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槐子的婚事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乡妖火字数:2106更新时间:25/10/31 04:26:09
    “好好的看日历干嘛?”

    “算算哪天去把孩子们接回来。”

    李向东手里的笔在日历上画个圆,回头看向周玉琴笑道:“我发现俩孩子送乡下,你是一点不惦记,不操心。”

    “有什么好惦记操心的?有我娘和我嫂子在呢。”

    周玉琴放心的很,他们兄妹三个和周正乾哥俩也没见哪个出问题。

    在乡下无非是吃的上可能差点,油水少一些,其他方面根本不用担心。

    说的不好听点,孩子在家还不放心她自己出门,在周家村满村跑都没事。

    “哎,说起孩子在乡下这件事,你们村既然分了地,以后咱们是不是要每年回去帮忙干农活?”

    李向东说的是夏收和秋收,六月份的小麦和十月份的玉米。

    现在机械化还没普及,农作物收获纯靠人工,收麦子和玉米可不是什么轻松活计。

    “你打算回村帮忙?”

    周玉琴听到自家男人主动聊这个话题,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她还以为李向东会一直装傻下去,毕竟住在乡下的几年,李向东下地干活的积极性如何,她这个枕边人比谁都清楚。

    要说王家沟子村的割草先锋排,知道的人还不多,李向东的这个排长称号也就在小范围内传播。

    可王家沟子村的下乡知青‘李刮皮’,绝非浪得虚名!

    要不是他们俩结婚后有周大伯的这份人情脸面在,李向东少不得要被王家沟子村当做典型,抓出来接受人民群众的帮扶教育。

    “到时候看你在不在家吧,你没时间就不用回去了,我自己回家帮忙做做饭。”

    周玉琴还是托了一把自家男人的面子,说的话也留有余地。

    以前的事情是以前,现在都回城了,农活能不能干好已经是不重要,反正城里也没地可种,能不能挣到钱才是关键,恰巧自家男人挺能往家里搂钱。

    “嗯,到时候看情况,能回去我尽量回去帮忙,农活不轻松啊。”

    李向东有些感慨,现在昌平地区属于真正的农村,还没有因为京城发展的外扩加速城市化。

    尤其是周家村,因为挨着莽山的缘故,就算是到后世,附近也是以农业和旅游为主,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多。

    老周家除了分到手的四亩农田,还有十几亩的山地,一年到头只要想干,总有干不完的农活。

    “时间不早了,赶紧洗洗睡了。”

    “嗯,睡觉。”

    手里的笔扔桌子上,李向东跟在周玉琴身后回屋。

    一觉睡到天光大亮,不用伺候孩子起床洗漱,没有人过来吵醒自己,李向东直接睡到自然醒。

    睡饱后精神十足,穿衣下炕,李向东拿上纸快步从屋里出来,打声招呼,急急忙忙去公厕。

    着急是急着上厕所,不是起晚了着急上班,他跟车去西安的班次下午五点多发车,现在才是一天的刚开始,还早呢。

    “王叔,早。”

    “张哥,早。”

    李向东来到公厕外面,打着招呼往队伍后面走。

    “呦!张大爷,您当老子的怎么排在儿子后面?这我得好好说道说道我张哥,这太不对了这。”

    “他急,我不急,东子,你小子甭大清早的跟你大爷我打镲,麻溜后面排队去。”

    “嘿嘿,好,我走。”

    “东哥,早啊。”

    “早啊槐子,槐子,岁数不小了,个人问题越拖越是个问题。”

    李向东对槐子这货也有些无语,他记得非常清楚,去年七月份的时候,槐子跟自己说相亲见了个姑娘,两人挺对眼,投脾气,能聊到一起。

    当时槐子还请他吃了根冰棍,说好了结婚的时候让李向东过去帮忙,没成想槐子高兴不到半个月,婚事还是黄了。

    后来他才知道,槐子和那姑娘是聊到一起,两人都是碎嘴子,但就是因为太能聊,聊到最后直接给聊崩了。

    “不拖了,今年就办。”

    槐子也急啊,胡同里跟他一般大的孩子都能下地跑了,他这边却连婚还没结,天天晚上孤枕难眠。

    “东哥,这次指定能成,到时候我第一个去你家通知,带上嫂子和孩子们都去我家喝喜酒。”

    “有进展?”

    “嗯,我跟你说东哥,相亲这两年我算是彻底明白了,跟我相亲的那些姑娘,其实说到底还是嫌我家穷。哎,这回我大姨给我介绍了农村的姑娘,我们家不挑人是农村户口,人也不挑我家没钱。”

    槐子说这番话时心情颇为感慨,他其实一直都知道自己相亲屡屡失败的原因。

    什么管不住嘴,爱扯老婆舌都是次要的,家里条件差才是根本原因。

    他就一份看仓库的死工作,老娘身体不好还要吃药,家底非常薄。

    但没办法呀,他家条件本就差,之所以前两年一直找城里姑娘当媳妇,那是因为城里的姑娘哪怕没有工作也有口粮,找农村的姑娘结婚后更困难。

    不过现在好了,随着包产到户的政策普及,娶农村姑娘的负担小了很多,粮食问题可以跟老丈人家商量嘛。

    当然,他能接受娶农村姑娘当媳妇,还是因为实在找不到能看上他的,条件再降只能找身体有缺陷的城里姑娘。

    “农村的?农村也行啊,你嫂子还是农村的呢,人好比什么都好。结婚后跟老丈人家处好关系,人家女方家的父母也不会看着自家姑娘在城里没有口粮不是?”

    “东哥,你说对。”

    “哪儿的姑娘?”

    “昌平的。”

    “哦,你嫂子也是昌平的。”

    “对呀,东哥你下乡的地方就在昌平,我大姨跟我介绍的姑娘是昌平周家村的,周家村你知道不?我听我大姨说,那姑娘还和村支书是亲戚呢。”

    槐子越说越起劲,完全没注意到李向东的表情已经不对。

    “槐子,你先停,你刚说那姑娘跟周家村的村支书是亲戚?”

    “对啊,我大姨说那个周家村里姓周的都是一个祖宗,那姑娘按辈分应该叫村支书爷爷,东哥,你怎么了?我瞧你眼神怪怪的,你能不能别这样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