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一章 晨曦

类别:武侠仙侠 作者:弥天大厦字数:3283更新时间:25/05/22 11:56:57
    起初,没人相信皇相会决裂。

    甚至李耀玄和许殷鹤的死讯宗盟高层亦是持着高度怀疑的态度,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二人演给他们的一出大戏,但随着内战的全面爆发,随着对战局变化的研判,随着各种细节填充,宗盟高层方才确认了上个时代已然终结。

    但依旧没多少人相信皇相会决裂。

    也因此,当帝安爆发内战与外界断开一切联系之时,宗盟高层也只以为这是朝堂上两位新主的某种合作,只是当那蔽日天幕散去,他们方才发现帝安城内真的爆发了战争,且李昭渊这个将登大统的皇子死在了登基前夜。

    这件事态对于天下格局的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对于宗盟而言这也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意外之喜。

    李昭渊是借着宗盟的势才有了登上九五的机会,可他却在确立皇位继承权后光速与他们切割,这让宗盟对于李昭渊的憎恨几乎是到了骨子里,但再怎样憎恨,出于利益的考量,宗盟也一直试图联系这个曾经的盟友,联系对方一同对抗相府。

    因为宗盟的核心诉求一直都很简单。

    维持现状。

    确实,在内战全面爆发之后,宗盟内部也有着不少激进分子想要彻底的改朝换代,但问题是推翻了大炎,宗盟内部谁来做这个天下共主?

    无人能够服众,便只有退回宗门天下。

    但宗门天下之所以能长久太平,是因为诸多大宗门头顶横压着一座名为监天阁的大山,如今监天阁也确实出世了,但谁会愿意头顶一直压着这个能够预知未来的存在?

    监天阁很蠢,除非他们能在这场战争中逆势崛起,不然等待他们便只能如万年前般被围剿灭门。而没了他们,退回宗门天下就代表着各宗裂土称王,开启绵延不绝的战争,直到逐鹿出这片土地的新皇。

    这是宗盟不愿的未来。

    能平稳延续统治,谁又愿意付诸武力?

    所以宗盟不会颠覆李家天下,宗盟要的仅仅只是维持旧秩序,只要皇室愿意掉头与他们联手覆灭相府,李家便依旧是天下共主。

    而那场共同瓜分相府尸体的盛宴,如果新皇有着李耀玄般的能力,甚至能让李姓天家的权势超过大炎立国之初!

    可李昭渊这位将登大统的新皇却一直对他们的联系置之不理,如今这个叛徒死于许家新主之手,此等消息怎能不令宗盟欣喜若狂?

    宗盟不清楚为何许家新主为何发疯,为何会做出那等愚蠢的举动,但事实便是相府已然朝着皇族露出了獠牙,露出那改朝之心!

    那位素有军望、将登大统的皇女想要登基本就有着极大的桎梏,此时再加上相府这赤裸裸的反意,会怎么选其实已然不难猜测,或者说她不选,那些皇党也会逼着她选,对方送来的密诏也诉说着这一点。

    二月十二,宗盟使团正式入京。

    与皇女那份私下送去的密诏不同,他们入京的过程光明正大得甚至有些隆重,仿佛是为了专门向一些人宣告一些事。

    使团车队自北华门而入,国宾仪仗开道,禁军铁骑护佑左右,马蹄踏碎冰晶,蔓延近一里的车队带着对新皇登基的贺礼,在积雪上留下道道车辙。

    车队最前方是骑马而行的几名老者与一名带着幕篱的黑衣女子,他们领着车队向城内行去,途径道路两侧那一条条被那战火吞噬的街区,有人不自觉出声幽然感叹:

    “我此生都未曾想过能见到帝安变成这副模样。”

    话落少许,便又有人笑着出声调侃:

    “是没想过帝安会在那皇相手中变成这般才对吧?真是疯了啊,那个叫许长天的小子,竟然主动将皇族推向了我们。”

    “........”

    听到这个名字,一众人中那头戴幕篱的墨衣女子身形不自觉颤了一下,但下一刻,一只大手便从一旁伸来拍了拍她肩膀,刘闻舟缓缓出声道:

    “王长老,你有些高兴得过早了,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那位将要登基的女皇会如何处置皇族、宗盟、相府三者的关系。”

    众人闻言回眸看向那俊朗老者,有人出声问道:

    “以刘长老之见,那位武元殿下送来诏书是为了将我等使团骗进帝安祭旗?”

