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大宴三日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可能要无字数:2466更新时间:25/02/22 03:14:26
                             
                         
                        
                        
                                “这便是本侯的辽地。”
    “如何,可有蓬勃之气,像那龙兴之地否?”
    辽西港口。
    张启牵着青菱下了帆船。
    站在平整整洁的港口水泥路面上,他张开双臂,深吸了一口气。
    青菱微微侧头。
    注视着那些忙碌的百姓。
    心中似有所悟,但又说不上一个准确的感受。
    人依旧是一样的人。
    穿着打扮也是相似的。
    但。
    为何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别的地方没有的某种情绪。
    该如何形容呢?
    就是那种
    希望。
    对,每个人对未来的生活都是充满着希望,而非麻木。
    他们脸上的表情与神态是憧憬,对以后日子的憧憬。
    他们有动力。
    有活力。
    不是一潭积聚了多年的死水。
    身为公主,青菱并没有什么能与这些百姓共鸣的地方。
    她在赵王宫中所经历的那些摆在人间疾苦面前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生而贵胄,青菱也体会不到这些百姓的生活。
    但这并不妨碍她看出这里的百姓与其他地方的百姓身上多了一股完全不同的精气神。
    “妾身看不出许多,不过夫君定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妾身看得出来,这里的人生活的是富足的。”
    “嗯嗯。”
    青菱说完,她身边的霓裳也如同小鸡啄米一般的点着头。
    “哈哈哈,会说话。”
    “一路舟车了,马上便要到家了,待会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你家夫君这里别的没有,但是论美食,当属天下第一!”
    “阿燕!安排小舟,回都尉府!”
    “诺!”
    一艘乌蓬,载着两女与张启逆流而上。
    划桨的船夫卖力的拨动着小船儿。
    虽然斜角的船帆能够借助不顺的方向前进并不用如此卖力气,但船夫可不管。
    他载的是张启。
    辽地的君王。
    他们的天。
    两岸的鸟鸣歌唱着,乌蓬驶过,惊起水鸟。
    不日,乌蓬靠岸。
    岸边一席白衣似雪,她眺望着,面上脸色虽然冷清,但却透露着思念的期许。
    当看到乌蓬,以及乌蓬中那抹熟悉的身影。
    白星的脸上绽放出了色彩。
    “恭迎君上归来!”
    整齐的迎接词,从都尉府来的人不下于千人。
    多是辽东军的将士,以及张启三百虎卫中的另外一百五十人。
    下了船。
    张启冲着他们点了点头:“嗯,我回来了。”
    “恭迎君上归来!”
    “恭迎君上归来!”
    “.”
    又是一连串的恭迎之声。
    声势之大,让久居深宫的青菱与霓裳都有些目瞪口呆。
    “这位,赵国青菱公主,吾之发妻,盟书已成,传令辽地,当大贺三日!”
    千余众的目光转移,从张启的身上来到了他身侧的青菱身上。
    众人单膝跪地,即便白星的眼神中透露出一抹幽怨,但她对青菱依旧是敬重的,这份敬重无关其公主身份,而是以辽侯夫人。
    “我等见过青菱公主,见过辽侯夫人!”
    同样的场景青菱已经经历过一次,所以这一次她表现的落落大方。
    伸出手做出虚扶之态:“本宫处至辽地,恐有不适之处,如有得罪还望诸君多为担待。”
    “这位便是夫君时常提起的白星参事吧,今后恐会有叨扰之处。”
    “不敢。”
    白星拱手态度恭敬。
    “好了,此处不适交谈的地方,回都尉府,大宴三日!”
    “诺!”
    张启出声结束了青菱与众人的第一次会面。
    他看了一眼白星,觉得她与以前有些许不同,但又说不上来。
    想不出便不想,都是自己人,有问题有麻烦,她会与自己说的。
    回到了都尉府。
    一众侍女侍从们开始忙碌了起来。
    整个都尉府都沉浸在了一片喜悦当中。
    君上大婚,他们每人都有赏赐。
    少的十来枚白龙,多的,更是好几年不愁吃穿。
    长长的流水席从都尉府摆到了附近的几个村落之中。
    来往之人都可随意上席享用。
    人手不够,便聘请周围村落里的村妇已做帮手。
    总之,青菱在赵国没有享受到的,在辽地张启为她补上了。
    而得知张启大婚的事情。
    整个辽地的百姓都是欣喜万分的。
    即便他们大多是没有什么见识。
    但也知道,张启成婚便会有子嗣,辽地,便拥有了今后的继承人。
    这份好日子便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相比辽地。
    辽宁常春两地的氛围更为的高涨。
    城市里,座座坊市皆免费的供应庆祝之物,只要不浪费,每人都可去领。
    百姓们集结在一起,围在天神相前祷告。
    告知伟大仁慈的天神。
    他们的神之子是何等的优秀。
    喜悦充斥在了张启所管辖之地的各个角落。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这份笑容发自内心。
    他们的祝福也同样发自内心。
    不过在一片喜悦当中。
    各个选拔营的氛围依旧紧张着。
    因为今天便是结算日了。
    分数未达标者,将无法进入他们梦寐以求的虎贲鹰击两军当中。
    泽水镇。
    甲组选拔营内。
    典风昂扬着脑袋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瓮城城墙之上的裨将。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以及对自己这组百二十七人的信任。
    当日答应裨将的任务。
    典风当天便挑选出了合适的几名民兵成立了‘正宣’小组。
    每日都在一众受训民兵当中宣扬自己为何前来当兵,为何要进入那两支从尸山血海中淌过来的军队当中。
    以前民兵月训四并没有专门的‘正宣’人员,但这并不妨碍典风从阿爷处得知‘正宣’的作用。
    他能明确一个人为何当兵,为何而战,而不是单纯的拿起武器,用命换钱。
    所以。
    泽水镇甲组选拔营里,典风便是那‘正宣’小组的组长。
    在他们的引导下,这支受训民兵的积极性远超其他地方的选拔营。
    每个人都铆足了劲,训练起来格外的刻苦。
    这一幕让虎贲军裨将聂云都有些惊叹。
    ‘正宣’小组在虎贲鹰击等常备正规军中并不陌生,但这种小组出现在了一支受训的民兵队里,就有些让人诧异了。
    虽然典风他们的‘正宣’手段还过于稚嫩,但这已然足以让这支百二十七人的受训队伍凝聚出军魂。
    “呵,本将没有看错人呐,好小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