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魏国加入战局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钟小虾字数:1365更新时间:25/07/20 02:38:31
    魏,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兵伐吴。

    相较于吴国对合肥的执念,魏国之于吴国亦有一处执念所在,那就是濡须口。

    对于这个地方,曹操在世时就先后进攻过两次,一次被迫撤退,一次虽然胜利占据了须臾口,但因内部朝堂不稳,加上外部刘备势力崛起,不得不放弃渡江伐吴,退回巢湖。

    之后,曹丕在位时再次准备攻下须濡口而后伐吴。

    当时,曹仁领数万大军攻打濡须坞,与新任濡须督的朱桓的五千人马,在濡须口展开了激战。最终,朱桓以少胜多,大破曹仁。曹仁惨败撤军,一月后,便羞愧而亡。

    而如今,曹叡决意再次从濡须口伐吴。意在达成其祖父及先父未能完成之大业。

    这次曹魏采取了兵分两路之策。

    一路由满宠和毌丘俭带领攻打濡须口,一路由司马懿和曹爽带领进攻洞浦口。

    此路线是由曹丕生前伐吴的分兵三路之策演变而来的。

    只不过,如今南郡已被蜀汉军牵制,魏国便将三路变成了两路。

    而当正在建业沿岸抵御蜀汉水军的孙权,得知魏国来犯的消息时,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还是死了... ...

    ... ...

    吴国,建业

    孙权收到魏国对吴的用兵动向时,与之前得知蜀国出兵荆州时的勃然大怒不同,这次他脸上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

    可以说魏国的出兵,是在他得知蜀国出兵之时,心中就早已预想到的。

    只不过,之前他心中仍旧抱有一丝侥幸心理。

    前些年蜀国从魏国那边夺下了陇右四郡以及凉州,万一那曹叡选择此时伐蜀重新夺回陇右以及凉州,虽然魏国强大对吴国并无益处。但当前这个形势,这样对于吴国才是最有利的情况。

    然而,曹叡确实是有病。竟然连渔翁都不当,直接就来攻吴,真当我们吴国好欺负吗!

    此时的孙权回忆起了父兄刚刚离世后的那段艰难时光,自他登基称帝以来,他已许久未曾忆起了。

    “速传威北将军诸葛恪,令其率部驰援濡须口;遣卫将军全琮,引军至洞浦口抵御魏军。”

    或许对于吴国来讲,魏国与蜀国的同时进攻并非是一件坏事。

    危机使已经渐渐离心的君臣,重新团结起来。

    ... ...

    吴国,沿海,蜀汉战船停靠处

    “将军,刚刚收到消息,魏国兴兵伐吴,已经向濡须口及洞浦口发兵。”

    王濬的近卫匆忙跑来向他禀报。

    王濬闻言,缓缓舒了口气。

    虽说他这支水军看着声势浩大,但其实每艘船上穿的带甲之士并不多。

    毕竟是从无到有组建起来的水军,而且还是由未经训练后的外族组建的。

    王濬刚刚到达夷洲之时,能够组织起来的夷人青壮加起来也就刚刚一万人。这最开始的一万人大部分还都是迫于王大的淫威,而参与训练的。

    这些人每日不仅要训练,还要开垦荒地,耕种作物。或者说相比于训练,耕种更加的积极。最后训练出来能够编入水军的人数不足一半。

    王濬到了之后,首先将整个夷洲的势力梳理一遍。有了王大他们之前在夷洲打下的基础,他很快便将夷洲整合了起来。然后,再从新收编的夷洲各族精壮中筛选士兵组建水军。

    期间,他还要兼顾夷洲岛的发展。毕竟是未开化之地,民生建设都要抓,丞相还将造船工坊搬了过去。

    经过了四年多的经营,夷洲的水军队伍已达万人。也造出了一艘巨大的战舰。

    但是,王濬心中知道,距离吴国水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所以,诸葛亮这次的给他的任务只是拖住陆逊的水军,使其无法援助荆州。

    “通知下去,一日后做最后一次佯攻,同时做好撤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