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他想重建高句丽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多喝热水啊字数:2128更新时间:25/10/28 01:26:24
    李舜臣看着跪在地上投降的四千多士兵,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他也没想到他的计划竟然如此顺利。

    看到下雨的时候,李舜臣只是猜测可能会出现山洪或者泥石流灾害,没想到竟然真的出现了。

    泥石流这种灾害是不分敌我的,可以对金昌的军队造成伤害,也可以对李舜臣造成伤害,但泥石流偏偏就朝着金昌的营地去了,而且还带走了金昌和九成以上的将领,彻底瓦解了这支军队的指挥体系。

    更重要的是,泥石流结束之后,大雨也快速停了下来,要不然李舜臣也不敢带着百余人出来。

    他们这里物资匮乏,一旦被大雨淋透,必然会有人生病,甚至因此丢掉性命。

    只有等大雨结束,李舜臣才能带着百余守旧派出来行动。

    从始至终,李舜臣都没有让百余守旧派现身,而是让他们在后面举着火把和树枝,虚张声势,以此来攻破那些残兵的心理防线。

    以上种种条件但凡缺少一个,事情都不会这么顺利。

    但李舜臣的运气就是这么好,或者说,世界意志就是这么照顾他,给他制造了天时地利,这才能让李舜臣仅凭几句话就让四千多士兵投降。

    李舜臣在这个时候也是耍了心思的,他主动说不捆这些投降的士兵,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手。

    他还承诺天亮之后想离开的人可以走,因为他根本没有实力让不想留下的人留在这里。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收缴这些人的武器,如果看到穿盔甲的,还要把盔甲留下。

    只要没了武器,这四千多士兵就是没了牙的老虎,很难进行反抗。

    除此之外,李舜臣也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实力,他会让那百余守旧派继续虚张声势,让这些降兵以为他身边至少有数千军队。

    一番操作下来,李舜臣成功收缴了四千多士兵的武器,还缴获了三套盔甲。

    四千多降兵也没有上山,而是在山脚下生火取暖,就这么挨到了天亮。

    天亮之后,李舜臣穿戴上缴获的盔甲,带了三十名护卫(其实就是从守旧派里挑了三十个身高和体型都比较健壮的人,给他们发了武器,来应付一下)来到这四千多降兵面前。

    “大家都安静一下,我来说几句。”

    四千多降兵在山脚下凑合了一晚上,别说热乎饭了,连热水都没喝上,最多就是靠着几根干柴取暖,如今全都被冻得浑身发抖,还有不少人开始发烧了。

    这真不是李舜臣不想管他们,而是他也没有办法。

    李舜臣身边就百余守旧派,物资匮乏到极点,怎么可能给这四千多降兵提供饭食和热水?

    说得难听点,这四千多降兵要是鼓起勇气发起反抗,分分钟就能把李舜臣杀死。

    只可惜,李舜臣昨天晚上的出现已经给四千降兵留下了难以战胜的印象,所以他们根本不敢反抗。

    李舜臣当然知道自己实在演戏,但他的演技很好,面对四千多降兵也丝毫不乱,甚至还用目光扫过所有人来彰显自己的威严。

    在李舜臣扫视全场的时候,不少降兵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不敢和李舜臣对视。

    李舜臣很满意这些降兵的反应,说道:“我叫李舜臣,我的志向是重建高句丽王朝,结束大陆王朝在高句丽的统治,如果你们也有和我一样的志向,那我欢迎你们留下来,助我一臂之力!

    我李舜臣在此承诺,只要将来我能够重建高句丽王朝,追随我的人一定能够得到超乎想象的回报!

    如果你们不愿意跟我一起反抗大陆王朝的统治,还想继续留在大陆王朝当亡国奴,我也不拦着你们,你们随时可以离开。

    时间紧迫,你们这支军队战败之后,大陆王朝随时可能会派更多的军队过来,所以我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思考,愿意留下来的,站到我的左边,想要离开的,站到我的右边,现在开始计时。”

    到了这个时候,李舜臣依旧是一副愿者上钩的态度,不是他大度,而是他知道强行把这些人留下来就是巨大的隐患,只有真心愿意追随他,重建高句丽王朝的人才不会在发现事情的真相之后背叛他。

    但凡李舜臣的实力再强一些,他是绝对不会放这些人离开的。

    就算不能将这四千多降兵全都编成军队,留下来从事生产也是可以的啊。

    只能说李舜臣的开局,真的太差劲了。

    四千多降兵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始行动起来。

    大部分士兵都选择了右边,因为他们在大陆王朝过得真的很不错,而且他们的家人也都在那边,如果他们不回去,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家人会不会受到牵连。

    这个时候选择返回大陆王朝,才是正常人的反应。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选择了左边,这种人一般都是没有家室的,而且心里多多少少都存在了建功立业的幻想。

    这部分人是少数,只有千人左右。

    四千多降兵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三千多在右边,千余人在左边。

    这个结果让李舜臣很满意,因为千余人已经是他现在所能掌控的极限了,如果人数太多,他真的不好控制。

    先利用这千余人发展起来,积攒一定的资本,然后再考虑发展壮大,这才是李舜臣的计划。

    如果一开始就集结四千多人,他可能都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养活这么多人,到最后反而闹出更大的乱子。

    所以这个时候人数不能太多,这千余自愿追随他的人,就很好。

    李舜臣来到左边,对着千余人露出笑容。

    “好,既然你们选择留下来,那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兄弟了,我们会为了重建高句丽王朝这个伟大的目标一起奋斗!

    至于右边的兄弟,我信守承诺,不为难你们,你们现在就可以走了。

    不过我希望你们回去之后给法正和甘宁带一句话,我李舜臣没有那么多野心,只是想重建高句丽王朝,为高句丽人争取一个立身之地,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