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议乱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哈李路亚字数:2404更新时间:25/09/06 23:10:30
    洛阳地宫深处,潮湿的石壁上凝结着点点水珠,滴答声在空旷的殿宇中不断回响,与密党众人压抑不住的兴奋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李景明刚收到安禄山被杀的消息,话音未落,殿内便炸开了锅。

    “太好了!”

    “安禄山这逆贼终于死了,这下大唐有救了!”一个身着青色劲装的汉子猛地一拍石桌,桌上的油灯被震得微微晃动,火光映得他脸上满是激动。

    “可不是嘛!安禄山一死,叛军没了主心骨,必定军心大乱。”

    “依我看,不出两年,朝廷大军一到,定能平定叛乱,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另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捋着胡须,眼中满是憧憬。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唯有坐在主位上的齐先生,眉头紧锁,一声接一声地唉声叹气,与周围的热闹氛围格格不入。

    李景明心中满是疑惑,他快步走到齐先生面前,躬身行礼:“先生,安禄山已死,叛军群龙无首,这正是光复大唐的好时机,您为何反倒唉声叹气?”

    齐先生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他示意众人安静,然后目光落在李景明身上,声音沙哑地说道:“景明啊,你只看到了表面,却没看透这乱局的根本。”

    “安禄山活着,对我们而言,或许还有一线和平解决叛乱的希望。”

    “可他一死,这北方的乱局,怕是要彻底失控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纷纷不解地看向齐先生。

    刚才拍桌的汉子忍不住开口:“先生,您这话就不对了。”

    “安禄山是叛乱的罪魁祸首,他活着一天,北方就不得安宁。”

    “如今他死了,叛军没了首领,咱们正好联合朝廷,一举将他们剿灭,怎么会失控呢?”

    齐先生轻轻摇了摇头,站起身,走到地宫石壁前,手指抚过石壁上刻着的大唐疆域图,缓缓说道:“你们以为,安禄山真的只是一个单纯的叛贼吗?”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振臂一呼,就能聚集起数十万大军,为什么北方那么多百姓,愿意跟着他反叛朝廷?”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语塞。李景明沉吟片刻,说道:“先生,莫非是因为朝廷近年来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才被安禄山利用?”

    “说得对,也说得不对。”

    齐先生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赋税繁重只是表象,更深层的原因,是北方百姓对朝廷积怨已久。”

    “自当今陛下临朝上了岁数以来,朝廷重用外戚宦官,朝政腐败,地方官吏鱼肉百姓,尤其是北方边境,常年征战,百姓既要承受沉重的赋税,还要服繁重的徭役,早已苦不堪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安禄山虽然是胡人,却在北方经营多年。”

    “他知道百姓的疾苦,在他管辖的地区,减免赋税,安抚流民,甚至还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久而久之,在北方百姓心中,安禄山不再是一个异族将领,反而成了能为他们带来活路的‘救世主’。”

    “可他终究是反叛了朝廷啊!”

    山羊胡老者忍不住反驳,“就算他对百姓再好,叛乱就是叛乱,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说得好听点,这是叛乱;说得难听点,这其实是一场农民起义,是北方老百姓对朝廷怒火的集中爆发。”

    齐先生语气沉重地说道,“安禄山活着,他就是北方民心的象征。”

    “虽然他反叛了,但只要我们能抓住机会,以更优厚的条件招抚他,承诺平定之后,对北方地区减轻赋税、改善民生,或许还能让他放下兵权,归顺朝廷。”

    “到时候,北方的百姓看到他们心中的‘救世主’都归顺了,自然也就不会再反抗,叛乱也就不战而平了。”

    众人听了齐先生的话,都陷入了沉思。李景明皱着眉头问道:“先生,可安禄山野心勃勃,他都已经称帝了,怎么可能轻易归顺朝廷呢?”

    “是啊,安禄山狼子野心,怎么会甘心放下权力?”有人附和道。

    齐先生叹了口气:“我知道安禄山野心不小,但他也清楚,凭借他一己之力,想要彻底推翻大唐,并非易事。”

    “这些年,叛军与朝廷交战,互有胜负,双方都已疲惫不堪。”

    “如果我们能抛出足够优厚的橄榄枝,再加上河北士族的从中斡旋,未必没有招抚的可能。”

    “毕竟,对于安禄山而言,与其拼个鱼死网破,不如接受招抚,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

    他话锋一转,语气更加沉重:“可如今,安禄山一死,一切都变了。”

    “他手下的将领,如史思明之流,个个野心勃勃,谁也不服谁。”

    “安禄山活着的时候,还能凭借威望压制他们,如今安禄山死了,他们必定会为了争夺权力,互相残杀。”

    “到时候,叛军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朝廷想要平定叛乱,就只能逐个剿灭,这无疑会让战争持续更长时间,百姓也会遭受更多的苦难。”

    “更重要的是,安禄山一死,北方百姓心中的希望也破灭了。”

    齐先生接着说道,“他们原本以为跟着安禄山,能过上好日子,可现在安禄山死了,叛军内乱,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心中的怒火只会更加旺盛。”

    “到时候,他们不再是为了安禄山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

    “这样一来,这场叛乱就不再是简单的军事冲突,而是变成了一场全民皆兵的战争。”

    “朝廷面对的,将不再是一支有组织的叛军,而是千千万万对朝廷充满怨恨的百姓。”

    “到时候,就算朝廷能平定叛乱,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大唐的根基,也会因此动摇。”

    殿内一片寂静,众人脸上的兴奋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担忧。

    刚才拍桌的汉子喃喃自语:“没想到,安禄山一死,竟然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齐先生缓缓走到石桌前,拿起桌上的油灯,看着跳动的火苗,说道:“事已至此,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当务之急,是尽快派人联络河北士族,了解叛军内部的情况,同时也要向朝廷传递消息,让朝廷改变策略,不要再一味地武力镇压,而是要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安抚北方百姓的情绪。”

    他看向李景明,说道:“景明,你刚从北方回来,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

    “我命你再次北上,一方面联络我们在河北的眼线,打探叛军的动向。”

    “另一方面,也要暗中安抚百姓,告诉他们朝廷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疾苦,正在想办法解决。切记,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暴露身份。”

    李景明躬身领命:“请先生放心,景明一定不负所托。”

    齐先生点了点头,又对其他人说道:“你们也要各司其职,密切关注洛阳及周边地区的动向,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我们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退缩。”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我等遵命!”

    齐先生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