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就这点本事?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多喝热水啊字数:2627更新时间:25/10/28 01:26:24
                             
                        
                        
                                李舜臣那一万军队前进的方向是辽州北部的一个小县城,规模不大,人口也就五万上下,城墙也不高,属于很容易就能打下来的城市。
    为了避免战斗对城里的居民造成影响,甘宁率领军队加速前进,终于在李舜臣抵达县城之前先一步到达,然后在城北摆开阵势,分明是要和李舜臣在外面的平原上展开一场正面对决。
    李舜臣看到这个架势也高兴起来了,他最开始还担心甘宁会在县城里进行防守,那么他这一万军队可能还真不够用。
    虽然这个县城很小,城墙也不高,但守城一方的优势依旧非常明显,更何况还是大陆王朝的正规军。
    可要是在平原上决战,李舜臣觉得自己就不用担心了,因为他有火炮啊。
    十一台火炮虽然不多,但只要一轮齐射,必然能够对甘宁的军队造成极大的震慑,让他们乱了阵脚,然后他下令军队冲锋基本上就能结束战斗了。
    所以李舜臣也放慢了行军速度,让军队一边前进一边调整状态,在靠近县城的时候还特意停下来,埋锅造饭,让士兵吃饱了再继续前进,准备和甘宁决一死战。
    甘宁这边的准备就简单多了,就是提前让一万军队列阵,等待李舜臣撞上来就行了。
    甘宁这一万军队并不全都是步兵,而是七千步兵和三千骑兵。
    以大陆王朝的国力,就算甘宁拉出来一万骑兵也不算什么,但是考虑到李舜臣这两年多的时间也就弄出来三千骑兵,所以甘宁也只带了三千骑兵。
    既然说了要光明正大的战斗,那甘宁就不屑于在兵力上占据优势。
    七千步兵分成两个部分,前面三千步兵组成方阵主要进行防御,剩下四千步兵分成左右两翼,三千骑兵在后面,随时可以发起冲锋。
    甘宁作为主将,原本是不应该主动冲锋的,但是这些年他真的是太无聊了,有点忍不住。
    当初他可是名震长江的锦帆贼,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地在后面指挥战斗?
    只有亲自领兵冲锋,在战场上冲杀才是最让他得意的事情。
    很快,李舜臣带着一万军队过来了,看到甘宁已经摆开阵势,以逸待劳的时候,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
    甘宁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而他这一万步兵还没有展开阵型,一旦甘宁趁机发起进攻,他肯定要吃亏,而且还是吃大亏。
    好在甘宁派人过去,明确告诉李舜臣,给他半个时辰的时间摆开阵型,甘宁绝对不会趁人之危。
    李舜臣心里很是怀疑,真有这么打仗的吗?
    都说兵不厌诈,如果换成是他在甘宁那个位置,肯定会趁着他立足不稳的机会强行发起进攻,一战而定胜负,绝对不会给对方摆开阵型的机会。
    但这个时候李舜臣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先下令让军队抓紧时间布置阵型,希望甘宁能够信守承诺。
    对于甘宁来说,他早就可以出手将李舜臣灭掉,但却一直等到了现在,所以他真的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提前进攻。
    只有正面击败李舜臣才能让他感到满足。
    半个时辰之后,李舜臣的一万军队也完成了阵型,然后甘宁的脸色慢慢变得严肃起来。
    在这之前,甘宁是真的没有把李舜臣放在眼里,但是在看到李舜臣指挥一万军队快速完成阵型布置,整个过程忙而不乱,井井有条的时候,甘宁意识到李舜臣也是一个善于治军的人。
    在甘宁皱起眉头的时候,李舜臣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因为他发现甘宁带来的一万军队竟然做到了全员披甲,就连三千骑兵的战马,竟然也有盔甲进行防护。
    一万军队,全员披甲,而他这里只有一千套盔甲,相差如此悬殊,这场战斗恐怕是不好打了。
    这也是李舜臣第一次直接面对大陆王朝的军队,战斗还没开始,他就被吓到了。
    就算是在他穿越过来的那个时代,强大的明朝也无法做到全员披甲,所以在这个三国时代,大陆王朝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李舜臣脸色严肃到了极点,不敢轻易下达进攻的命令。
    全员披甲的军队战斗力强悍,一旦组成阵型,根本就不是寻常手段能破开的。
    就算他用火炮进攻攻击,最多也只是将阵型打乱,但只要甘宁善于治军,可以在短时间内重组阵型。
    最重要的是,李舜臣这里没有多少炮弹。
    实心弹制作比较简单,只要将铁打造成圆球的形状就行了,如果没有足够的铁,将石头打磨成圆球也是可以的。
    但就算这样,李舜臣这边也只有一百颗炮弹。
    一百颗炮弹,就算每次都能击中,而且运气很好地杀死三名大陆王朝的士兵,那也只能造成三百杀伤,对于万人军队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更何况大陆王朝也是有火炮的,肯定知道要如何应对火炮的攻击,所以李舜臣意识到他有点轻敌了,事情可能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甘宁等了一刻钟,发现李舜臣丝毫没有进攻的意思,顿时觉得很无语。
    明明是李舜臣主动发兵的,怎么到了这里却不敢主动进攻了?
    好吧,既然李舜臣不敢进攻,那甘宁就主动一点吧。
    甘宁当即下令,三千步兵保持阵型前进,发起进攻。
    原本甘宁是打算用这三千步兵做为防御主力的,可李舜臣到了这里就不敢进攻了,甘宁只好改变策略,主动进攻。
    三千步兵接到命令,开始保持阵型前进。
    李舜臣双眼微眯,赶紧下令前面的士兵调整阵型。
    他一开始摆出的是进攻阵型,但是发现目前的情况不适合进攻,所以他要抓紧时间调整阵型,改成防御阵型。
    随着甘宁这边三千步兵不断前进,很快就冲到了李舜臣军队面前,而李舜臣这边调整阵型还没有完成,只能先派出最前面的两千步兵迎战。
    两千对三千,数量有差距,双方的盔甲和武器也有差距,所以李舜臣根本不用想也知道他这两千人肯定挡不住甘宁的三千人。
    但他的目的也不是挡住甘宁的进攻,而是用这两千人拖延时间,等他调整好阵型之后再进行反击。
    随着三千步兵和两千步兵撞到一起,李舜臣再次下令,三千骑兵分成三队,其中一队留在他身边,另外两队则是前往了左右两翼,随时可以发起进攻。
    剩下的五千步兵有三千留在中间,充当主要的防御力量,剩下两千步兵为预备队。
    在预备队旁边就是十一台火炮。
    火炮和炮弹的数量有限,不到关键时刻,李舜臣是不会下令开炮的。
    等他调整好阵型,最开始那两千步兵已经坚持不住了。
    步兵之间的对决不会产生太多的伤亡,可一旦战斗失利,那就真的很难挽回了。
    还不到两刻钟的时间,甘宁派出的三千步兵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伤亡还不到一百,而李舜臣那边的两千步兵已经开始节节败退,伤亡数量超过五百。
    出现如此夸张的战损比,一方面是大陆王朝军队确实精锐,而且时不时就要被拉出来搞实战演习,所以就算他们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但在战斗中的表现依旧不俗;
    另一方面是大陆王朝军队全员披甲,防御力惊人,李舜臣那两千步兵很难对大陆王朝士兵造成伤害。
    战斗中出现的伤亡基本都是轻伤,很少有阵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