毫的退缩!
    虽千万人,吾往矣!!
    现在,咱们便直接发动最终的一步。
    把孔孟二圣,从孔庙中请出。
    再由我等数万读书人,一起护送至皇城前,求陛下收回成命。
    这至圣先师,是我等共同的至圣先师!
    不是他孔家一人的至圣先师!!”
    这个时候的刘三吾,彻底魔怔了。
    决定拼上一切,来上一把大的!
    而儒家发展到现在,有这么多的读书人。
    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一个性格。
    读书人里面,有懦弱的。自然也有刚强的。
    有深明大义,为国家发展而着眼的。
    自然也会有很多如同刘三吾这般,一心一意想着自己的。
    只想把儒家打造的无比兴盛。
    至于国家如何,百姓如何,他们一概不管。
    别管制定出来的政策,多利于国家,多利于百姓。
    但只要损害了儒家的利益,他们就会坚决反对,并为此而不惜,拼死一搏!
    因此上衍圣公的表态,虽然让其中一些读书人,有了一定的改变。
    但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愿意为了儒家的大义,拼上这么一把。
    所以他们便不再等着衍圣公前来。
    决定先行发动这场声,势浩大的,捍卫儒家地位的行动。
    而朱元璋这边,在他们行动之前,便已经知道了,这些人的计划是什么。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锦衣卫触角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能够起到监听天下的作用。
    如今,这么多的读书人一起汇聚在这里。
    人多嘴杂之下,朱元璋这里想要探听到一些消息,实在是太容易。
    对此,他是饶有兴趣。
    同时也多少带着有一些遗憾。
    遗憾的是,衍圣公那边终究是怂了。
    这次的事,没能把他给牵扯进来。
    少了很多大的乐趣。
    不过,能有这么多的人,加入进来倒也不错。
    他坐直了身体:“传令给保儿,让他统领五城兵马司进行戒备。
    等待我的命令,准备拿人!”
    朱元璋在说这话时,身上有着诸多的杀伐之气涌现出来。
    整个人的气势都不一样。
    这是他进入到临阵对立状态的表现。
    而往往,进入到这种状态下的朱元璋,都很可怕。
    各方面的能力,决断力,以及手腕这些都非常吓人。
    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坐镇五城兵马司曹公李文忠,这个朱元璋的亲外甥,便立刻行动起来。
    他知道,自己家舅舅这是要来个大的了!
    哪怕知道,将要对付的乃是读书人。
    他也同样没有任何的迟疑。
    读书人确实不一样,但那也得是对国家有意义,能够促进大明发展的读书人才会不一样。
    至于这些想要反对舅父,想要阻碍大明发展到的读书人,这些蛀虫,很有必要被清理掉!!
    第二天一大早,夫子庙这边便响起了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而后,便有以刘三吾等人为首的众多读书人。
    对孔子孟子两位至圣先师的行弟子礼
    而后,把今日要做之事,以及他们儒家所面临的这种致命危机,都说了出来。
    并表示他们做这事,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儒家,为了天下。
    说完这些之后,又上了香,便用绳索等捆绑了孔孟二人的塑像。
    将它们费力的从里面抬了出来。
    然后放在事先做好的轿辇上。
    被人抬着朝皇城而去。
    后面跟着刘三吾,以及众多乌泱泱看不到头的读书人。
    看着前面的孔孟二圣人的塑像。
    原本不少心里面,多少显得有些忐忑的读书人,心中就变得更加坚定起来。
    有孔孟两位圣人在,还有他们这么多的圣人门徒在。
    就算是朱元璋,也必须屈服!
    不敢真的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
    这一次胜利属于他们!
    “放下我先祖塑像!!”
    但很快,意外发生了。
    一行人拦在了前面,厉声对他们进行呵斥。
    这人很有威严,峨冠博带,还打着全副的仪仗。
    这人不识别的,正是一路急匆匆赶进来的当代衍圣公。
    这突如其来所发生的一幕,一下子就令的,许许多多的读书人为之惊愕。
    并显得手足无措。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衍圣公在之前时,散发出那样的消息也就算了。
    可是现在,在这等关键的时刻里,他自己不为了儒家振兴出力,居然还要拦着他们,不让他们出力!!
    “衍圣公!我尊称你为一声衍圣公!”
    刘三吾这个时候,面对衍圣公,也没有那般客气了。
    “现在是为了儒家的生死存亡做事,衍圣公身为至圣先师后裔,不愿为此出力也就算了。
    为何还要在此时进行阻拦?!”
    衍圣公面对众人,提高声音道对众人道:
    “我儒家能够兴盛,是顺天应民,而不是什么逆天而行!
    今日尔等之举动,便是逆天而行!”
    但他此时说这些,这些人哪里会听?
    所以,一番的争执之后,衍圣公做主,让人把孔子塑像给硬生生抢了过来。
    把孔子的塑像抬走,不让孔子跟着掺合这件事儿。
    把孔子的塑像,送回到了文庙里,安置妥当。
    刘三吾等人虽然异常的气愤,但是对于这件事,却偏偏又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
    毕竟过来做这事的人,是衍圣公,为孔子的正统子孙。
    孔子的子孙出了面,不让自己等人借用至圣先师他老人家的塑像,他们的先祖来做事。
    刘三吾等人也是没有办法。
    而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倒是有一些跟随着刘三吾等人行动的读书人,悄悄的离开了队伍。
    不再随着他们一起做事。
    而刘三吾等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的做法。
    他们抬着仅剩的亚圣孟子的塑,像朝着皇城而去。
    很快便已到达了地方。
    开始了他们这次,志在必得的逼宫!
    ……
    “他们已经到了?”
    朱元璋站起身来,抖擞精神。
    “传令曹国公,让他率领五城兵马司开始动手!
    抓捕叛逆之人!
    胆敢反抗者,就地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