    此言一出,使团内短暂消寂了少许。

    刘闻舟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瞥着那出声之人平淡的说道: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这举动太幼稚了,武元不会这么做的。”

    对视一瞬,那人垂眸回道:

    “韩某愿闻其详。”

    刘闻舟驾马而行,看着两侧毁坏的街区:

    “韩长老,太子李昭渊的死都能用一句病逝掩盖,我们这些使团难不成比那位太子还重要?就算真杀了我们也于大局没有影响,最多只是在史书上多出几个病逝的人罢了,而且......”

    “...皇族内部的压力要爆了。”

    一道清冷的女声忽然插入了几名老者的谈话使人侧目望去,头戴幕篱的少女微微低着脑袋,以一种陈述的口吻清声说道:

    “李清焰强行诛杀使团,只会提前引爆这种压力。”

    “青墨所言极是。”

    刘闻舟微微一笑,望着这位渐渐成长的剑宗首徒,缓声道:“军阵功法虽然能保证领袖的权力,但领袖可没办法随时抵临军中,既然领袖的政令荒唐,那便由军中的将领先斩后奏,替皇帝做决定。”

    话落,没有人再立刻出声。

    在场之人都是在各宗内有着一定权势的高层,他们都清楚政令这东西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自下而上裹挟着出来的。

    受益于相府的反意,皇族内部压力已然到了临界点,现在李耀玄从棺材里爬出来兴许还能以个人权威将这些声音压下,那位女帝登基本身就受着桎梏,自是不可能做到这些。

    沉默着行出去数条街区,才再次有人开口,倒是人没有再提方才之事,因为没有必要。

    李昭渊死前,李清焰与许长天之间应当是私下有过联系,但至于这份联系能否在各自内部的积压之下延续,他们只能祝愿这两人能把李耀玄和许殷鹤一起从棺材里面拖出来。

    不过,

    对他们宗盟最好还是做好两手准备。

    刘闻舟遥望着远处巍峨的朱红宫墙:

    “黑鳞军已于前日退出了宫城。”

    听闻此言,韩姓长老下意识呢喃:

    “相府这算是让步?给那位武元殿下登基提供场所?”

    刘闻舟轻轻摇头,但没有回答,而是望向一侧默不作声的少女。

    冉青墨见状抿了抿唇,清声道:

    “这种事情许元是不会让的,黑鳞军之所以撤出宫城,只是因为他陆续撤出帝安城。”

    闻言,有人出声反驳:

    “过去几日,三十万北封军已经几乎通过京北府尽数南下,最快的第二镇已经在帝安城北驻扎,相国府那边虽不明确,但若算上原本驻扎弘农之北的十万余黑鳞军,他们应当在帝安汇聚了超过三十万的兵力,这可是近百万军阵的对垒!”

    冉青墨隔着幕篱薄纱瞥了一眼出言老者,低声道:

    “皇相双方汇聚的兵力越多,他们便越不可能打起来。”

    “那为何汇聚如此之多的兵力?”

    “你忘了么?”

    冉青墨瞥了一眼相国府邸的方向,低声道:

    “秦龙隘如今在相府手上。”

    “秦龙隘.....”

    老者低声呢喃,随即瞳孔一缩:“许长天拿下那关隘不是为阻止北封军南下,而是为相府北上做准备?!”

    “嗯。”

    “我们需要通知皇族。”

    “没用的。”

    冉青墨摇头,道:“李清焰领兵多年,她不可能看不出来许元用意,她令北封军全军南下,便是不愿与相府立刻发生大规模决战。”

    “.........”

    沉寂中,

    众人闻言唏嘘一叹。

    即便皇族的转向已然明了,但皇相新主都亦有雄略,他们想要坐收渔翁终是黄粱一梦。

    不过如今天下的局势依旧对他们有利,使团的到来并不代表战线的停火,皇相双方在帝安陈兵百万对峙得越久,宗盟便能在这段时间占据更多的战略要地。

    更何况,

    北境三洲被两场战争打得满地疮痍,即便将其拱手让给相府,面对宗盟与皇族的联手,其夺得天下的可能相较于败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宗盟使团就这般一路行进入了宫城,但在那条横贯帝安的中轴线上,他们迎面碰到了一辆出乎预料的车架.....

    黑鳞铁骑在阳光下反射着肃冷的光,

    鎏金色的驾辇彰显着其内之人的尊贵,

    汉王驾辇自宫内行出,与驶入的宗盟使团相向而来。

    冉青墨的目光透过幕篱的薄纱,

    透过了行辇窗帘的遮挡,

    望着那车内端坐的他。

    但直至双方擦肩而过,

    直至互相消失在视野尽头,

    他也再未回眸看过她一眼。

    汉王入宫请见武元公主,被拒门外。

    夜,

    那座恢弘府门之上,

    经历风霜数十载的相国府三字终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许府两字。

    时间流逝,风暴之前总是寂静。

    二月十三,女帝焰登基大典,晨曦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