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血战帝都(七)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橡皮泥字数:2129更新时间:25/09/07 09:15:55
    “百姓?!”

    李彻瞳孔猛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在民间的声望确实不低,但绝没有高到能让帝都的百姓不顾性命,自发组织起来冲击叛军的地步。

    这些终究不是他直接治理下的子民,未曾亲身感受过奉天的政策红利。

    若是奉天府或朝阳城的百姓在此,或许还有可能为他舍生忘死,但这里是帝都......

    就在这时,乱潮的最前方,一杆残破却依旧倔强飘扬的旗帜骤然升起。

    那是,被裁撤的锦衣卫旧旗!

    旗下,一员鬓发微乱、身着陈旧锦衣卫指挥使服饰的男子正冲锋在前。

    他手中一柄绣春刀舞得虎虎生风,身先士卒,左劈右砍,勇不可挡!

    男子身后跟随着数百名同样装束的汉子,个个凶悍异常,进退之间依稀可见昔日精锐的风采。

    “是曹庸!”任宽忽然激动地大喊出声,几乎热泪盈眶,“殿下!是曹指挥使。他还带来了衙门的人!”

    李彻咧嘴一笑,疲惫的眼中重新燃起光芒:“本王看到了!”

    这老曹当真重情重义!

    局势已经危机到这种地步,他非但没有离开京城,反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如神兵天降。

    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方法,竟说动了那些同样被边缘化的衙役、捕快,以及被罢黜的旧部,组成了这样一支看似杂乱却爆发力惊人的队伍。

    这支生力军的出现,不仅让李彻没想到,也完全出乎叛军意料。

    他们精心布置的弩车阵地因调转不便,反而成了累赘。

    后阵被曹庸率部一冲,顿时陷入混乱,指挥系统也出现了短暂的失灵。

    “天不亡我等!”朱纯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殿下!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彻只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当即拔出已经砍出缺口的长剑,剑指叛军前阵:

    “全军突击!目标北门!”

    “杀!!!”

    希望的火焰再次燃起,绝境中的将士们在李彻的带领下,向陷入混乱的叛军发起了绝地反攻。

    双方接敌的瞬间,李彻手中长剑已然横劈而出,对面甲士的脖颈顿时浮现一条血线。

    李彻一脚将他踹倒,转手一剑刺入另一个冲上来的敌人胸膛。

    看着对方年轻的脸庞因痛苦而扭曲,逐渐失去血色,李彻的心情沉重无比。

    这些南军、东南军士兵也都是自己的同胞,本是戍守边疆的战士。

    他们来到帝都与自己为敌,只是听从上级命令,并非主观作恶。

    甚至在他们眼中,可能他们维护的才是正统,是正义的一方。

    手刃同胞并没有让李彻感到痛快,反而让他心中的阴云越发沉重。

    李彻拔剑,又连斩三人,手中长剑已变得坑坑洼洼,濒临报废。

    他的作战方式是实战路子,虽然拿的是长剑,但使的却是刀法,大开大合的劈砍对剑身的伤害极大。

    李彻刚准备弯腰从战场上随便捡一把武器,前方突然传来一声惊喜的呼喊:“殿下!接刀!”

    看到眼前出现的朴刀,李彻下意识接过,在手中掂了掂:

    “好刀!”

    随即看向来人,赞许道:

    “好小子!来得真是时候!”

    来人正是突然杀入战场的曹庸,他挠了挠头,笑道:“属下被那鸟太子革职后,便在京中秘密联系同僚和其他被罢黜的弟兄。”

    “那鸟太子蠢得很,罢黜了一批禁军、锦衣卫,却没把他们赶出帝都。”

    “属下去找他们,他们立刻表示愿意助殿下一臂之力。”

    “再加上帝都衙门的衙役和捕快,属下凑齐了三千勇士。”

    “听闻殿下遇袭,便立刻赶来了,只是召集人手花了些时间。”

    “救驾来迟,还请殿下恕罪!”

    “说什么屁话!”李彻笑骂道,“今日你救了本王一次,此情本王记在心中。”

    曹庸惶恐道:“此乃属下之本分。”

    “至于太子......如果你说的是李焕的话,就不必担心了,此僚已经被废,再不是太子了。”

    曹庸心中震惊,但也知道此刻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立刻拱手道:

    “属下不管谁是太子,只向殿下效忠,殿下让锦衣卫去哪,锦衣卫就在哪!”

    一旁的任宽听了此言,气得牙都痒痒,一刀将冲向自己的敌人脑壳劈成两半。

    这挨千刀的曹庸,真他娘的能拍马屁,明明今日是老子先来的!

    李彻笑着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闲话少叙,让你的人集中起来,莫要恋战,我们突围到北门,便可逃出生天!”

    曹庸认真地点头,向他的手下招呼几句后,便退到李彻身旁,警惕地护卫起来。

    杀散守护在床弩周围的叛军,又毁掉了床弩的机括后,众人开始整队。

    朱纯为首的武勋在前方开路,霍端孝、曹庸、任宽、冯恭四人将李彻、李霖和一众武勋的家眷护在中间,一齐向北面杀去。

    曹庸见周围人只是埋头厮杀,并无一人提出疑问,不由得犹豫着想要开口。

    李彻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问道:“曹将军是想知道,本王如何确信到了北门便能逃出生天吧?”

    曹庸陪笑道:“殿下真是洞若观火,神机妙算。”

    李彻摇了摇头:“本王带来两千奉骑,就在北门外等候。”

    曹庸闻言顿时一愣,随即小心问道:“殿下,恕属下多嘴......只有两千骑吗?”

    李彻看了他一眼:“当然不是!”

    曹庸松了口气。

    “还有六千匹马,我们一人三骑,这些马足够带我们远遁而走了。”

    曹庸:。。。

    “殿下,帝都的城门防卫森严,岂是两千骑兵能拿下的?”

    “遑论城外还有南军、东南军镇守,这两千骑......”

    曹庸的话没说完。

    在他看来,区区两千骑,莫说是破门了,在那么多叛军的围攻下,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

    殿下如何敢把全部赌注都压在他们身上?

    李彻笑着回道:“因为他们是奉军!”

    奉军!

    曹庸微微一怔,奉军便是殿下的全部依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