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士子楼对事!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我问青山字数:2260更新时间:25/02/21 22:04:22
                             
                         
                        
                        
                                箫郎、太子二人,九龙书院内院中终是碰见。
    互为客套、试探,几番言辞对上,各怀心思。
    随后,太子朱慈烺有意引萧靖川入内院新建士子楼,以图单独叙谈。
    且其亦不待箫郎回言,忽又转头对向邱致中吩咐。
    “哦,对了,致中啊,你带那......,顾长庭是吧?!”
    “你二人暂留此处,继续侯着许直吧,我同萧将军单独聊聊!”
    语毕,太子毫不顾及此三人作态,兀自奔士子楼就行了去。
    其身后,萧靖川无奈,同致中对视一眼,亦只得快步跟上,同太子前后步入楼中!
    咯吱!
    士子楼门扇轻启。
    这新造之二层砖木殿堂内,一楼南北两侧墙上,装裱挂着不少墨宝字画。
    正中一张长条大书案,左右分列十余把官帽椅。
    太子朱慈烺自入得楼后,便搭手在椅背上,一言不发,只沉默往里踱着步子。
    见势,箫郎只得硬着头皮率先开言。
    “恩......”
    “呵呵,禀殿下,此次出山,除护送倪元璐一行三位大臣出三坡界外,末将领兵又下易县、奔涞水!”
    “斩杀敌寇千余,缴获银钱物资无计!”
    “想来,凭着这些储备,已够我们装配整训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啦!”
    箫郎报言,有意接续前话,亦进一步探求太子口风。
    “呵,统兵作战,乃将军之责矣!”
    “我本就力弱,如今困居在这山野乡间,就是有心,左右亦帮不得你什么?!”
    朱慈烺飘忽言语间,仍自顾背对着箫郎,脚下不停,手上摩挲着椅背,向前走着。
    “额......,这......”
    “末将惶恐,不知殿下何意......”
    萧靖川几番示好,可对面这太子爷却一直冷言冷语,听来甚叫人不舒服。
    遂箫郎心下不耐,有了气,便亦顿在那儿,以沉默来表示自己不满之情绪。
    良久,士子楼内一片寂静。
    太子似亦察觉此间尴尬,于是乎觉着时机以至,便堪堪言语道。
    “这楼,名为士子楼!”
    “多少学子,寒窗苦读十载,一招得中,方可成得士子之名,做官,取仕!”
    “文人嘛!治世为国矣!”
    “萧靖川,如我未记错,你乃武举出身!”
    “我大明,自太祖爷开国之初,便有武举。”
    “但洪武时期,朝中奉行重文轻武之方针举措!”
    “武将多以世袭制度、爵位家庭、军户家庭、文臣大学士为主要途径!”
    言及此,朱慈烺顿口,缓回过身,向箫郎瞄去一眼。
    萧靖川无反应,继续听言。
    “没办法,国家初建,军中能人好手太多啦!”
    “尚武之风一旦开启,对皇帝的统治,是会造成威胁哒!”朱慈烺又顿。
    “直至天顺三年!武举考试才再度被重视起来。”
    “土木堡之变!”言至这五字,朱慈烺袖袍一抬,伸手重重拍在椅背上!
    “经此一役,我大明京营、五军营,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
    “朝廷军队实力大减,边防能力大打折扣!”
    “为御外辱,尽快补充选拔将才,成了首要急务!”
    “为维持、巩固王朝统一,保证边陲稳定,武举,变得愈发重要!”
    “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
    “萧靖川呐,这些人亦都是武举出身,后成一代名将!”
    “武举、科举,不分家嘛!”
    “皆是为国选能!”
    “今日你同我步进这士子楼,可有何感慨乎?”
    朱慈烺言语间,好大一个弯儿,总算问到这儿。
    “太子殿下,您所提名将之事迹,音容笑貌言犹在耳!”
    “我萧靖川何德何能,堪同这些人相作比较?!”
    “唯一心报国,杀敌建功是也!”
    萧靖川稳端出一副冠冕堂皇之姿态来。
    朱慈烺见此不悦,登时眉关紧锁!
    “萧靖川!”
    “本宫已经忍你很久了!”
    “你领兵裹挟于我,一直踟蹰不前,到底意欲何为?!”
    “说!于这九龙镇,你到底还要待多久?!”
    猛然间!
    朱慈烺大喝出口,似心中郁结之气,突然喷涌而出,两眼都冒出火来!
    “回殿下,再不到半月,四月末,定会起行!”
    “此前粮草不济,兵马不精,如之奈何?!”
    “实非我萧某不愿动身,确系时机尚未成熟所至!”
    萧靖川正色答言,咬牙之神态,瞧去还算镇定,似亦心下对今日之对言早有预料。
    “萧将军!”
    “我朱慈烺是不懂兵!”
    “可你如真愿直接保送我去南京,不练这些兵马,难道就不能成行吗?!”
    说着,朱慈烺长吸一口气。
    “即刻动身,不作耽搁,到得陪都,我依旧会以勤王护驾之功封赏于你!”
    “荣华富贵,少不了你!”
    “要军权!我亦可继续叫你箫郎统兵!”
    “这山野之间,你再练,也纯属小打小闹。”
    “届时,我钦点你总督中外军事!”
    “提领大军,北伐收复失地,难道不必现下更爽快吗?!”
    “萧靖川?你,到底在犹豫什么?!”
    朱慈烺以重利相诱,表情几经变换,阴阳顿挫间,已颇有了几分帝王豪气。
    可反观顿足于门前的萧靖川,却出奇的冷静,依旧低头不语,瞧不出多少变化。
    又待片刻,见其仍无反应,朱慈烺一咬牙,猛甩袖袍,再次别过身去。
    “听许直讲!”
    “你还要在这三坡界,建什么根据地老巢!”
    “又欲留滞老三朱慈炯在此!”
    “萧靖川,你不说......”
    “我亦能猜得到!”
    “但割据一方,困守在这山沟子里,就真有这个必要吗?!”
    “不愿朝中供职,居我之下?还是就想要这天高皇帝远的逍遥日子?!”
    “以你的本事,难道就想偏安一隅,做个.......,呵呵,做个土皇帝?!”
    “不至于吧!”
    “萧靖川,你最好别叫我小瞧了你!”朱慈烺再行深入探言。
    “太子爷!”
    “我萧靖川,从未想过什么偷安!”
    “我所求,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八字而已!”
    “为免百姓世受战乱之苦!”
    “我萧靖川领兵,征战,我要打出个天下太平来,好叫百姓永不再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念及此处,萧靖川亦气血翻涌,终是按耐不住心中之志。
    “好!”
    “你萧靖川大义!”
    “可你言不由衷,你顾左右而言他!你跑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