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简直太行了!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史小刀字数:2655更新时间:25/02/21 23:44:17
                             
                         
                        
                        
                                一向沉稳大气的顾长青。
    此刻却像个疯子。
    屋里瓶瓶罐罐碎了一地。
    程安前世也见过几个破产的大老板,状态也和顾长青此刻大差不差。
    “爹爹。”
    “程安来了。”
    顾晓柔怯怯的喊了一句。
    “怎么?”
    “是钱不够吗?”
    顾长青脸色青冷。
    “见过顾员外。”
    看在顾家快破产的份上。
    程安并未计较。
    而是平静道:“事情既然发生了,再生气也无济于事,顾员外如今更该保重好身体,才能守好这一家人。”
    “你……”
    “坐吧。”
    顾长青忍了忍没发作。
    坐下后,又道:“听姐夫说,你在平谷县出名了?连王通判都亲自去了程家,前途无量啊!”
    “不敢。”
    “只是侥幸而已。”
    又闲聊了两句。
    顾长青显然有些不耐烦了。
    程安这才奔入主题:“听闻顾家是以贩卖粮食起家的……那顾员外可有兴趣改投餐饮?”
    “什么意思?”
    顾长青微微蹙眉。
    程安拿出一张纸递过去:“我闲暇时,从古书里琢磨出了几道菜谱,若是顾员外有兴趣的话,咱们可以合作。”
    “菜谱?”
    顾晓柔哑然。
    不是她不信任程安。
    实在是……
    肉都没吃过几次的人会做菜?
    扯呢吧?
    “小娃娃莫要托大!”
    顾长青随意的瞥了眼那张纸,顺嘴教训道:“这是被通判夸了两句,便不知天高地……诶?这……”
    顾长青话锋瞬转!
    有些不自然的咽下了后半句话。
    惊讶的盯着那张纸。
    “真是菜谱?”
    “小炒肉……”
    顾晓月悄悄过来。
    踮起脚瞧了一眼,好奇道:“这是什么菜式?以前没见过呀!而且做法也很奇怪,为何要用铁锅?”
    “这叫炒菜。”
    “要用专门的炊具,才能得其精髓!”
    现今的餐饮文化还比较原始。
    大家做饭多用陶器。
    自然就不懂炒菜的奥义……
    上次在百味斋的时候,程安就想到了这笔生意,奈何那牛掌柜并不感兴趣,他也就没多说什么。
    生意是讲缘分的。
    你信我。
    合作才能愉快。
    可若是三心二意,就算再挣钱的买卖也不会长久。
    “晓柔、晓月。”
    顾长青看了眼女儿们,肃声道:“你们先出去,爹有要事与程公子详谈,还有……让人准备晚饭。”
    “是!”
    顾晓柔有些惊讶的看了眼程安。
    拉着噘嘴的妹妹离开。
    半个时辰后。
    程安从顾家出来。
    没人知道他和顾长青都谈了些什么,只是二人出来的时候,脸上都挂着笑容。
    顾长青更是亲自将他送出门外。
    “爹。”
    “那个炒菜真能赚钱?”
    顾晓柔站着父亲身边。
    可目光却随着远处的那个身影越拉越长。
    “不只是生意!”
    “晓柔……”
    顾长青拉着女儿的手,柔声道:“顾家以后就靠你了,所以顾家的女婿,也必须要是才干之人才可!”
    “那您觉得程安行吗?”
    “哈哈哈!”
    顾长青闻言仰头大笑。
    那表情……
    何止是行?
    简直太行了!
    ……
    “开饭馆儿?”
    程家。
    爹娘愣愣的瞧着儿子。
    “嗯。”
    “顾员外那边谈妥了。”
    程安点点头,接着道:“不过我年纪太小,而且还要读书,生意上的事儿还是要爹出面才行。”
    “咋‘出’?”
    程大山一脸茫然。
    瞧着儿子那睿智的目光,心里竟生出了一丝自卑。
    “前期所有投入顾家全包,而您就只要作为合伙人,在百味斋挂个名儿就行,平时清点一下账目。”
    知道老爹不会算账。
    程安接着又道:“您放心,顾员外为人正派,必不会在钱上面动手脚。”
    “哦。”
    “那还好……”
    程大山松了口气,又恍然道:“不对啊!钱是人家出的,店也是人家的!顾员外凭啥要跟咱家合作呢?”
    “咱家出菜谱。”
    程安简单解释了一遍。
    “我的儿!”
    “你还会做菜?”
    两口子险些惊掉下巴。
    程安无法解释,只能忽悠道:“小时候太苦了,每天都吃不饱,所以闲暇时就喜欢琢磨一些吃的……”
    画饼充饥。
    说白了就是自己骗自己。
    “这就行了?”
    “咋不行呢?”
    程安生怕爹娘再追问下去,就道:“后天就要补考,我去温书了。”
    “去去去!”
    “这是正事儿。”
    两口子这才终止了话题。
    ……
    三天后。
    程安坐上驴车。
    跟随杜修前往县城。
    这次很顺利。
    刚来到城门口。
    值守的衙差的就笑着迎过来。
    “程安?”
    “见过各位差爷。”
    程安跳下车,恭敬行礼。
    衙差赶忙笑着摆手:“不敢嘞,你如今可是咱平谷县的大红人,我们这些糙人哪受得起你这一礼。”
    这就叫‘前倨后恭’。
    哪怕程安只有八岁,更无任何功名。
    可这些衙差哪个不是人精?
    尤其这几天里。
    通判王善不遗余力的为程安造势。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这小娃娃怕是要交好运了!
    “神童啊!”
    “金贵着呢……”
    另一个衙差也笑着道:“程公子还记得我吗?上次你来的时候,就是我带你们去的县衙呢。”
    “多谢。”
    程安瞥了他。
    心说要不是你多事儿,老子还不用补考呢。
    一路进城。
    有人认出了程安。
    “他来了!”
    “谁?”
    “程安……”
    有知情者得意道:“县衙的王通判说他是百年不遇的神通!还特意去信州府,为了他重开院试!”
    “院试还能重开?”
    “那得看看!”
    不少人都被吸引过来。
    不一会儿。
    程安身后跟了几十号人。
    不过有衙差在,这些人也还算安静,只是远远的跟着,像是学生游行,每走几步路就会有人加入进来。
    杜修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
    瞳孔瞬间收缩。
    上百号人乌泱泱的跟在后面,势头吓人。
    “别紧张。”
    “平常心就好……”
    他捏着程安的手腕,掌心全是汗水。
    程安忍着疼。
    苦笑道:“我没紧张啊先生,您捏疼我了……”
    “哦?哦!”
    杜修老脸一红,尴尬的松开程安。
    等走到县衙门口时。
    带路的衙差忽然停下了。
    “程公子稍等。”
    “怎么了?”
    杜修有些紧张的看了眼里面。
    担心周恒又要发难。
    殊不知。
    自程安名震院试后。
    周恒就被全县的学子们给骂惨了!
    什么‘嫉贤妒能’、‘有眼无珠’、‘埋没人才’……
    听取骂声一片!
    这会儿周恒哪还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